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人
4款鑄鐵鍋金屬釋出量超標 消委會:應考慮使用習慣決定是否停用
- 2021-11-15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符 芷琳編輯:林俊豪
- 2021-11-15
消費者委員會(下稱:消委會)測試市面上7款鑄鐵鍋,發現其中4款被檢出金屬釋出量超出國際標準或歐洲委員會所訂上限。消委會表示,有關測試報告已交由海關跟進,同時建議市民應按煮食習慣,決定是否繼續使用鑄鐵鍋。 消委會測試市面上7款鑄鐵鍋,其中4款鑄鐵鍋被檢出超出國際標準的金屬釋出量。當中,品牌「Lodge」的鑄鐵鍋檢出鐵釋出量超出歐洲委員會上限54倍;「Bruno」鑄鐵鍋被檢出致癌重金屬砷(Arsenic)釋出量超出國際標準上限16倍。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指,消委會的測試方法與日常煮食不同。試驗小組使用酸性食物,測試鑄鐵鍋金屬釋出量,市民若非烹調酸性食物,未必有金屬釋出。消委會總幹事黃鳳 …
調查指逾8成基層兒童需負責照顧家庭 社協促政府加強支援未成年家庭照顧者
- 2021-11-14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廖珮言編輯:容倩文
- 2021-11-14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下稱社協)早前向本港基層兒童進行問卷調查,今(14日)發表調查結果。報告發現超過8成受訪基層兒童需要做家務或照顧家庭,社協促請政府加強對低收入家庭經濟和社區支援。社協幹事王智源形容,大多基層兒童過着「點對點」的生活,如每天放學後要趕回家照顧家庭,沒有時間參加課餘活動和結交朋友。社協副主任施麗珊強調,兒童適量參與家務是好事,但負擔過重則嚴重阻礙兒童身心發展。 王智源指出,調查訪問了201名基層兒童中,有164名年齡介乎3歲至18歲的兒童需照顧家庭事宜。當中逾6成受訪兒童認為,自己有責任照顧家庭,更有約3成來自單親家庭,故需協助父母進行日常家務。數據顯示,每名兒童平 …
香港同志遊行今年改以市集進行 周華山、雲翔接任彩虹大使
- 2021-11-13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黃 可兒編輯:倪禮碧
- 2021-11-13
因應疫情及各種社會因素,今年同志遊行未能進行,首次以市集形式舉辦Rainbow Market。市集今(13日)舉行,分別由大同、女角平權協作組、香港彩虹、跨性別權益會及性別製造共5個香港團體籌辦。 下午一時開始,由於進入市集人數眾多,部分入場人士須排隊約三小時方可進入會場。有到場人士配戴象徵LGBT的彩色口罩,亦有人身上披戴彩紅旗在場內遊走。 市集共設有約60個攤檔,分別售賣彩虹色手作、飾物、亦有小食、服裝等產品,以及提供同志友善醫療、同志伴侶婚禮統籌等服務。 今年香港同志遊行主題為「相約別離 同見未來 Stay in Love」,意思是「互相約定別要離開」,以宣揚同志平等信息,盼公眾支持性小 …
【首日接種第三針疫苗 部分長者溝針】
- 2021-11-1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龍德文編輯:蘇雯慧、黃樂穎
- 2021-11-11
合資格特定組別人士,即日起可以優先接種第三針新型肺炎疫苗。接種中心外,早上有長者排隊打針,有人選擇「溝針」轉打復必泰。 記者:龍德文、楊桂馨、黃靖文 編輯:蘇雯慧、黃樂穎 指導老師:王春媚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新型肺炎疫苗 #第三針 #溝針
存保會調查疫下港人儲蓄能力下降 儲蓄習慣數據創歷年最低
- 2021-11-10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何 歡鳴編輯:王曉琦
- 2021-11-10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下稱:存保會)今(10日)公布「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結果。調查顯示,有六成受訪者有儲蓄習慣,比去年下跌5%,為2018年以來最低。存保會表示,由於疫情持續,加上經濟不明朗的因素,導致港人多項儲蓄能力及習慣的數據刷新低位。 存保會於9月1日21日透過電話訪問形式,訪問了1006名成年港人。調查發現,有62%受訪港人表示有儲蓄習慣,較去年下跌5%,為2018年以來最低;至於「自己目前擁有的儲蓄」中所帶來的「安全感」評分為53.2分,低於去年的54.8分,但仍高於50分的「合格」水平。同時,普遍受訪者認為擁有約49萬元的儲蓄,就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與去年的50萬元相 …
