新報人
林鄭月娥:「結束一黨專政」口號是否違法難由特首回答
- 2021-06-0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盧芍霖編輯:王春媚
- 2021-06-01
本周五是六四事件32周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行政會議前見記者,被問到是否依然認同前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所講,「結束一黨專政」口號是偽命題,林鄭月娥表示,過去兩、三年發生很多事,國安法實施後對香港有很大影響,不能夠假設社會沒有產生任何變化,又指問題複雜,難以「是」或「否」回答,相關情況應交由執法機關及司法機關負責。 她重申,根據基本法,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同時享有高度自治,但是直轄中央管理,不存在可做違反國家憲法的事。她指根據《國安法》任何人組織、策劃、實施或參與實施以非法手段顛覆國家政權,即屬犯罪。 林鄭月娥又指,港區國安法將於月底實施一周年,到時將要向中央提交報告,但受法律所限,報告不 …
年輕一代欲移居 香港不再自由?
- 2021-05-3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DMC編輯:DMC
- 2021-05-31
香港近年政治環境動盪,令不少港人萌生移民意欲。我們訪問了多名年輕人,細說他們遠走他方的原因,以及離鄉別井的思緒。 記者: 司徒國成 張家禧 張栩安 劉芷昕 尹寶盈 (圖片來源:Prostock-studio) 「希望有機會能回到香港,始終離開得太倉猝,有很多未完成的事,未好好道別的人,有太多東西要梳理。」 今年二十歲的「小希」(化名),因為是當時其中一名理大圍城登記資料離開的示威者,怕被政府「秋後算賬」,而選擇離開香港,到訪英國。提及離開過程時,他形容為「困難重重」,例如要提前準備過境時的問題,以防有任何懷疑,又要刻意先到德國再轉乘到英國,避免行蹤被暴露。 小希表示,縱然寄人籬下,但仍然心繫港 …
十一遊行案10名被告判監14至18個月 單仲偕蔡耀昌緩刑
- 2021-05-28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編輯:王春媚
- 2021-05-28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前立法會議員何俊仁、李卓人等10名泛民主派人士,被控前年10月1日煽惑他人參與及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等罪,各被告早前已承認控罪,今(28日)於區域法院分別判囚14至18個月,其中只有單仲偕及蔡耀昌獲判緩刑。法官胡雅文指,判決需有阻嚇力才能維持公眾秩序,即時入獄是唯一合適選擇。 四名被告包括陳皓桓、李卓人、梁國雄和何俊仁,承認組織及煽惑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均判入獄18個月。 其餘六名被告黎智英、楊森、何秀蘭、吳文遠、單仲偕及蔡耀昌,承認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罪,吳文遠及蔡耀昌另外承認一項明知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全部人判監14個月,其中只有單仲偕和蔡耀昌獲緩刑兩年。連同早前 …
立法會二讀通過完善選舉條例草案
- 2021-05-2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5-27
立法會以40票贊成、2票反對,二讀通過《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多名建制派議員支持修定,僅陳沛然和鄭松泰投反對票。 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指,完善選舉制度是中央會打出一套組合拳,將來應修定23條立法和優化區議會職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指,香港的黑暴風波是以美國為首的勾結,與香港叛亂分子兩者內外勾結,強調「這是失敗、永遠不會成功的顏色革命。」他亦表示議會容許守法的反對派,但不容許他們推翻國家。 立法會議員蔣麗芸則指反對派近年變本加厲,讓官員無法執政,相信修例能提升政府管治效能。她又反駁有人認為修訂後民建聯有機會失去一半議席,她指:「通通 …
超級血月引人流 市民聚海濱賞月
- 2021-05-2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5-26
今晚迎來本年第二次「超級月亮」,同時能看見「血月」。大批市民傍晚到西灣河海濱公園靜候月食開始。有市民認為「超級血月」難得一見,而且適合一家人來觀賞,為疫情下的生活帶來一點歡樂。 月全食晚上7時09分開始,到7時28分結束。攝影愛好者50歲的邵先生指「超級血月」是特別的天文現象,碰巧西灣河海濱公園是其中一個最佳觀賞地點,對於居住港島的他十分方便。他又說:「能不能拍下漂亮的月食,要注意背景的光度。」 居住在西灣河的45歲簡小姐說:「很難得可以見到香港人一起聚首一堂。」她認為觀賞「超級血月」讓港人共建集體回憶,且適合 …
