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港聞

加熱煙關注組:應規管而非全禁加熱煙 調查顯示全禁 無助戒煙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陳茜茼
  • 2021-09-03

加熱煙關注組今(3日)發表「禁售加熱煙對加熱煙用家的影響」民調,結果顯示近九成受訪者會在禁售加熱煙後轉食傳統香煙。而僵持近3年的禁售電子煙及加熱煙《2019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草案》料很大機會通過。加熱煙關注組召集人盧啟律表示,政府應教育年輕人煙草對身體的危害而非全面禁售加熱煙。   關注組8月尾在網上及街頭訪問了共882位加熱煙用家。調查發現,假如全面禁售加熱煙,並沒有受訪者會因此戒煙,另有一成受訪者表示會選擇從黑市購入有關產品。盧啟律指,數據反映全禁使加熱煙及電子煙後,會令用家重新轉食對身體影響較大的傳統香煙,也會令用家轉從非法渠道如黑市購買加熱煙,「同時亦增加青少年接 …

港聞

《消費券一個月》年輕市民多選Tap & Go 又指應一筆過派消費券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9-01

於今年7月18日至8月14日完成電子登記及所有書面登記的市民,今日(1日)可領取第一期電子消費券。本報近半個月就首期消費券使用情況訪問了142名市民,發現較多年輕人選用Tap & Go拍住賞(Tap & Go),但當中有六成年輕受訪者對Tap & Go感到一般或不滿意,主要原因是支付平台不夠普及、無法使用實體卡及消費時或需分批支付。不少年輕人又認為政府應一筆過派5,000元,令他們能更靈活度地使用消費券。     市民:$2000不夠用 應一筆過派消費券 政府派發首批消費券已有一月,受訪的市民中,兩成人希望能一筆過領取5,000元消費券。林先生指:「 …

港聞

火炭工廈租戶:清拆工廈欠民意基礎 穗輝租戶強調不遷不拆

  • 新報人
  • 記者:張家禧編輯:林穎茵
  • 2021-08-31

房屋署及規劃署代表今天於沙田政府合署地下大堂接收穗輝工廠大廈租戶代表的請願信。穗輝清拆關注組代表黃小姐指,政府無意就清拆作任何諮詢,加上賠償金額亦未能妥善安置租戶之後發展,故透過請願信表達訴求,希望房屋署及規劃署可正視拆建項目對租戶的影響。  房委會於今年5月24日宣布重建其轄下的六個工廠大廈,其中包括火炭的穗輝工廠大廈。黃小姐為穗輝工廈租戶之一,稱自己在房委會公布下才得知自己的單位需在明年11月30日前遷拆,宣布重建前未有諮詢任何租戶,表示無奈及憤怒。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早前指,需要搬遷的租戶可獲高達65倍月租租金作賠償,相信能安置租戶及之後發展。黃小姐指其賠償方案欠誠意,只是政府的「數字 …

港聞

中大調查指疫下學童近視「爆發式增長」 每10名學童3人近視

  • 新報人
  • 記者:梁倩穎編輯:王春媚
  • 2021-08-30

疫情持續下,不少兒童無法外出遊玩,亦要在家上網課,長期對著電子螢幕,導致近視問題惡化。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發現,本港學童疫情期間近視發病率達到三成,即每十個兒童便有三名患有近視,比疫情前增加1.5倍。 兒童近視發病率比疫情前增1.5倍 近視加深變快一倍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於前年12月至去年1月期間,招募709名六至八歲兒童參與視力發展研究及隨訪八個月,並包括去年1月已完成三年隨訪的1,084名同齡層兒童作為研究對照組。研究推算,本港學童每年近視發病率由疫情前的11.6%,大増1.5倍至29.7%。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系主任譚智勇指因應防疫措施,兒童戶外活動時間減少及室內近距離工 …

港聞

消防處修例 市民9月1日起可自行裝火警偵測器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8-26

  消防處修定《消防(裝置及設備)規例》,將獨立火警偵測器豁除於現行規例,即市民自行在樓宇及家居安裝偵測器。消防處形容,修例是拆牆鬆綁的利民措施,目的是鼓勵市民自行安裝獨立火警偵測器偵測火警,加強應急能力及逃生意識。   消防處今(26日)公布《2021年消防(裝置及設備)(修訂)規例》將於九月一日生效,加入獨立火警偵測器定義,和將獨立火警偵測器豁除於規例第6(1)和7(1)條的適用範圍,任何樓宇,業主、佔用人無須聘請註冊消防裝置承辦商,就可自行裝置的獨立火警偵測器。此外,業主和佔用人亦會豁免第8條有關須保持獨立火警偵測器時刻有效操作狀態,及每12個月由註冊承辦商檢查偵測器 …

