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
【2023財政預算案】撥二千萬辦大灣區文化藝術節 望吸引14萬觀眾
- 2023-02-22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林 葦津編輯:吳 詠瑩
- 2023-02-22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制訂「文藝創意產業藍圖」,支援文藝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大灣區內的文化藝術交流,撥款二千萬元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預計會有5000名本港及內地藝術家和藝術同業參與,吸引14萬名觀眾。 政府亦建議下一財政年度起計五年,撥出共1.35億元支持香港表演藝術團體和藝術家到大灣區參與演出及創作,預計每年有1000名本地藝術家參與。 為支持香港創意產業發展。政府亦會向自2009年起推行的「創意智優計劃」注資五億,鼓勵創意及文化產業進行跨界別、跨領域合作,同時支持本地電視台與內地或亞洲團隊聯合製作綜藝電視節目,提升香港流行文化影響力。 記者:林葦津 編輯: …
【2023財政預算案】「辣招」維持不變 調低首置從價印花稅稅階
- 2023-02-22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陳 芷澄編輯:陳 歴
- 2023-02-22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明針對各項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即所謂「辣招」)維持不變,但會調低首次置業的從價印花稅稅階。另外,政府預計興建約3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已預計未來兩年將有約14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落成。 房屋供應方面,「辣招」維持不變,但陳茂波表示,為減輕一般家庭首次置業負擔,會調低首次置業的從價印花稅稅階。預計37000名買家受惠。 政府預計可興建約3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滿足未來十年房屋需求。為應付短期公營房屋供應不足問題,政府已覓八幅土地興建「簡約公屋」。政府亦表示現時有7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正投入服務,亦會預留1500萬元研究加強「組裝合成」組件供應鏈,加快樓宇供應。同時亦預計未來兩 …
【2023財政預算案】政府撥五億促企業數碼轉型
- 2023-02-22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程 偉軒編輯:張 智傑
- 2023-02-22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預留五億元發展「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同時撥款數碼港預留2.65億元,針對培育與智慧生活相關的初創企業,另外宣布為促進綠色產業,成立「綠色科技及金融發展委員會」。 政府宣布將預留五億元推動企業數碼轉型,以一對一配對資助模式,協助中小企業應用現成基礎數碼方案配套。 培育初創企業方面,政府為幫助具潛力的科技初創企業,將在「科技企業投資基金」增撥四億元,另亦預留2.65億元支援數碼港推出針對智慧生活初創企業的培育計劃,預料未來五年內,每年會有約90間合資格初創企業受惠。 另外,政府將成立「綠色科技及金融發展委員會」,邀請綠色科技、綠色金融、綠色標準認證等業界代表協助制訂行動 …
【2023財政預算案】政府「減糖」派5000元消費券 綜援、長生津等額外多半個月
- 2023-02-22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馬 本德編輯:黎 梓晴
- 2023-02-22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22日)發表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分兩期派發合共5000元的消費券予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第一期3000元將於四月發放,餘額年中派發。新來港人士和透過不同入境計劃來港的合資格人士將會獲發2500元。另外,領綜援、高齡津貼等都獲發多半個月津貼,以紓解市民經濟壓力。 政府宣布向合資格領取社會保障人士,發放相當於半個月的綜援津貼,同時向領取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及傷殘津貼人士派發相當半個月金額的津貼。政府亦會為合資格住宅用戶提供1000元電費補貼。 交通津貼方面,政府會將「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延長至十月底,為每月超出200元的公共交通開支的市民提供三分之 …
調查:三成基層市民疫情收入大跌 「基層願景」倡預算案擴大扶貧政策
- 2023-02-1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詹 淳茵編輯:吳 樂童
- 2023-02-17
隨著政府放寬防疫措施,社會逐漸步向「復常」。民間圑體「基層願景」今(17日)發布《2022基層市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指基層市民生活水平與疫情前仍相距甚遠。調查發現逾三成受訪市民表示去年家庭收入較前年減少,當中有近一成半受訪家庭月入不足五千。團體成員李芝融建議政府短期內再推失業援助、檢視在職家庭津貼和設立兒童照顧者津貼;長遠落實失業保障、推動生活工資保障制度。 「基層願景」於本年2月1日至15日進行調查,透過網上問卷收集18區基層市民的意見,共收集得871份回應。調查發現,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去年家庭收入較前年減少,當中更有9.8%家庭減少超過一萬元。 另外,超過六成的受訪家庭表示物價上漲及居家用 …
