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人
調查指逾六成港島居民擔心聯網合併 新民黨對合併有保留 促醫管局公布細節
- 2025-04-03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馮煒諾編輯:張智浩
- 2025-04-03
醫管局早前指因人口變化,計劃把港島東、西醫院聯網合併,預料明年完成,新民黨今(3日)發布「醫院管理局港島東及港島西聯網合併」意見調查結果。近六成半受訪者擔心合併後未來使用公營醫療服務會受到影響,有過半數受訪者不知道合併計劃。新民黨對聯網合併有保留,又認為醫管局須盡快公布詳情。 新民黨今年3月期間,以問卷調查方式訪問了1919位居住於東區、灣仔區、中西區、南區及離島區(不包括大嶼山)的居民。調查顯示,69.3%受訪者定期使用公立醫院服務,當中有71.7%擔心合併後使用公營醫療服務會受到影響 。調查又發現,61歲至70歲及71歲或以上兩個年齡組別的受訪人士中,均有約七成人對「聯網合併」感憂慮。 …
我不識字,但我出書 輪椅天使望餘生報答社會
- 2025-04-02
- 人物
- 新報人
- 記者:陳巧恩、王嘉麗編輯:邵子峰
- 2025-04-02
人來人往的花園街有一位「輪椅天使」,叫蘇金妹,她投入義工服務幾十年,希望趁自己仍有能力時盡量幫更多人;她更向朋友借錢出版自傳《蘇金妹的傳奇一生》,然後每天穿梭港九新界「推銷」;她希望以自身經歷鼓勵讀者,「蘇金妺都得,點解佢哋唔得?」 十五歲一次意外 開啟義工人生 十五歲那年,蘇金妹與弟妹玩捉迷藏時意外墮下,頭部受傷;康復後她的腰骨開始疼痛,但因為家人不了解傷勢,只用跌打酒為她纾緩痛楚;時值 1967年暴動,醫療服務受阻,延誤了蘇金妹的治療,結果令她雙腳不能動彈。她直言自己當時就像一個「廢人」,「唔食飯,唔做運動,唔梳頭,乜都唔做,我想死㗎。」 意外之後,當年十五歲的蘇金妹對前路感到迷惘,後來醫 …
採訪手記Podcast|陌生電話成習慣 從生活中找題材
- 2025-03-31
- 新報人
- 記者:鄭凱安、黃欣盈編輯:黃佳穎
- 2025-03-31
你一日收幾多個陌生電話?收無聊電話是平常事,但就成為今期新聞專題的故題。《新報人》希望透過報道,從另一角度看事情,令大眾明白打電話一方的無奈;醫護人員為了打通電話又有什麼方法?市民錯失電話的後果?在今集Podcast中記者會分享採訪經歷。 請即到新報人YouTube/Spotify足本收聽 YouTube按此收聽 Spotify按此收聽 記者:鄭凱安 Catherine、黃欣盈 Connie 主持:黃佳穎 Hazel 指導老師:林穎茵 陌生來電多不接 醫護聯絡難打通
新寶戲院最後一日營業場面冷清 街坊感可惜:「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 2025-03-3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蔣家琪編輯:鄭宇霞
- 2025-03-31
有20年歷史的旺角新寶戲院今日(31日)最後一日營業,有戲迷對此感到失落,稱對戲院結業感到不捨,但結業也未能吸引大批觀眾入場支持。下午一時,戲院門口的售票屏幕顯示最後一日共五套電影放映,惟每場次仍有大量空位,場面冷清。 住附近的區小姐特意和家人來戲院看《哪吒2》,作為街坊,她希望最後一天也能支持戲院。她對新寶戲院結業感到可惜,認為在這裏和家人看電影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無咗一間平嘅戲院同咁有歷史嘅戲院係好可惜,其實啲街坊都唔捨得架!」她憶述自己曾因為腳受傷而要撐拐杖,到戲院看電影時職員會特意開電梯給她上去,因而認為新寶戲院是一間有人情味的戲院。 平日較少來新寶戲院的黃先生得知今天 …
陌生來電多不接 醫護聯絡難打通
- 2025-03-31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鄭凱安、黃欣盈編輯:許慧敏、林凱悠
- 2025-03-31
每日大家都可能收到無聊電話,有市民選擇「斬腳趾,避沙蟲」拒絕接聽所有陌生來電,但就可能錯失重要電話。有醫生直言試過病人情況危急要致電家屬,「打左半個鐘,原來封鎖左來電」,有護士慨嘆與病人聯絡如玩「緣份遊戲」。 打不通的電話 鈴聲響起,手機屏幕是陌生號碼,這可能是大家的日常,有人會按收線,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副主席郭宏駿醫生就選擇接聽,訪問期間電話兩度響起,答問被打斷。郭醫生無奈道:「15分鐘入面有兩個啦,無講嘢收咗線。」郭醫生解釋會寧願先接聽避免錯過任何重要電話。因他明白打緊急電話的一方,每次都希望對方接電話。 郭宏駿表示醫院來電常被市民誤以為是騷擾電話而被拒絕接聽。他記得有病人情況轉差,必須 …
