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人
全港首間漁民文化博物館今開幕 結合虛擬實體元素展示昔日漁民生活
- 2023-01-17
- 新報人
- 記者:張 浩楊編輯:呂婉怡
- 2023-01-17
「香港仔漁民文化博物館」今日(17日)開幕,博物館位於香港仔海濱旁, 結合了虛擬及實體元素來呈現展品,展示香港仔昔日漁民文化,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 博物館由地區組織南區龍舟競渡委員會主辦,是首間以漁民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博物館以三種方式呈現漁民文化,包括虛擬博物館、實體博物館及散落於在海濱兩旁的二維碼,市民可透過掃描張貼於地上的二維碼,進入虛擬博物館瀏覽各種展品,認識香港漁村港變遷歷史。實體博物館內設有展品,如香港仔昔日的舊照片、珍寶海鮮舫的餐牌以及有關海鮮舫的舊剪報。館內周圍亦設有二維碼連結,市民可瀏覽了解香港漁船的構造及內部相片,更有漁民口述訪問影片,一探昔日漁民的生活。 為配合博物館 …
童年坎坷踏上歧途 邊青醒覺盼重投社會
- 2022-12-31
- 人物
- 新報人
- 記者:郭穎琳編輯:郭穎琳
- 2022-12-31
對一般人來說,黑社會是龍蛇混雜的地方,也是罪犯的溫床;但對一眾缺乏家庭溫暖的邊緣青年而言,黑社會是他們肯定自我價值的烏托邦。現年26歲的阿一,13歲誤打誤撞加入黑社會,23歲放下一切驀然離開,嘗試過販毒、 聚眾毆鬥,見證過幫派仇殺,他形容十年的社團生活是他人生中最寶貴的一課。 家庭破碎欠缺關愛 視黑社會為「家」 父親在阿一年僅五歲時因惡性血管瘤過世,不久後母親再婚,留下他一人獨住,學校社工曾介入跟進,但都被親母以私隱理由拒絕家訪。欠缺家庭溫暖的阿一性格孤僻,不擅溝通,在校亦因家庭因素被同學孤立,放學後流連遊樂場成為他兒時的唯一娛樂。阿一解釋當時住在品流複雜的深水埗區,區內童黨為患,為了合群只好 …
綠置居2022|逾4600個單位以市價41折出售 房委會:經濟因素減少市民上樓慾望
- 2022-12-08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陳 歴編輯:尹寶盈
- 2022-12-08
香港房屋委員會(下稱房委會)「出售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今(8日)進行攪珠,以電腦抽籤形式決定申請者的優先次序。今期綠置居推出的三個屋苑包括粉嶺清濤苑、油塘高宏苑和馬鞍山錦柏苑,預計在2023年第一季開始揀樓。房委會指今次推出比較多細單位,應付一人申請者需求。 根據電腦攪珠結果,房委會「出售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單位2022」首5個中籤號碼,分別是48、21、96、75及74。第6至第10個號碼,則是10、83、72、18及32。抽籤號碼對照申請書編號的最後兩個數字,申請者可參考早前房委會已發出的相關文件。房委會表示,今次綠置居一共收到6.2萬份申請,當中有4.5萬份為「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 …
漁農署兩持續發展基金各加五億撥款 議員質疑支援存差別待遇
- 2022-12-02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曾楚雲編輯:尹寶盈
- 2022-12-02
立法會財委會於今(2日)通過議案,向漁農署「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及「農業持續發展基金」各增五億撥款,將每個生產單位的資助上限上調至五萬元,望進一步協助漁農業界升級轉型為可持續行業。有議員質疑當局對業界有差別待遇,並建議應按漁農場地面積提供支援。 為加強支援漁農民採用現代化生產工具及設施以升級轉型,是次向兩基金增撥款用途將包括提高每個生產單位的資助,上限由三萬增至五萬元,對購買所需設備開支的資助由80%增至90%。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認為這次優化與預想仍有一段距離,質疑現時基金資助未有考慮場地面積因素。他指,無論場地規模大小,申請資助上限均劃一為五萬元,建議政府應考慮場地規模以提供支援。 環境及 …
中大研發人工智能技術預測阿茲海默症 準確率高於八成
- 2022-11-30
- 新報人
- 記者:陸 家輝編輯:徐 尹恩
- 2022-11-30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研發全球首個偵測阿茲海默症的人工智能系統,透過分析視網膜圖像,及早發現並治療潛在的阿茲海默症患者。系統準確率逾八成,有望日後在社區普及使用,研究已於國際期刊《刺針》旗下的《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發表。 研究團隊自2018年起與新加坡、英國及美國的多間醫療機構及院校合作,為648名阿茲海默症患者及3,240名認知功能正常人士拍下近逾萬張「眼底照」,用於研發及測試。人工智能系統則透過「眼底相」(視網膜圖像),觀察及分析中樞神經中的血管和神經線,從而偵測是否出現相關病變。實驗顯示,成功測出阿茲海默症的準確率高達84%,可媲美磁力共振等影像檢查, …
