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本土

港聞

樂齡科技產品長者怕功能多 推廣難、市場細、研發貴、價更高

  • 新報人
  • 記者:符文詩、李景琳、曾婥嵐
  • 2024-12-27

近年香港樂齡科技產品琳瑯滿目,就如電子藥盒也有不同款式,提醒長者準時服藥,還有遙距功能等,不過很多長者都望而卻步。除了因為部分產品價格昂貴,更擔心是難以操作,有長者直言得物無所用。有研發公司坦言難找試用對象去改進產品。立法會家庭事務委員會主席顏汶羽認為現時香港樂齡產品的市場需求細,令產品價格難以降低。 記者:符文詩、李景琳、曾婥嵐   調查80個長者都「有平買平」 憂不懂用科技產品 政府近年大力推廣樂齡科技,今年度《施政報告》提出向「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額外注資10億元,不過樂齡科技產品放在長者面前,又是否願意接受?我們在市面搜羅提醒長者服藥的樂齡產品,找到深水埗$19一個「迷你 …

港聞

計劃增加居屋供應 增額外租金打擊「公屋富戶」

  • 記者:符文詩編輯:伍俊熹
  • 2024-10-16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16日)在施政報告表示,為回應市民置業需求,會向申請居屋未成功者提供多一個抽籤號碼;此外,政府會提高額外租金以打擊公屋富戶。 李家超宣布,房委會的目標是在未來十年將公屋和居屋比例由目前七比三,逐步調整至六比四,減少公屋供應。 為令更多人有機會購買居屋,政府將由下一期推出的綠置居及居屋開始,向前兩次曾連續申請同一類別資助出售單位銷售計劃、而未能成功購買單位的申請人,提供多一個抽籤號碼。 此外,房委會亦將收緊公屋富戶政策,提高富戶額外租金,及降低富戶入息限額,讓公共資源適當用於需要幫助的申請人,同時將居屋綠白表比例由目前四比六,調整至五比五,鼓勵更多公屋租戶購買居屋。 指導老師: …

港聞

李家超:加強打擊濫用公屋 明年一月推「善用公屋資源獎勵計劃」

  • 新報人
  • 記者:李景琳編輯:林 葦津
  • 2024-10-16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16日)在施政報告宣布,為加強打擊濫用公屋,房委會將於明年1月推出「善用公屋資源獎勵計劃」,為提供確切情報舉報濫用公屋人士提供獎賞,以找出更多濫用個案。 李家超表示,房委會於上兩個年度共收回5000個被濫用和違反租約或房屋政策的公屋單位,等同興建了一條中型屋邨。 另外,為加強打擊濫用公屋,房委會將於明年1月推出「善用公屋資源獎勵計劃」,為舉報濫用公屋、並為提供確切情報舉報濫用公屋的人士提供獎賞,從而找出更多濫用公屋個案。 指導老師:陳景祥

港聞

政府以跨部門統籌教育、科技和人才發展

  • 新報人
  • 記者:符文詩編輯:伍俊熹
  • 2024-10-16

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今宣布多個跨部門委員會和工作組,包括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 ,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及繼續發展旅遊業。政府將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 ,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推動國際高端人才來港發展。 此外政府亦成立「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在地區發掘和建設匯聚人氣、富吸引力的旅遊熱點。以及新增「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制訂措施加速發展銀髮產業,滿足長者生活需要。 指導老師:林穎茵  

社政

消委會測維他命C護膚品 一款未測出近六成低於標示濃度

  • 新報人
  • 記者:陳穎欣編輯:黃梓霖
  • 2024-10-15

消委會表示,今年至九月共接獲三宗有關含維他命C護膚產品的投訴,並就市面上17款標示含維他命C的精華液或美容液樣本作測試,結果顯示當中近六成低於包裝標示濃度, MISSHA更驗不到有維他命C,已轉交海關跟進,廠商暫未回應。 消費者委員會早前測試市面上17款標示含維他命C(又稱抗壞血酸)的精華液或美容液樣本,只有5款驗出的維他命C濃度介乎10%至20%,屬較理想的水平。有另外4款聲稱是這個濃度但未達標,其中,品牌Kiehl's的維他命C產品標示濃度與實際差距6%,黃鳳嫺表示品牌違背消費者的期望與理解,效果可能有落差,並多次解釋產品功效視乎整體配方,今次測試僅聚焦在維他命C濃度,只供消費者參考。 逾 …

