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新報人

港聞

【2022施政報告】新設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統籌基層醫療 批准合資格內地藥物在港註冊

  • 新報人
  • 記者:吳 樂童編輯:符 芷琳
  • 2022-10-19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19日)於施政報告宣布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制訂標準和設立質素保證機制,及重整公營醫院服務,包括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增加醫院基建及推廣「醫健通」,另允許合資格內地註冊藥物在港註冊及銷售。 李家超表示,公營醫院服務總開支超過80%,須就公營醫療服務負擔重的問題改革。他提出,醫管局將設立綜合診所提供跨專業支援,以縮短病人輪候專科門診的時間;協調轉介及安排跨科個案,並增加資源處理新症,目標在下年度將公營醫院內科專科輪候時間減少20%。 政府另將增加醫院建設,推行第一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料未來五年增設約4600張病床及約80間手術室,政府亦擬立法規定於「醫健通」上載更多類別的 …

港聞

【2022施政報告】李家超獲主席批准不戴口罩讀報告 梁美芬會上照「除罩」

  • 新報人
  • 記者:陳康正編輯:朱 家頤
  • 2022-10-19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19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全程長達2小時45分鐘,比前特首林鄭月娥去年的時間長近半小時;李家超獲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批准,會議期間除口罩,立法會議員梁美芬開會期間短暫脫下口罩。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一開始會議,就表示考慮到今屆施政報告篇幅較長,批准李家超在會議廳內脫下口罩宣讀,稱「知道你(李)的施政報告內容好豐富」,並表示此舉是為了讓議員與市民可以聽得更清楚。 宣讀期間大部份議員均有佩戴口罩,但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抄寫筆記時曾一度脫掉半邊口罩,於幾分鐘後才戴回。 現場所見,大部分議員在宣讀期間都有摘錄筆記。

【2022施政報告】建「簡約公屋」助早上樓 輪候時間望可「封頂」縮短至4年半

  • 2022-10-19
  • 新報人
  • 記者:陳 歴編輯:陳洛蕎
  • 2022-10-19

特首李家超曾在競選政綱提出,房屋土地供應要「提速、提效、提量」,更成立兩個小組負責精簡程序等事宜。今(19日)他在《施政報告》提出興建「簡約公屋」,讓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人士提早上樓,冀將輪候公屋時間「封頂」,料未來四年的將輪候時間可由現時的6年縮短至約4年半。 公營房屋方面,《施政報告》提及落實「公屋提前上樓計劃」,預計未來五年有約1.2萬個單位可讓市民提早3至18個月上樓。政府亦計劃興建配備傳統公屋基本設施的「簡約公屋」,租金較傳統公屋便宜,預計未來五年可供應約3萬個單位。屆時輪候傳統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可申請入住「簡約公屋」提早上樓,以家庭優先,入住人士可保留輪候傳統公屋的位置,日後遷入傳統 …

港聞

【2022施政報告】外來人才在港置業成永久居民可退還額外印花稅 望增加本港勞動力

  • 新報人
  • 記者:曾楚雲編輯:廖珮言
  • 2022-10-19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今(19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宣布將推出7個政策吸引外地人才來港或留港工作,其中包括向成為香港永久居民的外來人才退還首次在港置業的額外印花稅。 在港住滿7年,並通過現有指定輸入人才計劃,如「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及新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証計劃」等的來港人士,從今起在港置業,可就購入並仍持有的首個住宅物業申請退還已繳付的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惟仍須繳交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的從價印花稅。 新措施適用於今日或以後簽署的「買賣協議」。 新措施使合資格的外來人士,同樣受惠於本地永久居民首次置業的印花稅政策。李家超表示過去兩年,香港失去了14萬勞動人口,期望 …

港聞

【2022年施政報告】施政報告建議增兩間博物館 設「文化藝術盛事基金」 

  • 新報人
  • 記者:黎 梓晴編輯:鄭 敏婷
  • 2022-10-19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9日)在施政報告提出,政府將投放資源增加文化基建和培育人才等,以推動本地文化藝術產業發展。他在《施政報告》提出,成立「文化委員會」,並制訂「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其中包括增加康文署旗下博物館數目由現時17間加至19間,增加約五成表演場地座位數目,以及鼓勵私人發展項目加入文化藝術設施。 李家超亦指,香港演藝學院是亞洲排名第一的表演藝術高等學府,政府會於「北部都會區」設立香港演藝學院的新校舍和增加非本地生比例。他續指,政府將開展不同文藝範疇的實習計劃,讓修讀文藝課程的學生能夠在本港藝團和西九文化區實習。 他又提到 ,當局會參考「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的意見,成立「文化藝術盛事 …