逾九成受訪中學性教育課時不足 平機會促修訂《學校性教育指引》
- 2022-11-22
- 港聞
- 記者:陳 泳藴編輯:姚超雯
- 2022-11-22
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今(22 日)公布「本港中學實施全面性教育研究」 結果,發現逾 90%學校的性教育課時短,每學年分配給性教育的課時只有 20 小時或以下,近半學校更只有 5 小時或以下,反映本港性教育不足;約八成受 訪中學表示校內課程緊湊,沒時間再教授性教育。平機會解釋指,受疫情影 響,課堂轉為網課甚或乎停課,令教學進度受阻,學校亦難以安排性教育課 程。 平機會在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4 月期間,以問卷收集了 203 間中學在 2018/19 學年有關教學課時和課程設計的數據,另邀請了 26 名中學校長或老 師、非政府組織工作者或學校社工,參與了 5 場焦點小組討論 …
調查:逾六成低收入家庭無能力買食物 促政府推稅務優惠鼓勵企業捐贈
- 2022-11-2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黎 梓晴編輯:黃 嘉妍
- 2022-11-21
由聖雅各福群會推展的食物援助協作平台「FOOD-CO」營運至今逾6年,今(21日)公布項目成效及本港食物援助調查報告,發現超過6成受訪低收入家庭屬於糧食不安全,即沒有能力或金錢購買足夠食物或達至均衡飲食。 「FOOD-CO」委托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於上年3月至今年8月訪問全港1,115戶低收入家庭,結果發現逾六成受訪家庭屬於糧食不安全,即因無法購買食物而需要減少食物份量或無法達到均衡飲食。團隊按2020年政策介入前有165萭貧窮人口作推算,估計本港現有約有100萬人正面臨糧食不安全的風險,且攝取營養量未達標準。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陳之翰指,業界現時的服務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低收入家庭 …
改造公共公園工程進度緩慢 學者批評公眾諮詢作用低
- 2022-11-21
- 港聞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Tin Ching Thira PANG編輯:Lee Pui Ka、Leung Spencer
- 2022-11-21
政府2019年宣布要於五年時間改造超過170個公共遊樂空間,但時間過了一半,仍然未有項目完工。有公眾諮詢活動人表示,施工上有多方限制,亦有學者批評現時的諮詢活動,作用不大。 記者:彭天晴 編輯:李佩珈、梁宇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公共公園 #改造工程 #公眾諮詢 #工作坊 #社區參與

生態橋助保育 市民:政府難投資源
- 2022-11-18
- 港聞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譚美兒編輯:WONG Ching Man、Cheung Yu Yiu
- 2022-11-18
香港保育議題一直備受關注,有自然生態組織成員認為,政府於郊外興建「生態橋」,或有助維持生態可持續性,但質疑政府是否願意撥款資源建造。 記者:譚美兒 編輯:張瑜瑤、黃靖文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生態橋 #金山郊野公園 #馬騮 #野生動物
澳洲建更多專道推廣電動滑板車 居澳港人:香港路窄難做到
- 2022-11-18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吳 碧怡編輯:姚超雯
- 2022-11-18
本港運輸署五月在白石角一段長約三公里的單車徑試行使用電動滑板車等電動可移動工具,計劃為期半年,政府早前回覆立法會指,正着手研究如何加強規管電動滑板車等代步工具。隨着環保意識崛起,外國政府早已提倡 以電動滑板車等交通工具代步。澳洲布里斯班是其中一個例子,近日更擴大電動滑板車的可駕駛範圍,興建更多單車和滑板車的專用道路,其系統及配套又能否讓香港借鑑? 布里斯班隨處可租用電動滑板車 速度快徒步5倍方便出行 布里斯班市議會指,在今後的25年,電動可移動工具是當地運輸計劃的重點,鼓勵民眾多使用,冀減少環境污染。當地亦為市民提供電動滑板車租用服務,形式有如香港的「共享單車」,只需下載滑板車供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