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人
【新聞專題】SEN學生5年間颷升 受訓老師數目追得上變化?
- 2024-11-13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張智浩、鄭宇霞編輯:陳 鈞延、林 葦津
- 2024-11-13
「SEN學生越嚟越多,老師兼顧不到。考試時女兒沒有人讀卷,女兒為此感到氣餒。」一位媽媽憶述自閉症女兒的經歷。有特殊教育需要(簡稱SEN)學生5年間多1.5萬人,三年前教育局要求中小學應在五年內有八成老師接受過特殊教育培訓,但有老師坦言不願去上課,其中一個原因正是SEN學生越來越多。 「你當是所有的功課和知識量乘二。」12歲Jeffery剛升中一,放學時分享升中生活,他坦言升中後功課和測驗比小學時多,更形容是「小測爆發期」,每日都有測驗或默書,但他補充:「壓力除二。」單憑對話未必知道他是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簡稱ADHD)學生,亦很難想像他小學時曾經因為成績差萌生自殺念頭。 一次 …
消費權益新聞獎 《新報人》奪大專院校獎一銀一銅
- 2024-11-12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梁彧睿、黃佳穎、張曉霖編輯:林穎茵
- 2024-11-12
消費者委員會今(12日)舉辦「第24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頒獎典禮,《新報人》憑「假鋪賣假貨低價作招徠 捉心理貨到付款易受騙」、「樂富食肆露天處理食材 野鴿垃圾幾步之遙」分別獲得大專院校銀獎和銅獎。《廣播新聞網》憑「$3000消費券有得拎 超市加價有往績」獲大專院校優異獎。 銀獎 假鋪賣假貨低價作招徠 捉心理貨到付款易受騙 (得獎感言)騙徒的手法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其實社交平台上不單止有假商品,還會有各種假新聞、資訊,而作為記者,就是要跟這些假資訊對抗,讓香港有多一些真實的東西和報道。 得獎報道全文:假鋪賣假貨低價作招徠 捉心理貨到付款易受騙 記者:鍾凱桐、張天逸 指導老師:林穎 …
【人物專題】曾赴韓義教脫北者 回港延續教育初心 鄔麗霞:想令世界更溫暖
- 2024-11-08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葉晞琝、曾婥嵐編輯:高詠婷、戴慧豐
- 2024-11-08
無論是義教脫北者,還是作為SEN (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導師,一路走來,鄔麗霞始終保持自己的初心—「想令世界更溫暖」。十年前她隻身前往南韓宣教,後來因緣際會義教脫北者。一身樸素打扮的她從不計回報,卻收獲多段真摯友誼。 「小女孩」變成熟 意外收獲真摯友誼 「佢哋自己嘅傷痛會令到佢哋性格上會有缺陷,導致同佢哋相處嘅時候好容易中招,好容易自己都會受傷。」談及與脫北者的相處,鄔麗霞思索片刻後回答。鄔麗霞憶述,曾經有一次,未能完全接受脫北者送她的禮物,引起對方誤會;該名脫北女士以為她不領情,甚至在別人面前說她的壞話,令另一位受過她幫忙的脫北者遷怒於她。 鄔麗 …
《施政報告》市民關注有多少? 房屋政策成焦點
- 2024-10-1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黃智瑩、陳穎欣、馮藹怡、黃佳穎、許慧敏、陳卓文、林子明、陳晉剛編輯:周楚洇
- 2024-10-16
《施政報告》今 (16日)出爐。包括講了多年的劏房改名「簡樸房」、減烈酒稅、支援青年上樓等政策。到底市民有沒有留意到《施政報告》?他們又關心什麼議題?《新報人》到九龍四區,街訪51位市民,結果41人都無留意新一份《施政報告》,剩餘的10位市民,最關心是房屋政策。 根據Google Trend數據,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早上11時宣讀《施政報告》前,以「policy address 2024」搜尋量排首位、到宣讀後「施政報告2024懶人包」就成為榜首關鍵字。 而我們直接到街上訪問的市民中,41人明言無留意《施政報告》,當中有一半人是30歲或以下年輕人。18歲譚先生是其中一人,他解釋今天暫未有了解到新 …
李家超:香港劏房「良莠不齊」簡樸房會按部就班施行
- 2024-10-1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林凱悠編輯:周楚洇
- 2024-10-16
