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人
羅湖口岸重開 市民指返內地要健康申報感麻煩
- 2023-02-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雷 家寶編輯:陳康正
- 2023-02-06
香港與內地今(6日)起全面通關,港鐵羅湖站亦於同日重新投入服務。車站出閘前一帶區域出現人潮,市民須在出境前於手機上填妥健康申報表,並在內地過關時出示二維碼。不少市民到埗後才知悉健康申報安排,認為措施麻煩。 羅湖口岸出入境重新開放,市民不用預約過關,若入境內地前七天沒有外遊亦毋須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到內地辦理證件的林小姐稱羅湖口岸重開後只需乘坐地鐵到羅湖站便可以入境內地,比以往方便。 羅湖站出閘前區域及出境大廳前大批市民停留填寫健康申報表。鍾小姐趁著羅湖口岸重開到內地探親,她表示來到羅湖站才得悉要填寫健康申報表,「好麻煩,我也不懂填,填完又話我填錯,都出不到二維碼。」 未有預先填寫健康申報表的 …
啟德過渡性房屋提供519個單位 何永賢:簡約公屋選址適當
- 2023-02-02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陳 芷澄編輯:呂婉怡
- 2023-02-02
啟德過渡性房屋今(2日)舉行動土典禮,項目預計年底竣工,將提供519個單位供1460人入住。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被問到啟德居民反對簡約公屋選址,她稱每塊地得來不易,現時選址是最適當。 東華三院主席馬清揚指過渡性房屋有效紓緩基層市民短期住屋壓力,為居住在市區的市民及劏房戶提供更多選擇。 他又表示過渡性房屋除了為正輪候公屋的基層市民提供住所外,亦為區內市民提供多方面支援,如流動醫療服務、社工團隊支援及職業技能訓練等。他期望,「市民在過渡期裝備自己,在啟德起飛,展望未來。」 早前立法會議員楊永杰反對政府在啟德世運道興建簡約公屋,何永賢回應正跟議員溝通,惟她認為目前八幅土地得來不易,分佈很平均,在全 …
4月加價 市民:「加價可接受 只要天星小輪不倒閉」
- 2023-02-0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張倩欣編輯:呂婉怡
- 2023-02-01
天星小輪4月3日起會加價,平日往返尖沙咀至中環及灣仔兩條航線上層的成人票價由3.2元加至5元,假日上層則由4.2元加至6.5元,長者不再享免費乘船優惠,每程需付2元。有市民表示理解加價,但有長者指會減少乘搭渡輪,轉乘地鐵。 歐陽小姐和黃先生支持加價,認為天星小輪加價後仍較其他過海交通工具便宜,加幅可以接受。黃先生表示早有聽聞天星小輪有倒閉危機,加價亦可理解,「作為市民當然不想加價,但受大環境所影響,加上天星小輪始終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加價只為維持營運。」 陳小姐擔心天星小輪收支不平衡會引起倒閉危機,但同意加價對基層人士有影響。剛從外國返港的李小姐指出即使票價提升亦較巴士或地鐵過海便宜,會繼續乘 …
始於台灣的「平民版高爾夫球」 活木球在港發展路難行?
- 2023-01-31
- 新報人
- 記者:陳 歴、黎 梓晴編輯:廖珮言
- 2023-01-31
雙腳與肩同寬,將球置於腳前方形成三角,對準球門方向用力揮動T型球桿,轉腰擊球——木製球撞入酒杯造型的球門,發出清脆而響亮的「咔」一聲,這就是活木球。這項運動的靈感源於高爾夫球,且用具價錢相對便宜,故亦被稱為「平民版高爾夫球」。 活木球於1995年由香港科技大學(下稱科大)從台灣引入香港,自此以在大專院校發展為主,現時多間大專院校均設有活木球校隊,並不時參與學界比賽。惟至今香港仍未見有全職活木球運動員,學界運動員亦要面對難覓練習場地、流失率高等問題。活木球界指宣傳和支援不足,說到底還是因為「錢」,令這一項平民運動難以在坊間普及。 由大專引入的新興運動 僅香港專稱「活木球」 活木球(Wood …
三歲聽粵曲定出人生 視粵劇為生活的中學生 —— 林君龍
- 2023-01-30
- 人物
- 新報人
- 記者:張 智傑、石 恩彤編輯:何 嘉龍
- 2023-01-30
眼前的林君龍穿上戲服如「大佬倌」一樣,卸下濃粧是一個典型中學生。年僅15歲的他,學習粵劇逾十載,他對粵劇不再局限於聽和演,而是融入生活,「經常會聽粵曲,就像被洗腦了一般」。憑着對粵劇的痴迷,在「全球微粵曲大賽」贏得青年組金獎和網絡人氣獎。對他而言,奪獎只是過程,他更忠於自己所熱愛的—粵劇。 三歲對粵曲「一聽鍾情」 曾因體罰與變聲流下男兒淚 年紀輕輕獲獎無數,君龍謙虛指自己只是「多做多練」,所有的刻苦訓練全因對粵劇的喜愛。君龍說,外婆是粵劇迷,經常在家用收音機聽粵曲,三歲的他當時被那獨有的旋律深深吸引,「例如小曲,聽着很舒服,背景的弦樂及敲擊樂亦特別吸引我」。 從此愛上粵曲的君龍更要求婆婆帶 …
老牌冰廠遭迫遷欠支援 傳統工業或需向發展讓路