【2022年財政預算案】逾百億做檢測買疫苗 社協批無助基層市民
- 2022-02-23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朱 家頤、廖珮言編輯:尹寶盈
- 2022-02-23
因應第五波疫情持續惡化,《財政預算案》今(23日)宣布撥款逾600億助抗疫,包括興建隔離設施、逾百億採購快速測試劑等抗疫物資及增購疫苗等。政府欲「谷針」,但專家認為要提升長者接種率仍有困難,亦有社區組織批評抗疫政策未能有效幫助基層市民。 港府再度撥款「谷第三針」 專家稱長者接種率趕不上疫情 《預算案》增撥60億元購買疫苗,希望提升「加強針」(即注射第三針新冠疫苗)的接種率。中大生物醫學院院長陳文樂表示,推行「加強針」對控制第五波疫情有一定作用,能有效預防重症。但他認為政府應針對高危人群,加大推廣接種疫苗的力度,特別是老人家。他形容Omicron疫情「快來快去」,而老人群組是目前的大問題。 根據 …
【2022財政預算案】政府再派一萬元消費券 新設租金開支可扣稅
- 2022-02-23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文 樂瑤、符 芷琳編輯:姚超雯
- 2022-02-23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23日)發表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分兩期派發共10,000元電子消費券,18歲或以上永久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就可領取,首期4月發放,預計660萬人受惠。另建議增設住宅租金開支扣除,上限10萬元,以減輕沒有住宅物業的打工仔租樓的負擔。 陳茂波表示,上一輪消費券計劃已經登記的630萬市民,於4月就可以先獲發放5,000元消費券,餘下5,000元會與新登記人士一齊於年中分批發放,預計涉及664億財政支出。他期望計畫可以鞏固商戶及市民使用電子支付的習慣。 陳茂波在預算案又建議,2022/23課稅年度起新設住宅租金開支扣稅,每年扣除上限為10萬元,草案將於今年第二季提交立法會審議。 …
【2022財政預算案】預留675億元支援抗疫 加強檢測和疫苗接種
- 2022-02-23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林 澤鋒、黃 可兒編輯:姚超雯
- 2022-02-23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首次(23日)以視像形式,發表他任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他一開始已經表明:「我們會調撥一切可動用的資源,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全力抗疫。」他指在預算案預備的資源超過540億元。 若計及預留及注資金額,計畫撥出合共675億元用作加強控疫防疫。金額最多是向食物及衞生局增撥約220億元主要用作採購快速測試劑及相關配套服務,又會向醫管局提供額外支援;同時向衞生署增撥60億元增購疫苗,為市民注射加強劑,各有關部門亦獲增撥合共近70億元購買防疫抗疫物資和服務。 預算案亦建議向食物環境衞生署分兩年共增撥5億元應對疫情,加強環境衞生服務,如增加街道清潔及垃圾收集服務、加強防治鼠患,改善公眾街市 …
自由黨倡財爺派萬元消費券 張宇人盼政府助飲食界識別針卡
- 2022-01-1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廖珮言編輯:尹寶盈
- 2022-01-17
自由黨議員今(17日)會見財政司長,對下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提出期望。當中包括建議政府派發金額高至1萬元的電子消費券、提出延長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並建議政府應及早就飲食業界識別針卡一事作溝通。 財政預算案下月出爐 自由黨提多項建議包括加碼消費券、延交通費補貼 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指,第五波疫情下零售業受創,希望政府可考慮再派發電子消費券以刺激市民消費意欲,並建議金額在5千至1萬元之間。 另外,選委界議員李鎮強提出延長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他指,上一輪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已於去年年尾結束,望政府延長計劃補貼市民交通。航運交通界易志明亦補充,封關期間不少公共交通如 …
電子消費券|舊區街市多用現金 長者學電子轉帳感困難
- 2021-05-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鄧栩晴、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5-06
政府將向全港18歲或以上在港居住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券。獲選的電子支付營辦商包括:支付寶 (AlipayHK)、八達通(Octopus)、拍住賞(Tap & Go)及WeChat Pay Hong Kong。消費券暑假就會派發。不過街市商販並沒有為此特別準備。有舊區街市商戶指顧客主要為長者和外傭,他們大多以現金付款。有長者不懂得使用電子支付應用程式,學習轉賬感到困難,但他相信多練習後便能獨自完成付款程序。有長者就表示以往只使用過八達通,不會特意學習使用其他電子支付系統。 舊區街市檔主表示無助增生意 旺角花園街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