港聞

調查︰六成基層指過渡房屋租期短 逾七成望住至上公屋

  • 新報人
  • 記者:梁倩穎編輯:林穎茵
  • 2021-08-26

基層組織今(26日)發佈劏房戶對過渡性房屋的意見調查,發現超過七成受訪者希望過渡性房屋租期能銜接至上樓。有劏房戶認為過渡期太短,兩年後未上到公屋又會搬回劏房,因此卻步。 約三成劏房戶無意申請過渡房屋 稱租金跟劏房差不多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於今年八月分別以網上問卷、家訪及街站形式進行調查,一共收回218份有效問卷,對象包括住在分間樓宇單位、混凝土板間房、天台建築物等不適切住房的市民。調查顯示,七成二受訪者希望過渡性房屋租期能銜接至他們上公屋,當中近六成稱兩年租住期太短。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成員鍾惠賢表示有劏房戶反映希望「住多一年得一年」以省掉部份租金。她認同租期兩年過短,指他們最後可能被逼返回劏房居 …

港聞

教大調查指逾九成家長對子女升小一感壓力 學者倡疫下提供更多支援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編輯:王春媚
  • 2021-08-24

  新冠疫情持續,幼稚園多度停課或轉為網上授課,不少幼兒未完全適應好幼稚園生活,已要在新學年升讀小學。香港教育大學調查發現,超過九成的幼稚園高班(K3)家長在幫助子女升讀小一時感到壓力,過半受訪者更指其子女對升讀小一感到焦慮。學者建議為家長提供更多支援,適切地回應幼小銜接的需要。     近五成四家長表示子女出現焦慮  近九成九家長冀獲支援 教大幼兒教育學系在今年5月13至6月15日期間,向58間幼稚園及網上做問卷調查,共收回825名K3家長回應。調查結果發現,接近九成三受訪的K3家長對在疫情下教養子女感到壓力,主要壓力來源包括子女學習進度及行為問題。其餘原因則包 …

中環街市活化後試業首日人流旺 商戶冀港人多支持

  • 2021-08-23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編輯:王春媚
  • 2021-08-23

  關閉18年的三級歷史建築中環街市經市建局修復活化後,今日(23日)開幕試業,大批市民到場參觀,現場一度十分擠迫。有商戶對未來營運持樂觀態度,指疫情下中環街市或能成為熱門景點,吸引港人前來消費。但亦有市民指商戶欠缺特色,難吸引再次光顧。     歷史價值吸引進駐  商戶:疫情下「有危就有機」 中環街市活化後,除零售及餐飲,亦有展覽及表演場地,首階段試業已吸引70多間商戶進駐。推動長者就業的社企「銀杏館」也在街市開士多,行政總裁麥敏媚指,中環街市集歷史價值、香港人回憶及懷舊於一身,十分切合社企推動長者就業的信念。麥敏媚指中環街市陪伴許多長者成長,長者對重遊舊地都感 …

港聞

8.31太子站事件攜燃燒彈 13歲少年判入教導所

  • 新報人
  • 記者:盧芍霖編輯:王春媚
  • 2021-08-20

前年8月31日警方進入太子站,翌日凌晨在月台拘捕一名案發時13歲男童,在他的背包搜出自製燃燒彈及打火機,男童「非法集結」及「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名成立,今日被判入教導所。 被告代表律師陳德昌為現年15歲的被告求情,指被告犯案時年輕,參與非法集會及攜帶武器,只是一時衝動及愚蠢,又指被告患有讀寫障礙,希望法官不要讓被告離開學校太久,讓他有機會學習。 法官姚勳智指被告所參與的非法集會規模不小,參與時表現主動,可謂集會中的「前線」成員,阻礙車輛前進,堵塞主要幹道,行為妄顧法紀。法官又指,被告走進太子站逃避警方追捕,雖然沒有參與太子站月台及車廂內與市民的衝突,但若然被告使用所攜帶的燃燒彈,後果將不 …

港聞

【港大學生被捕】港大:不評論 學生:對校方很失望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8-18

  對於四名港大學生因涉嫌違反國安法被捕,港大回覆傳媒指案件正在調查中,目前不適宜評論。有港大學生對校方非常失望,認為港大沒有保護學生,更譴責學生會,要他們承擔法律風險。     港大學生彭同學表示對事件很痛心。她認為,被捕學生是一些有承擔、有勇氣去擔仼職務的人。她認為,學校本來是一個讓學生知錯能改的地方,而且學生會在通過動議後的第二天,已經馬上道歉,部分人請辭:「但李國章(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沒有想放過他們,不讓他們進入校園,要他們承擔法律風險,更譴責他們,感覺像港大不但不保護自己的學生,還推他們去死。」   彭同學又表示,不論是這次評議會風波,抑或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