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港聞

新春花車以蛇、熊貓做主題 有旅客來港一天為看巡遊

  • 新報人
  • 記者:張家杰編輯:陳穎欣
  • 2025-01-30

新春花車巡遊匯演在大年初一(29日)晚於尖沙咀上演,今年以「如意新春,喜樂連連」為主題。有旅客特意來港感受新春節日氣氛,亦有市民表示希望支持本地活動。 傍晚時分,不少市民和旅客已提前「霸定靚位」,來自廣州的申先生一家早在中午已經到廣東道等候,專程來港一天觀看巡遊。申先生說他們第一次來香港,「帶他們(小朋友)來香港參觀文化和見識」。他認為香港新年氣氛比家鄉更有特色。來自法國的Stephanie和兒子Mael第一次來香港過新年,感覺氣氛很不同。中學生方先生跟親戚朋友近三點已經到尖沙咀霸位,還特意帶同野餐墊和外賣到場,方便等看表演。今年因為弟弟有份表演,所以首次到現場觀賞。 踏入蛇年,有花車以蛇作主 …

港聞

調查:近三成人不知「太空油」禍害 個案吸食後失知覺6小時

  • 新報人
  • 記者:陳巧恩編輯:林凱悠
  • 2025-01-27

新興毒品「太空油」近年在香港迅速流行,年輕人吸食的個案自去年起開始有上升。東華三院越峰成長中心今日(27日)發布有關「太空油毒品」的問卷調查,發現近三成受訪者不知「太空油」對身體的禍害。該中心檢視526宗跟進中的吸食個案,當中66人仍有吸食「太空油」的習慣,而吸食者約5成半是18歲以下。曾為吸食者的15歲阿成(化名)稱,長期吸食「太空油」導致自己專注力和記憶力下降,最嚴重試過吸食後失去知覺長達6小時。  東華三院越峰成長中心於去年9月至12月期間,進行問卷調查,收集了1621份問卷。結果顯示,近3成(27.3%)受訪者認為使用「太空油」不會引起反應或不知其對身體的禍害;近5成(45%)則誤以為 …

港聞

工聯會倡改進十八區旅遊熱點 推宗教、愛國主義、西式建築等旅程

  • 新報人
  • 記者:盧昀譽編輯:黃智瑩
  • 2025-01-24

工聯會今(24日)發表《十八區旅遊熱點研究報告》,就歷史遺跡、人文文化、愛國主義等特地於十八區選取熱度高的旅遊景點,提出改善其配套並加強宣傳,以提升本港旅遊業的競爭力。 工聯會倡政府重點建設紅色景點 工聯會建議政府根據歷史遺跡、人文文化、自然風光、城市觀景、體育康樂及愛國主義這六方面,在香港十八區挑選熱門景點,當中重點提及建設宗教建築與歷史遺跡。東區區議員梁力表示,東大街的「一街三廟」能彰顯本港的多元文化,又建議藉「紅色景點」推行愛國主義教育,如重修因欠經費而有待維修的屯門達德學院。 加強景點配套 打擊的士「劏客」 報告亦提及加強各景點的交通及旅遊設施配套,如以單車徑或棧道連接屯門的五個泳灘, …

港聞

維園年宵開鑼 檔主相信生意額勝去年

  • 新報人
  • 記者:黃泳言編輯:葉晞琝
  • 2025-01-23

全港15個年宵市場今(23日)開鑼。維園年宵下午一時開始人流開始增加,有檔主預計今年生意會比去年好,有市民則指今年氣氛比去年熱鬧。 今年維園年宵設216個乾貨攤位,大多售賣蛇年主題產品及自家設計的公仔。張祝珊英文中學今年已是第15年在維園擺年宵,每年都會由中五學生負責擺檔,而今年攤檔主要售賣自家設計蛇年主題產品及其他玩偶。中五的Jaden表示因早上仍是上班時間,「相信黃昏或者夜晚會多啲人」。他預計今年與去年的生意額相近,大概賺取三成利潤。 在維園年宵擺檔十多年的花檔檔主蘇小姐指今年開鑼較去年冷清,但認為周末會有更多市民來逛年宵。她表示今年生意一定比去年好,「舊年落雨呀嘛,好多檔都蝕錢,我哋打和 …

港聞

八達通派利是達888萬以推本地經濟 有市民認為作用不大

  • 新報人
  • 記者:盧泳蓓編輯:張智浩
  • 2025-01-22

蛇年將至,八達通今日(22日)宣布,由下周一(27日)至2月28日期間,連續33日向App用戶派發逾120萬封總值$888萬元的利是,吸引市民留港消費。每封利是最多$88元,不過搶到利是要消費滿指定金額才可兌換。有市民表示會嘗試搶利是,亦有市民則覺得活動步驟繁複,不會參加。 活動期間,用戶有多個方法可以得到利是。包括連結八達通App內「好賞嘟」計劃,透過使用八達通消費、掃描大型戶外廣告的二維碼或輕碰商戶夥伴店內宣傳品的NPC標誌,取得八達通利是及商戶優惠券。八達通每日會在早上7點、11點,夜晚6點派利是,每個時段都有數量限額,每人一日一次,最多可搶到$88元利是。搶到利是還有下一步,市民要在兩 …