港聞

11.18 油麻地|4人暴動罪成 被判囚4年5個月至4年9月 官斥情節嚴重、性質惡劣

  • 新報人
  • 記者:郭穎琳編輯:郭穎琳
  • 2023-06-08

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警方於11月18日黑夜圍堵理工大學,有示威者在油麻地一帶發起「圍魏救趙」行動,213人被控暴動罪,分拆17案審訊。其中一宗涉及18人的案件,13人不認罪後受審,早前裁定所有被告暴動罪成,其中四人還押至今(8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區院)判刑,被判囚4年5個月至4年9個月。其他被告早前已判刑。  暫委法官嚴舜儀判刑時指,本案暴動發生在商住區林立地段,示威者投擲汽油彈及其他破壞行為對現場人士帶來直接的人身傷害,造成的財物損失和對公共設施的破壞損失難以估計。法官形容本案情節嚴重、性質惡劣,認為各被告當時不論何時加入,都必定知道暴動的實況,增加聲勢令暴動持續。 第8被告翟耀 …

專題

213分之1|青年三年候審之旅—等

  • 新報人
  • 記者:郭穎琳、邱煒峰編輯:郭穎琳
  • 2023-06-08

「在月台上整群人在等候開往地獄的列車,但列車上只有少數人能通往天堂。」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警方於11月18日黑夜圍堵理工大學,有示威者在油麻地一帶發起「圍魏救趙」行動,213人被控暴動罪。筆名周海誠的鋼琴調音師是其中之一。由被捕至審訊逾三年的等待,案件終於曲終人散,「但有些事情是看化了,要來的始終也要來。」海誠踏上列車迎接審判的結果,「被告罪名成立,判囚四年九個月。」 泛起自殺念頭 調音工作助紓痛苦 憶述被捕一刻,海誠愣住半分鐘,左思右想地吐了「地獄」二字,「那是離死亡最近的時候,尖叫聲,警察行動的聲音,各種聲音混雜,我以為不是真的。」暴動——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詞,一夜間烙在他的額上, …

消委會:去年近7成超市貨品加價 市民:食品貴寧食外賣

  • 2023-04-17
  • 新報人
  • 記者:黃凱晴編輯:賴 小苡
  • 2023-04-17

消費者委員會今(17日)公布超市價格調查,比較本港三間大型超市百佳、惠康及AEON共260項貨品平均售價,發現貨品去年總平均售價較前年上升2.1%,高於同期1.9%的通脹率,近七成貨品都加價,當中以牛油升幅最高,逾一成半;而食油總平均售價連續三年上升。消委會又發現,13類貨品當中有10類總價格上升,僅三類貨品價格下跌,比較疫情前後,罐頭食品的總平均售價於三年間上升逾三成。 消委會發現,平均售價升幅最高的三大類貨品均屬日常生活必需品。屬奶類食品的牛油升幅最大,總平均售價在2022年飆升15.4%,當中「大公司牛油(無鹽)200克」的升幅最大,平均售價由26.5元加至31.9元,升幅達20.1%。 …

港聞

中環街市明起一連14日舉行啤酒節 有市民無懼疫情冀與親友暢飲

  • 新報人
  • 記者:賴 小苡編輯:符 芷琳
  • 2022-10-17

中環街市明(18日)起一連14天舉行啤酒節活動,設攤位遊戲、音樂表演及玻璃彩繪工作坊,市民可購票入場。活動負責人稱有信心在疫情下仍可吸引人流,預計活動能順利進行。亦有市民表示有意欲參與,不擔心疫情。 中環街市首次舉辦啤酒節,中環街市副總經理鍾詠婷表示,希望將德國傳統文化活動「慕尼黑啤酒節」,混合香港本地小食,帶出人與人之間「情」的聯繫。眼見通關在即,她期望可以向旅客「說好香港故事,說好香港文化」。   場內不少市民均表示有興趣參與是次活動。張小姐說,過去曾參與其他地方的啤酒節,喜歡與親朋好友一同暢飲的氣氛,因此對此次活動感興趣。另一位市民譚先生則表示,平日有喝啤酒的習慣期待與伴侶一起 …

專題

港星帶動本地流行文化 疫情無減港人追星熱潮

  • 新報人
  • 記者:文 樂瑤、廖珮言編輯:姚超雯
  • 2022-05-29

「So I say I love you 只有愛恆久不枯」這句歌詞相信不少香港人耳熟能詳。香港流行音樂文化再度興起,本土明星亦重新回到鎂光燈下,他們的一舉一動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隨之而來的追星熱潮亦引人注目。明星代言的產品常被粉絲一掃而空,在街上的宣傳廣告成為熱門的「打卡位」、港人的「朝聖」之處。疫情下現場追星活動減少,但粉絲追星熱度反增,是什麼再次燃起港人的追星欲望呢? 社運引大眾關注本土文化 「貼地」明星成流行文化代表 本地明星的風頭無兩,男子偶像團體Mirror更是風靡全港,有學者相信,這是香港的本地文化重獲大眾重視的表現。澳門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專門研究流行文化的學者李展鵬認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