行政長官李家超下午記者會中,有記者問到將劏房改名為簡樸房是否換湯不換藥,是否符合中央早前希望香港告別劏房的期望。行政長官李家超多次強調,目前本港劏房「良莠不齊」、情況不一,又稱有劏房戶讚美自住中的劏房面積好、治安好。 記者會首條問題就是劏房,行政長官李家超多次以「良莠不齊」、每個環境情況不一形容本港的劏房情況。他引述調查數據為例,有 15 %人居住劏房是因為治安好,有 10% 人士是因為衛生好、15% 人士是因為居住面積符合自己需要,「有人係讚美緊佢住緊嘅單位」。他又提及落區了解到一些個案的劏房只有七平方米,故此認為整體環境仍有待改善,而大概一般改動成合法的簡樸房為幾千至一萬元,設寬限期,讓劏 …
政府續推動減廢回收 評估社會看法向立法會匯報
- 2024-10-1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許慧敏編輯:柯 慕蓉
- 2024-10-16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來年會持續推動減廢回收工作,加強對公眾和校園減廢回收宣傳教育。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將會擴大社區回收網絡,增加公共回收物收集點數目;優化「綠在區區」回收設施服務時間;在公共屋邨內設立設施;增加全港住宅廚餘收集設施;檢視「綠在區區」的招標安排和要求,以提升效益及水平。 李家超續指,政府會持續評估社會對減廢的看法和參與度,明年中向立法會匯報。他亦指,將為生產者責任計劃訂立用於不同產品的法律框架,逐步應用於包括塑膠飲料容器和紙包飲品盒等產品,擴大轉廢為材。 《施政報告》亦提到,明年首座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轉廢為能設施I·PARK 1投入服務,亦會推進I·PARK 2建設,向 …
明年推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
- 2024-10-1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陳卓文編輯:伍俊熹
- 2024-10-16
李家超在施政報告宣布協助促進市民精神健康,當中以校園為主,推出青少年情緒健康即時網上支援平台。 政府將制訂「精神健康分層護理模式」,為不同專業界別制訂分層架構,提供精神健康服務,為《精神健康職場約章》設立推廣主題,在校園加大推廣《4Rs精神健康約章》,提升學生、教職員及家長對精神健康的關注。亦會加強支援兒童及青少年,推出高中及初小的「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於明年第二季建立青少年情緒健康即時網上支援平台。另將設立精神復元人士過渡支援服務隊,協助精神復元人士融入社區。 指導老師:林穎茵
李家超:落實強積金全自由行 強化破產欠薪保障基金保障僱員
- 2024-10-1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陳晉剛編輯:林 葦津
- 2024-10-16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16日)在施政報告表示,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會研究「全自由行」具體方案,利用今年6月推出的積金易平台,容許僱員將僱主供款的累算權益轉移至自選計劃。 此外又會放寬「連續性合約」規定,讓僱員更容易享有全面僱傭權益,鼓勵僱員積極管理強積金投資,促進市場競爭,創造減費空間。 李家超又指,將會推進保障僱員的措施,包括明年5月1日取消強積金制度下僱主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對沖」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的安排;政府亦會推行為期25年、總額超過330億元的資助計劃,分擔僱主在取消「對沖」後的支出。 同時,政府會檢討破產欠薪保障基金下遣散費特惠款項的保障範圍,探討調升特惠款額的上限,加強保障僱員權益 …
擴展支援照顧者計劃 建立護老者及照顧者資料庫
- 2024-10-1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黃智瑩編輯:柯 慕蓉
- 2024-10-16
政府由今年3月開始在荃灣及南區試行「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支援長者及照顧者計劃」,由社署培訓兩區的「關愛隊」,主動接觸和識別有需要住戶、配合支援專線,為長者及照顧者提供支援。 昨天《施政報告》指,過去半年「關愛隊」探訪超過4000個家庭,轉介約900宗個案予社福機構跟進,試行效果良好,明年計劃將擴展至全港。 此外,行政長官李家超宣佈,將研究建立跨專業、跨機構的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資料庫,配合由大學團隊設計的識別工具,識別高風險個案,及早介入支援。 指導老師: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