從零到全職手鈴推廣者 李潔瑤:音樂是代言人,我寧可用音樂說話
- 2021-11-0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徐 尹恩、李 朗僑編輯:梁沅婷、林俊豪
- 2021-11-07
每逢星期六,一道白色門後總會傳出「叮呤噹啷」 的聲響,猶如提早宣告聖誕節的到臨。61個手鈴如鋼琴鍵般排列於桌上,她雙手揮動着指揮棒,她身前的十五位樂手便拿起了對應手鈴揮出音符。她就是 李潔瑤,現為「香港青少年手鈴樂團」藝術總監及「香港手鈴藝術協會」的主席。對她來說,手鈴是一種獨特的語言,能交織出不同的故事。 手鈴音樂初心 海外見聞促推廣手鈴 李潔瑤憶述,在中學求學時期首次觀賞手鈴表演,演奏者們分別負責各個音階的手鈴,看着他們輕輕搖擺手鈴,隨之發出叮叮噹噹聲音,原本單調的聲音在眾人合力演奏下,演拼成一首又一首樂曲。獨特的音樂節奏,使她彷彿置身於聖誕節的詩歌合奏中,亦頓時撼動她的音樂初心。縱使李 …
製作電影為別人 創作音樂為自己 ── 專訪電影系畢業生馬力
- 2021-11-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何 嘉龍、鄭 敏婷編輯:呂嘉琪
- 2021-11-06
朝霧瀰漫的清晨,馬力聽著沙沙的波浪聲,伴隨微風徐徐走向沙灘,站在海旁遙望遠方。他倏然跪在沙上,掙扎、發洩地挖出一個洞口,隨後俯伏在地上,默默地向真神禱告。 以上是馬力在其音樂影片內的動作以及情感表達。烏爾都語是馬力的母語,而這首以烏爾都語開首的音樂影片,除了是他就讀電影系時的畢業作品主題曲,也正正描述着馬力的內心世界——即使被內心世界閉上一道門、情緒受到困擾,但他只要勇敢面對,仍相信有另一扇窗會為他打開,尋找生機。由以往封閉自我、因被人歧視而討厭整個香港,到現在屢出新歌,冀為香港社會發聲,縱使他的成長伴隨各種挑戰,但他亦能一一解化,成為真正的自己。 備受歧視的童年 欲改變社會萌生創作電影的念頭 …
醫學會籲市民接種流感疫苗 新冠和流感疫苗接種應隔14日
- 2021-11-05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黎 冬晴編輯:鄧文滔
- 2021-11-05
香港醫學會今(5日)召開記者會,呼籲市民盡快接種流感疫苗,以及安排適當的接種時間,預防同時感染新冠肺炎和流感。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則認為,市民應按個人需要,選擇是否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 醫學會建議, 市民接種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的注射期應相隔14日,以便監察兩款疫苗所產生的副作用。醫學會強調,以往冬季流感高峰期為12月到1月,市民接種流感疫苗後14日才對身體產生有效抗體,當中小童需接種兩次流感疫苗,故市民應盡早安排兩款疫苗的接種時間,以防新一輪新冠肺炎和流感病毒同時爆發,出現來不及接種疫苗的情況。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陳以誠提出,輕微流感病症亦有機會引起腦炎等嚴重併發症 …
【政府場所掃安心碼 不便視障人士】
- 2021-11-05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羅添盈、丘麗怡
- 2021-11-05
今個月起,市民出入政府場所包括街市等必須使用「安心出行」,除了長者遇到困難,有視障人士亦批評新措施帶來嚴重不便。 記者:石卓穎、鄧栩晴 編輯:羅添盈、丘麗怡 指導老師:王春媚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政府狂推疫苗接種計劃 市民批政策如同「谷針」
- 2021-11-04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林 澤鋒、文 樂瑤編輯:王曉琦、容倩文
- 2021-11-04
為增加本地接種率,政府制定各種措施及誘因鼓勵市民接種疫苗,包括:接種一劑新冠疫苗比率達七成的學校可恢復全日面授課堂、呼籲僱主向僱員提供「打針假」等;部分大學要求師生接種疫苗或定期提供自費檢測陰性報告方可進入校園。有學生為節省檢測費用而選擇接種疫苗,惟有學生因憂慮疫苗副作用而選擇不接種;亦有僱員受政策壓力而接種疫苗。根據政府疫苗接種數據,現時本地疫苗接種率明顯上升,然而社會出現反對聲音,形容其疫苗政策如同「谷針」。 大學要求學生「打針」及自費檢測 學生憂慮疫苗引副作用 香港理工大學(下稱:理大)是首間要求師生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大學,若師生未有接種疫苗,則需要定期提供自費檢測陰性報告方可回校進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