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長者

港聞

樂齡科技產品長者怕功能多 推廣難、市場細、研發貴、價更高

  • 新報人
  • 記者:符文詩、李景琳、曾婥嵐
  • 2024-12-27

近年香港樂齡科技產品琳瑯滿目,就如電子藥盒也有不同款式,提醒長者準時服藥,還有遙距功能等,不過很多長者都望而卻步。除了因為部分產品價格昂貴,更擔心是難以操作,有長者直言得物無所用。有研發公司坦言難找試用對象去改進產品。立法會家庭事務委員會主席顏汶羽認為現時香港樂齡產品的市場需求細,令產品價格難以降低。 記者:符文詩、李景琳、曾婥嵐   調查80個長者都「有平買平」 憂不懂用科技產品 政府近年大力推廣樂齡科技,今年度《施政報告》提出向「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額外注資10億元,不過樂齡科技產品放在長者面前,又是否願意接受?我們在市面搜羅提醒長者服藥的樂齡產品,找到深水埗$19一個「迷你 …

氣溫急降 專家提醒長者注意保暖及安全

  • 2024-11-26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蘇樂瑤、李穎雯編輯:陳佳鑫、陳豊贊
  • 2024-11-26

天文台預料本周氣溫逐漸下降。周四、周五會下跌至約15度。長者安居協會提醒長者保暖以及避免跌倒。 記者:蘇樂瑤、李穎雯 編輯:陳佳鑫、陳豊贊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 hkbubnn

彩虹邨長者憂重建搬遷難適應 議員籲當局增支援

  • 2024-11-22

有60年歷史的彩虹邨,政府早前公布重建方案,整個計劃預計需要20年完成,有年長居民擔心沒有機會見證重建後的新面貌。 記者:張曉霖 編輯:鄧鈞尤、賴嘉怡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 hkbubnn

港聞

擴展支援照顧者計劃 建立護老者及照顧者資料庫

  • 新報人
  • 記者:黃智瑩編輯:柯 慕蓉
  • 2024-10-16

政府由今年3月開始在荃灣及南區試行「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由社署培訓兩區的「關愛隊」,主動接觸和識別有需要住戶、配合支援專線,為長者及照顧者提供支援。 昨天《施政報告》指,過去半年「關愛隊」探訪超過4000個家庭,轉介約900宗個案予社福機構跟進,試行效果良好,明年計劃將擴展至全港。 此外,行政長官李家超宣佈,將研究建立跨專業、跨機構的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資料庫,配合由大學團隊設計的識別工具,識別高風險個案,及早介入支援。 指導老師:陳景祥

港聞

一億元推長者數碼培訓課程 5萬長者受惠

  • 新報人
  • 記者:曾婥嵐編輯:董素琛
  • 2024-02-28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香港現正處於一個數碼時代,但長者可能因數碼隔膜,令日常生活有困難。港府將在未來三年為60歲或以上長者提供數碼培訓課程和技術支援項目,預計最快今年第四季開始,至少5萬名長者受惠。 指導老師: 林穎茵

港聞

醫療券擴展至內地多個城市 有長者嫌遠 亦有人稱羅湖會考慮

  • 新報人
  • 記者:李子昕編輯:林 葦津
  • 2024-02-19

  政府今(19日)就「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召開記者會,提出加入五間綜合醫療診所(包括牙科服務)及兩間牙醫診所,預計第三季落實試點計劃,有長者稱內地收費平,若近關口會考慮,不過亦有長者嫌太遠不方便。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指,「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的最新試點機構涵蓋深圳、東莞、廣州、南沙及中山。當中深圳新增的綜合醫療服務機構及牙醫診所,均位於福田及羅湖區等離香港近的口岸。  78歲的吳婆婆表示,雖然知道有試點計劃,但不會考慮到內地就醫。她表示雖然香港看門診價錢貴,但都會在香港看,「就算要睇都係去平時去開嘅私家醫生睇症。」現年69歲的羅婆婆亦指到內地就醫地理位置太遠,交通不便 …

