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回收

港聞

政府續推動減廢回收 評估社會看法向立法會匯報

  • 新報人
  • 記者:許慧敏編輯:柯 慕蓉
  • 2024-10-16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來年會持續推動減廢回收工作,加強對公眾和校園減廢回收宣傳教育。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將會擴大社區回收網絡,增加公共回收物收集點數目;優化「綠在區區」回收設施服務時間;在公共屋邨內設立設施;增加全港住宅廚餘收集設施;檢視「綠在區區」的招標安排和要求,以提升效益及水平。 李家超續指,政府會持續評估社會對減廢的看法和參與度,明年中向立法會匯報。他亦指,將為生產者責任計劃訂立用於不同產品的法律框架,逐步應用於包括塑膠飲料容器和紙包飲品盒等產品,擴大轉廢為材。  《施政報告》亦提到,明年首座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轉廢為能設施I·PARK 1投入服務,亦會推進I·PARK 2建設,向 …

專題

政府部門各自為政 缺統一機制處理塌樹

  • 新報人
  • 記者:李心怡編輯:陳正心
  • 2017-09-27

每逢颱風季節,大量樹木遭強風吹倒。若塌樹斷枝狀態良好,可以回收再造,政府卻把塌樹直接送往堆填區。現時全港樹木分屬9個政府部門管理,各部門的處理手法不一,有環保團體倡議設立回收機制統一處理塌樹。 花槽太細泥土不足 樹難抵強風 截至今年9月,天文台已發出4個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颱風「天鴿」及「帕卡」更於8月底接連襲港,造成大量樹木倒塌。根據發展局的數據,樹木管理辦事處自今年1月至今共錄得8,152棵塌樹。長春社保育經理兼樹藝師許淑君表示,樹木會於最近兩次颱風來襲期間倒塌,大多因花槽太細,泥土容量不足,以致無法支撐大樹抵禦強風。 樹木管理分屬9部門 塌樹成廢物送堆填區 本港樹木依其種植位置,分別交由 …

棄置物資滿地 年宵成另類免費天光墟

  • 2017-01-29
  • 新報人
  • 記者:黃詠榆編輯:陳正心
  • 2017-01-29

年宵市場隨猴年結束,現場留下大量剩餘物。環保組織「毋忘垃圾」發起年宵市場資源回收行動,於年初一清晨在各區年宵市場收集物資,並以空置的年宵攤擋作暫時寄存點,轉贈有需要人士,冀棄置物資能夠「重生」。 物資種類繁多 市民清晨「尋寶」 維多利亞公園年宵過後人潮漸散,現場遺下大量物資。在短短數小時內,「毋忘垃圾」的義工收集獲得的物資五花八門,有帳篷、家居用品、全新貨品等。其中有5箱未開封的植物營養珠被白白浪費,幸得鄰近檔主特意告知義工,它們才免得被當作普通垃圾處理。收集的物資當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食品,有糯米滋、芝麻、魚片頭、黃糖、蕃茄等,全是小吃店賣剩的食物。 「唔洗錢㗎,嚟拎啦!」(不用錢,來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