中大研究:推算有2萬人曾感染新冠病毒未被發現 兩款疫苗均可產生抗體
- 2021-05-2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張家禧編輯:林穎茵
- 2021-05-26
中文大學醫學院團隊招募4千多人做調查,找到6人有新冠病毒抗體,但自己不知道曾受感染。中大推算這類隱性患者全港最多有近2萬人,佔香港整體人口約0.3%,不過比例相較外國低,證明本港做的檢測及追蹤源頭有效。團隊研究又證實,本港注射的兩款新冠疫苗,市民接種後均驗出有中和抗體,證明疫苗具保護作用。 研究:本港隱性患者比例較外國少 中大團隊去年4月招募4,198名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有6人的血清存有「免疫球蛋白G抗體(IgG)」,即曾感染新冠肺炎。經統計學調整,推算出本地這類新冠隱性感染者約有2萬人,本港現時有過萬人確診,隱性與確診個案的比例為2:1 ,相較於其他國家,如美國、意大利、西班牙等低,當地的 …
調查:每6個幼童1個有視力問題 九成遲發現延誤治療
- 2021-05-25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梁倩穎編輯:王春媚
- 2021-05-25
香港兒童越來越早需要配戴眼鏡,有調查發現,一成六2至6歲幼童視力有問題而需要配戴眼鏡,不過約九成家長未能及早察覺,學童未能適時配戴眼鏡矯視。 香港兒童視力篩查及教育中心早前為4,832名2至6歲兒童做視力檢測,發現有16.1%學童因為散光、近視、屈光參差或斜視問題而需要配戴眼鏡矯視。當中,超過五成的近視兒童患有200至500度的中度近視。當中絕大部分家長在檢測後才發現兒童視力問題。中心指,有個案小朋友到公園不敢與人玩耍,只會拉扯母親衣服,家長以為孩子患有自閉症,後來檢查才發現原來小朋友左眼有600度近視。 註冊視光師陳家豪指,低齡兒童患有視力問題在於先天因素為主。調查亦發現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 …
八大七成研究國際卓越 教資會指有責任提醒院校推展國安法
- 2021-05-24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王愷澄編輯:王春媚
- 2021-05-24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公布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結果,八間資助大學約一萬六千多個研究項目中,有70%被評為「國際卓越」或以上,教資會主席唐家成形容結果「非常理想」,並強調教資會有責任提醒大學對國家安全教育的要求。 國安法訂明,特區政府應透過學校展開國家安全教育,被問到國安法教育應否列為大學必修科目,唐家成表明大學不應處理政治問題,但教資會有責任提醒學校相關要求,實行方法則由校方自行決定。至於國安法會否影響日後的評審工作,教資會秘書長鄧特抗並沒有正面回應,僅指出評審小組有七成為海外專家,受國際認證,以審視學術水平為主。 另外,多間大學相繼要求或鼓勵師生接種新型肺炎疫苗,否則或要定期檢測,唐家成表示尊 …
全港學校恢復面授半天課 學生指回校上課可幫助學習
- 2021-05-24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盧芍霖編輯:王春媚
- 2021-05-24
本港疫情回穩,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今日恢復全校面授半天課,有學生指回校上課對學習更有幫助,有家長就擔憂復課後疫情再爆發,會叮囑子女做好防疫措施。 早上在屯門多間學校門外,不少學生像往常一樣匆忙地上學,在酷熱天氣下背著書包,更顯吃力。學校已有多個月未能全校一起回校上課,被問到復課感受,同學皆認為面授課堂得著更大。就讀中三的伍同學表示:「不能像以往網課那樣輕鬆,但學到的知識會增加。」小六的黎同學亦表示回校感覺更良好。 本港近日再出現源頭不明個案,學校的防疫措施沒有鬆懈,校門外設有體溫計,學生進入校園前要量體溫,亦要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有學生表示不擔心全面復課會增加傳播風險,學校有要求同學每日填寫體 …
綠置居今派表 多名市民心儀啟鑽苑大單位
- 2021-05-2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編輯:林穎茵
- 2021-05-21
新一期綠置居於今日(21日)開始派表,有市民未到9點已到場。多名市民都表示希望購入啟鑽苑單位。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梁文廣指,估計啟鑽苑銷情「非常之好」。 居住慈雲山的蕭生指,之前已經申請過兩、三次綠置居,但選樓次序較後,只有梅窩選擇,他擔心兒子上班會不方便,最後放棄了。蕭生今次希望抽中啟鑽苑最大的單位,可以和兒子和姪子一起居住:「那裡(啟鑽苑)有地鐵,方便很多。」被問到如果不是480呎的大單位,會否放棄選樓時,蕭生立即回答「不要。」預算方面,蕭生表示:「都沒有辦法,她(房委會)說多少就多少。」 從事服務行業的陳女士指自己一大早從元朗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