港聞

【2022施政報告】醫療券金額增至2500元 擴大適用範圍准夫妻共用

  • 新報人
  • 記者:陸 家輝編輯:符 芷琳
  • 2022-10-19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今(19日)發表施政報告,提出優化長者醫療券,包括擴大使用範圍、容許夫妻共用醫療券,若用作預防疾病或管理健康等特定基層醫療用途 ,將會再獲發500元,即每位長者最多可領2500元醫療券。 醫療券適用範圍擬擴大至「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的聽力學家、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以及經專業評定並提供的醫療設備,例如助聽器等,並准許夫妻共用。政府亦將推出為期三年的醫療券先導計劃,長者由每年獲發的2000元醫療券中,需要使用至少1000元醫療券用作預防疾病或管理健康等特定基層醫療用途 ,他們的戶口便會獲發新增的500元作同樣用途,以鼓勵長者使用基層醫療服務。 此外,政府正研究將長者 …

港聞

城大師生研發低成本負壓空氣盾裝置 望有助降低院舍傳播

  • 新報人
  • 記者:李 駿迪編輯:尹寶盈
  • 2022-04-19

第五波疫情下,安老院舍爆疫成重災區,部分院舍的設計亦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香港城市大學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師生早前合作,義務研發低成本且取材方便的「D.I.Y.負壓空氣盾裝置」。團隊希望能透過裝置,改善院內空氣質素,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 負壓空氣盾裝置由紙板、鋁管製作而成,針對進行臨時隔離的長者而設計。組織研發小組的城大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教授鄒經宇解釋,每個裝置連空氣淨化機,成本大約為2,500元,以低成本、容易取得的材料組裝而成,令有需要的使用者能輕易能自行製作,可用於院舍及家中。裝置的原理為安排長者上半身躺進裝置內,透過兩旁的鋁管將呼出的空氣傳送到空氣淨化機,並經過過濾後排出,讓染疫的長者 …

港聞

自願癌症篩查比率較疫情前下跌逾4成 香港防癌會望政府多作宣傳

  • 新報人
  • 記者:廖珮言編輯:倪禮碧
  • 2021-12-12

香港防癌會今(12日)發表調查結果,發現市民在疫情下自願做癌症篩查比率較2019年下跌超過4成,其中長者癌症篩查率跌幅更達5成。報告指出,逾半受訪者擔心在疫情高峰期進行癌症篩查會增加感染風險,而減少篩查次數。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會主席廖敬賢認為,市民未能及早發現癌症會延誤診治,長遠影響病人健康並對公共醫療造成負荷。他建議政府應全面恢復癌症篩查服務中心的運作,以鼓勵市民定期進行癌症篩查。     香港防癌會在10月31日至11月15日期間,訪問約1,000名市民,了解他們對接受自願癌症篩查的意願。調查結果顯示,透過大腸鏡檢查大腸癌的篩查比率跌幅為44%,跌幅在各項癌症篩 …

港聞

羅致光:本港高齡人口未來40年達87萬 需建1200間安老院舍

  • 新報人
  • 記者:李 駿迪編輯:高諾恆、蘇啟康
  • 2021-11-22

長者安居協會成立25周年,今(22日)舉行「守護平安廿五載」愛心灌溉儀式。協會創辦人之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在活動上致辭指,本港人口高齡化的升幅迅速,故必須加強居家安老的支援。 羅致光指出,現時本港85歲或以上人口有20多萬,預測在2041年將急升至55萬,至2061年更會達87萬人,形容升幅迅速,香港所面對的高齡人口問題十分嚴峻。他表示,目前資助安老院舍的數目增長速度趕不上需求,未來40年仍需再建1200間院舍,但居家安老的服務同樣重要。他希望協會與政府繼續緊密合作,讓長者能安心地於熟悉的環境養老。 羅致光表示,政府正投放資源推廣「樂齡科技」,同時鼓勵不同機構使用,希望在未來將其普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