港聞

港大要求學生填警防騙問卷 學生擔心出入受限會答問題

  • 新報人
  • 記者:蔣家琪編輯:葉晞琝
  • 2025-01-20

香港大學上周四(16日)向學生發電郵,指近月有逾60名學生受騙,損失共超過6000 萬港元。港大指為保障學生,要求學生今(20日)起至下月10日或之前要在網上學習平台(Moodle)完成由警方提供的防騙問卷,限期前未能完成或被限制進入圖書館或「智華館」共享學習空間。有學生表示為免出入受限制,會盡快填問卷。 有港大學生對強制措施表示理解。就讀教育學院的本地生關同學指措施阻嚇性大,因大部分學生都會使用共享學習空間,如果進入受到限制,便會盡快完成問卷,但她亦表示未必每位學生都會查看郵件。同為本地生的理學院莫同學指今日早上有收到相關問卷的電郵,雖未有時間填寫,但暫時仍可順利進出圖書館。港大向學生發出由 …

港聞

【人物專題】香港唯一女變臉師 打破傳統 「 變」出絢麗人生

  • 新報人
  • 記者:林凱悠、邵子峰編輯:雷 家寶
  • 2025-01-19

穿上桃紅戲服,戴著臉譜隨樂揮舞着兩袖,盡顯女性柔和的魅力,而在舞動之間,她會「神不知,鬼不覺」地不斷換臉 。 韋飛雄的名字似男子漢,但她是女兒身,有些「特別」;更「特別」的是 , 她是香港唯一的女變臉師。 對韋飛雄來說,變臉不僅是一門傳統技藝,更改寫了她的人生;變臉對她來說也是一條橋,令她可以通往兒時的夢想,也重新拉近了與父親的關係。 生活曾陷迷茫 父一言驚醒夢中人 韋飛雄的父親韋瑞群是在香港的國寶級變臉大師,雖有家學,但韋飛雄今天能成為變臉師卻絕非一蹴而就,她也曾走過一段迂迴曲折的路。 韋飛雄小時候特別受父親韋瑞群疼愛,爸爸會帶著她到處演出,更會在後台為她畫上與自己一樣的變臉妝容,令小時候的 …

副刊

由七十年代的「打工仔」到GenZ的「社畜」 潮語今昔

  • 新報人
  • 記者:黃欣盈、張美欣、盧泳蓓、陳曉盈
  • 2025-01-14

「大癲」和「0尊」的年輕人高談闊論時,在旁「70後」可能一竅不通,潮語成為兩代之間的代溝。 從「打工仔」到「社畜」記錄著不同年代香港人的生活語言,潮語既是上一代集體回憶,也是新一代社交橋樑。 懂流行潮語 年輕的象徵 「Firm」、「張中和」、「Kam」這些字詞你認識幾多?(答案在文末)答對多少可能代表你是那一年代的人。現今的潮語如「食好西」(指「吃好東西」)、「壞過凱婷」(用以戲謔他人「很壞」)、「mm7」(「正」字速成鍵)逐漸變得抽象化。很多老一輩對這些潮語的含義感到疑惑。大眾使用抽象化潮語會否影響日常溝通,《新報人》以簡單問卷形式進行調查,成功收回99份有效問卷。受訪者年齡由12至70歲, …

港聞

【人物專題】銀幕一分鐘 武指十年功 梁博恩:團火唔好熄就得㗎啦

  • 新報人
  • 記者:黃智瑩、張智浩編輯:伍俊熹
  • 2025-01-12

每個上擂台的拳擊手,即使知道對手實力強勁、前路難行,都會想盡辦法取勝,在擂台上堅持到最後一秒。身兼拳擊手和龍虎武師的梁博恩就是抱持這個信念,盡其所能完成每套武打動作;無論拍攝過程有多艱辛,都深信只要「團火唔好熄就得㗎啦」,種種困難也能夠克服,並期望將武術之火傳承下去。 一秒能創出宇宙 感恩努力獲認同 拳手出拳只需要約一秒鐘,然而銀幕上的每一秒、每一個動作,背後都經過精心設計,電影《一秒拳王》武術指導的梁博恩對此感受甚深,「每晚都係Youtube睇,或者叫埋恆仔(趙善恆)一齊睇。」拍攝前一個月,梁博恩近乎每晚都在鑽研拳擊選手的招式,例如泰臣和阿里李等世界級拳王,以獲取靈感,當構思好動作,就會到拳 …

港聞

升降機維修更換工程一拖再拖 上有政策下無人手只能一等再等

  • 新報人
  • 記者:葉晞琝、符文詩、許慧敏編輯:陳 鈞延
  • 2024-12-30

「試過兩架𨋢一齊壞,我要行十幾層上返去,有啲老人家行動不便直情落唔到樓。 」居於牛池灣瓊麗苑十多年的住戶嘆屋苑升降機頻繁故障,升降機更換工程一再延期,影響居民生活。政府在2019年提出升降機優化計劃,更換老化的升降機,但近年升降機故障、更新工程不斷延期的個案例不計其數。有業界人士指,行業本有足夠人手應付平日的保養維修工作,但每當政府推出新政策,工作量隨之大增,人手也因而變得緊絀。 更換工程一再延期 電梯公司:「重大人手變更」 王小姐自8歲開始居住瓊麗苑瓊泰閣,一住已經17年。大廈有35年樓齡,她稱升降機自10年前開始故障頻生,現時情況更甚,「依家甚至會一日壞兩次,或者整完好快又壞」。她憶述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