「磚磚」有味:從襯托到「操縱」路人 街道路磚設計有學問
- 2025-03-30
- 副刊
- 新報人
- 記者:盧泳蓓、譚櫻芝編輯:符文詩
- 2025-03-30
上環永樂街的巨型「羅盤」、路德圍的「加速帶」、大會堂的灰白網格,你有注意到這些香港街頭的路磚設計嗎?現時香港約有三成半行人路由路磚鋪設,除了方便道路維修,其灰、棕、紅的用色也能減少眩光,有些別出心裁的鋪排更能展現地區文化,甚至無形中「操縱」著我們的步伐。這些精心設計的路磚,背後究竟蘊含著甚麼樣的建築學秘密 ? 城市漫遊 探索路磚設計奧秘 孩提時代的你或許試過因無聊、貪玩而不自覺地在行人道上玩起「踩地磚」遊戲,然而隨著年歲漸長,或許已不再參與那略顯幼稚的玩意,没有再留意地面上的路磚。 常被我們忽略的路磚,其實在設計上無論是鋪法、顏色或材質,都花了不少心思。記者分別與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學生許 …
Art Basel巴塞爾藝術展人山人海 展品可動受歡迎
- 2025-03-2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王嘉麗編輯:林凱悠
- 2025-03-29
Art Basel 2025 (香港 巴塞爾藝術展) 在本月28至 30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今(29日)是第二個展覽日,因是周末現場人山人海,各地遊客紛紛前來欣賞琳瑯滿目的藝術品。場內設有六大展區:「藝廊薈萃」、「亞洲視野」、「藝術探新」、「策展腳裸」、「藝聚空間」、「藝文出版」。其中一些會郁動的展品最受訪客歡迎,大家排隊拍照。有遊客讚揚主辦單位宣傳足,讓許多親友得知有該展覽,慕名而來。 場內展出由香港藝術家Paul Chan 的作品《Tokener Choros 1》,因尼龍人偶會隨著內部的電風扇而在充氣及洩氣間擺動身體,富有趣味,任何時候展品都聚滿人在 …
【圖輯、短片】Art Basel 國際藝術匯聚會展 吸引中外遊客到訪欣賞
- 2025-03-2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張家杰編輯:陳晉剛
- 2025-03-29
Art Basel 香港 2025 (巴塞爾藝術香港展會)於本月 28 日至 30 日在會展舉行,為香港「藝術三月」的重頭戲之一。今屆 Art Basel 匯聚 42 個國家及地區的藝廊,設有六大主題展區,如「藝廊匯聚」,其中展出 194 間國際畫廊的作品;亦有「亞洲視野」,展示來自 24 間藝廊亞太地區藝術家作品,吸引來自世界各地遊客來欣賞。 指導老師:林穎茵 Art Basel巴塞爾藝術展人山人海 展品可動受歡迎
調查:逾八成DSE考生壓力大至非常大 女生比例較高 考生怕成績未如理想
- 2025-03-2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陳巧恩編輯:林子明
- 2025-03-26
優才資源中心今(26 日)發布 2025 DSE 考生就溫習時間及壓力的調查,發現有 82%受訪考生稱壓力程度大至非常大,近六成受訪者認為壓力來源主要是個人因素,感到壓力原因是考試成績、女生壓力程度一般較男生高。有考生認為壓力來源是擔心成績未如理想。 優才資源中心於去年 11 月至本年 1 月期間,以不記名問卷方式訪問了 4484 位來自 51 間不同地區學校 DSE 考生,佔全部考生約 9.8%。 調查發現分別有 26%考生稱壓力較大或非常大,而回應壓力大亦有 30%。優才發現在壓力「非常大」的考生中,有四人表示有自我傷害或極端想法的傾向,他們的父母教育程度較高,亦見到父母教程越高會令考生壓 …
採訪手記|人專初嘗試 從經驗中學習
- 2025-03-25
- 新報人
- 記者:張美欣、梁家俊編輯:陳晉剛
- 2025-03-25
很感恩我們第一次的人物專題訪問對象是 Sonya,由於經驗不足,採訪過程中出現突發狀況或未夠好的地方,她始終包容,甚至會給予我們建議和幫助。 還記得一訪的時候,我們連把相機架在腳架上也不會,幾番嘗試亦未能成功,Sonya 一直在旁邊耐心等待,後來更與我們一起研究,成功幫我們架好相機。我們不好意思地道歉和道謝,她笑著寬慰:「第一次呀嘛!」 結束二訪後,我們本以為忙碌的 Sonya 會離開,她竟和我們一起在餐廳用餐。作為前輩的她給予我們建議,包括問問題流程和追問的技巧。此外,我們一起從大學選科聊到她以前在其他地方學習的經歷,再聊到旅行和對職涯的迷茫。此刻的我們,比起記者和受訪者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