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港聞

【智能停車場首日啟用 現場人流少】

  • 新報人
  • 記者:周 諾妍、劉鎧翹編輯:黃麗莎、陳梓熙
  • 2021-11-26

位於荃灣海盛路的首個智能停車場今日啟用,245個車位中,有78個是自動泊車車位。今早到場泊車的人稀少。有市民指,整個泊車過程較費時,但仍能接受。 記者:周諾妍、劉鎧翹 編輯:黃麗莎、陳梓熙 指導老師:王春媚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智能停車場 #泊車

港聞

香港藝術館將舉辦「靜觀自得」捐贈展 盼展品宣揚中國書畫藝術

  • 新報人
  • 記者:鄭 敏婷編輯:呂嘉琪
  • 2021-11-24

香港藝術館將於本月26日至明年2月26日舉辦「靜觀自得 ──靜觀樓藏珍品捐贈展」,以專題展覽形式展示1108件由本地退休名醫、攝影家及收藏家黃貴權所捐贈的收藏品,當中包括他近40年來所收藏的20世紀中國書畫。黃貴權認為,香港藝術館歷屆總館長均愛護中國文物和藝術品,並期望自己所捐贈的收藏品有助宏揚中國文化。 「靜觀樓」為黃貴權一系列私人收藏的名稱,大部份屬20世紀時期的中國書畫,包括:海上畫派巨匠朱屺瞻、謝稚柳和陳佩秋的畫作。「靜觀樓」取名自北宋理學家程顯名句「萬物靜觀皆自得」,意指收藏家應由心出發,體會求藝問樂之道。 黃貴權表示,他把大部份私人珍藏捐贈予香港藝術館,期望香港藝術館能展示自己的收 …

港聞

調查發現本港青年就學及就業困難 促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協助

  • 新報人
  • 記者:梁倩穎編輯:王芷媚
  • 2021-11-23

香港社區網絡早前就香港青年就業就學狀況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超過七成受訪青年希望資助院校開辦更多兼讀制課程,協助他們自我增值。六成受訪學生則表示對在港升讀大學感困難或非常困難。另外,逾四成受訪學生感到頗大或極大學業壓力,組織促政府增加駐校社工,支援學生情緒問題。 香港社區網絡在10月訪問了2,053名15至29歲人士,對象分別為在學、在職及失業青年。調查結果發現,六成受訪學生認為對在香港升讀大學感困難或非常困難。 香港社區網絡總幹事范國輝指學生壓力問題非常嚴重,促請政府增加駐校社工數量,以支援及輔導學生情緒。 而就職青年調查顯示,約6%受訪年青人處於失業狀態,當中77%受訪青年希望資助院校開辦 …

港聞

羅致光:本港高齡人口未來40年達87萬 需建1200間安老院舍

  • 新報人
  • 記者:李 駿迪編輯:高諾恆、蘇啟康
  • 2021-11-22

長者安居協會成立25周年,今(22日)舉行「守護平安廿五載」愛心灌溉儀式。協會創辦人之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在活動上致辭指,本港人口高齡化的升幅迅速,故必須加強居家安老的支援。 羅致光指出,現時本港85歲或以上人口有20多萬,預測在2041年將急升至55萬,至2061年更會達87萬人,形容升幅迅速,香港所面對的高齡人口問題十分嚴峻。他表示,目前資助安老院舍的數目增長速度趕不上需求,未來40年仍需再建1200間院舍,但居家安老的服務同樣重要。他希望協會與政府繼續緊密合作,讓長者能安心地於熟悉的環境養老。 羅致光表示,政府正投放資源推廣「樂齡科技」,同時鼓勵不同機構使用,希望在未來將其普及化, …

港聞

【外賣平台拒賠償 工會倡保障僱員】

  • 新報人
  • 記者:Lam Chi Ching、Cheung Yu Yiu編輯:朱佩瑩、何琛然
  • 2021-11-18

外賣平台Foodpanda送遞員因不滿公司調低服務費,罷工的風波仍未平息,又有員工指曾因工傷入院,但公司以外賣送遞員是自僱人士為由拒絕賠償,工會批評Foodpanda逃避責任,要求勞工處介入調查。 記者:林枝清、張瑜瑤 編輯:朱佩瑩、何琛然 指導老師:王春媚

港聞

【港人生活壓力大 聲音治療助減壓】

  • 新報人
  • 記者:Cheung Yu Yiu編輯:梁朝威、朱佩瑩、李昌峻
  • 2021-11-18

有調查發現,香港近五成人岀現焦慮或抑鬱的徵狀,而近年香港就興起聲音治療,透過白噪音、頌缽的頻率,使精神病患者身心放鬆。 記者:張瑜瑤 編輯:梁朝威、朱佩瑩、李昌峻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聲音治療 #頌缽 #心理健康

港聞

【爵士即興配茶藝 癌症患者暫忘憂】

  • 新報人
  • 記者:龍德文編輯:鄧曉彤、羅添盈、丘麗怡、梁潔瀅
  • 2021-11-18

正念是透過專注當下發生的事,令人暫時忘卻煩惱,紓緩壓力。最近有人把爵士即興和茶藝結合,為癌症患者和照顧者減壓。 記者:龍德文 編輯:鄧曉彤、羅添盈、丘麗怡、梁潔瀅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爵士即興 #茶藝 #正念

港聞

立會選舉廉署「總動員」監察票站 協助處理投訴查詢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謝逸萍
  • 2021-11-17

立法會選舉將於下月19日舉行,為《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修訂後首個選舉,廉政公署(以下簡稱「廉署」)在投票當日派遣約800名人手到全港票站處理市民查詢、投訴和執法。廉署社區關係處處長何渭枝呼籲,市民切勿隨意在網上轉發任何企圖煽惑他人不投票或投無效票的貼文,以免誤墮法網。   廉署人員將於選舉當日,到部分票站監察投票及點票程序,以審視防止貪污舞弊的措施是否足夠。廉署亦指,會密切留意網上意圖煽惑他人杯葛選舉、及故意防礙他人投票的言論,並增設24小時舉報中心。此外,廉署製作了新修法例的宣傳資料,將於當日在全港600多個票站派發,以提醒市民及票站人員有關法例的詮釋。何表示,「今次係完善 …

港聞

【粵劇添創新元素 業界冀新舊交融】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李嘉希、陳梓熙、申詩煒
  • 2021-11-17

粵劇的主要觀眾是長者,但有機構將流行曲加入粵劇吸引年輕人,改變老土形象。不過有年輕演員認為,創新粵劇未能完全展現傳統元素,而粵劇觀眾不一定要推向年輕化。 記者:鄧栩晴 編輯:李嘉希、陳梓熙、申詩煒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港聞

【公廁選舉頒獎日 士美菲路公廁奪金】

  • 新報人
  • 記者:DMC編輯:何琛然、梁朝威
  • 2021-11-17

星期五是「世界廁所日」,香港廁所協會每年都會舉辦香港最佳公廁選舉響應紀念日。 今年贏得金獎的是士美非路市政大廈公廁,而最急待改善公廁包括觀塘海濱公園及西鐵元朗站公廁。 記者:石卓穎、黃靖文、梁宇 編輯:何琛然、梁朝威 指導老師:王春媚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香港公廁 #世界廁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