- 2023-01-29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吳 樂童、陳 泳藴、張 發兒編輯:文 樂瑤、林 澤鋒
- 2023-01-29
「凍飲加兩蚊」對於香港人來說可謂耳熟能詳,但遲些可能不止加這個數。因從街頭小店到連鎖餐廳凍飲 中的冰粒大部分由德保雪粒(下稱德保)在本港廠房製造。 不過德保因為政府收地被迫搬遷,在香港寸金尺土下難再覓地重建。有食肆負責人憂冰價上升,成本會轉嫁至食客。本土研究社慨嘆香港經濟單一,容不下傳統工業,又批評政府無意協助產業升級。除了冰廠, 近年有不少傳統工業接連因當局收地須搬遷,未能得以延續,認為令城市失去集體連結及回憶,以往引以為傲的「香港製造」或漸消失。 傳統工業接連因收地面臨結業 業界斥當局無誠意保留 將生水消毒、過濾、製成冰粒,完成包裝之後,再由人手搬運至貨車,送到不同餐廳—— 一粒冰須 …
觀察城市角落的文字 找到愛上香港的理由
- 2023-01-28
- 新報人
- 記者:吳 詠瑩、賴 小苡編輯:李 朗僑
- 2023-01-28
只要打開感官用心觀察,再平凡不過的街道裏也能發掘到有趣的事物。穿梭在大街小巷,有人透過記錄街頭字體、暗巷裹的塗鴉,希望發現香港的另一種美,累積着對這 座城市的認知和情感。正如《香港散步學》作者、城市研究學者黃宇軒所說,「你在博物館看到一杯水,會以為那是展品而研究它;城市空間就像一所博物館,有很多事物值得我們觀察,每處細節皆是展品」。 近年常有人說「好鍾意香港」,卻未能具體解釋喜歡甚麼,或許腳踏實地走遍和觀察城市中每處地方,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熱愛香港的理由。 走進街頭巷尾 感受城市的情緒與個性 「經過散步、觀察,我們可以更了解香港,經過了解的才是愛」,社交平台專頁「hkurbanrecord」 …
過渡房屋不過渡 基層難脫流轉命運
- 2023-01-25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吳 碧怡、容 嘉儀、吳佩怡編輯:何 歡鳴、符 芷琳
- 2023-01-25
「如果合約到期,這裏要拆掉,我一定要離開,現在真的很徬徨」,住戶謝小姐捉緊五歲女兒的手說。一家三口在土瓜灣的過渡性房屋「樂屋」僅居住了一年多,滿心期待「上樓」之際,卻接獲租期將至的通知,蝸居即將在 2023 年清拆。 本港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長達六年,政府於五年前推出過渡房屋政策,為苦候上樓的基層提供喘息空間。惟首個完結項目「南昌220」的上樓率不足三成,有關注團體及學者認為問題癥結在於公屋供應不足,導致輪候申請者缺乏安定居所,不斷在過渡房屋之間流轉,甚或重返劏房。 苦等八年仍未獲派公屋 過渡房屋難延租期頻搬遷 謝小姐輪候公屋七年多,在搬進過渡性房屋前,全家擠在只容納到一個床位的劏房內生活。 …
90後樂隊主音靠打工支撐音樂 追夢13載盼創作本地金屬蕊——Coma
- 2023-01-23
- 人物
- 新報人
- 記者:郭穎琳、陸 家輝編輯:梁倩穎
- 2023-01-23
低沉的咆哮響起,聲音如穿透耳膜般滲進聽眾的靈魂,喚醒他們內心的狂熱。伴隨樂隊主音Coma的一聲嘶吼,輕快的結他聲、清脆的鼓聲、低沉的貝斯聲頓時奏起,震耳欲聾。旁人耳中,金屬蕊或許是噪音,但在Coma眼中,卻是值得他不惜一切、為之奮鬥的夢想。 音樂路踏進第13個年頭,28歲的Coma穿梭於不同樂隊,唯一不變的是對音樂的熱忱。從火爆的黃毛小子成長為堅守熱誠的音樂人,Coma追尋音樂夢的路途異常艱辛,面對經濟、生活環境及身邊人的壓力,聲嘶力竭地咆哮成為他表達真正自我及對社會的不滿的唯一途徑。 台上王者台下小丑 霸氣外表下的調皮 雙耳的大耳洞、粗獷的打扮以及金屬蕊(Metalcore)樂隊主音的身份 …
大麻二酚將列入危險藥物商家須停售 藥劑師指藥效存疑難註冊
- 2023-01-22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潘善怡、呂婉怡編輯:鄭 敏婷、朱 家頤
- 2023-01-22
政府去年10月刊憲正式將大麻二酚(下稱 CBD)列為危險藥物,有關 CBD 的管制亦將於 2023 年 2 月生效,並呼籲CBD產品的持有人在管制正式生效前,將產品棄置於10個指定政府場所的棄置箱,以免違法。 本報記者去年11月初走訪有售 CBD 產品的店舖,發現部分商店正進行低至半價的促銷,有商戶指他們早在刊憲前便已停售有關產品,另有 CBD 使用者受訪時指,當下未有打算即時交出 CBD 產品。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第 138 章)(下稱《條例》),含CBD成份的藥物符合安全、效能和素質方面的規定,獲得註冊後方可在香港銷售及供應,但有藥劑師認為,未有研究支持CBD的藥用價值,相信相關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