港聞

中環街市明起一連14日舉行啤酒節 有市民無懼疫情冀與親友暢飲

  • 新報人
  • 記者:賴 小苡編輯:符 芷琳
  • 2022-10-17

中環街市明(18日)起一連14天舉行啤酒節活動,設攤位遊戲、音樂表演及玻璃彩繪工作坊,市民可購票入場。活動負責人稱有信心在疫情下仍可吸引人流,預計活動能順利進行。亦有市民表示有意欲參與,不擔心疫情。 中環街市首次舉辦啤酒節,中環街市副總經理鍾詠婷表示,希望將德國傳統文化活動「慕尼黑啤酒節」,混合香港本地小食,帶出人與人之間「情」的聯繫。眼見通關在即,她期望可以向旅客「說好香港故事,說好香港文化」。   場內不少市民均表示有興趣參與是次活動。張小姐說,過去曾參與其他地方的啤酒節,喜歡與親朋好友一同暢飲的氣氛,因此對此次活動感興趣。另一位市民譚先生則表示,平日有喝啤酒的習慣期待與伴侶一起 …

港聞

日本今開放自由行 有港人兌四十萬日圓擬「報復式消費」

  • 新報人
  • 記者:陳康正編輯:黃 嘉妍
  • 2022-10-11

日本陸續放寬入境限制,今(11日)起全面開放海外旅客個人自由行,及撤銷入境人數上限。清晨6時已有不少港人排隊辦理登機手續,乘搭今天首班前往日本的航班。有旅客表示已3年未去日本旅遊,期待今次旅程,更特意兌換40萬日圓(約2萬港元)「報復式消費」。對於恢復自由行,香港快運表示已額外增加航班應付需求。 打算與妻子到大阪及名古屋旅遊的鄧先生表示,機票是在政府宣佈「0+3」措施前訂購,故較便宜,每人只花費2,700元。他稱最掛念日本的食物,更已兌換40萬日圓,準備在6日的旅程中「報復式消費」,「都是到處走走看看,見到什麼就買什麼」。 日本即日起開放免簽證自由行,入境者需接種三針新冠疫苗或持有上機前72小 …

港聞

調查:港人開心指數創五年新高 抑鬱症狀人數連續三年上升

  • 新報人
  • 記者:呂婉怡編輯:李 駿迪
  • 2022-10-10

和富社會企業「香港開心D」早前委託東華學院護理學院調查本港開心指數,今(10日)公布結果。今年整體開心指數繼續上升,錄得6.59分,創五年新高,近六成受訪者的整體開心指數達7分或以上,惟有抑鬱情緒症狀的人數連續三年上升。 調查於8月5日至18日期間,以網上問卷的形式進行,收集了合共逾千份問卷,以研究港人的快樂狀況和影響因素。結果顯示,今年港人的整體開心指數為6.59分(10分為滿分),創下近五年來的新高,較去年的6.44分高出0.15分,當中近六成受訪者的開心指數達7分或以上。東華學院護理學院副院長林清表示,經過多波疫情影響後,社會逐漸變好,開始回復常態。 但同時,研究發現港人出現抑鬱情緒症狀 …

伊朗連日鎮壓示威者 美加宣佈實施制裁

  • 2022-10-08
  • 新報人
  • 記者:陳感恩、鄭芷棠編輯:Shek Cheuk Wing、Leung Spencer
  • 2022-10-08

伊朗反政府示威至今已超過10日。加拿大指,將對伊朗實施制裁,美國亦正考慮進一步制裁。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則批評,美國正破壞當局穩定。 記者:陳感恩、鄭芷棠 編輯:石卓穎、梁宇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伊朗示威 #阿米尼 #頭巾令

港聞

民主派初選案:區諾軒鍾錦麟進行管理聆訊

  • 新報人
  • 記者:陳感恩、鄭芷棠編輯:Lee Pui Ka、Lam Chi Ching
  • 2022-10-08

民主派初選案47人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案件,其中表明會認罪的區諾軒同鍾錦麟,早上在高等法院進行內庭聆訊。 記者:鄭芷棠、陳感恩 編輯:李佩珈、林枝清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47人案 #民主派 #國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