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

社區互助經濟 區議會支持不足
- 2017-04-30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湯銳彬編輯:陳樂彤
- 2017-04-30
現時有不少機構或團體籌辦墟市和舉辦二手換物等形式的社區經濟活動。政府雖每年撥款予區議會協助籌辦社區參與活動,惟有地區組織人士認為小型組織缺乏政治聯繫,難獲批款。同區區議員亦承認機制上允許「指定團體」存在。 政治聯繫少 獨立團體難獲撥款 現時政府提供予區議會的撥款主要用以資助兩類計劃,分別為用於改善基礎設施和居住環境的「地區小型工程」和推動區內參與文化康樂、社區建設和居民互助等活動的「社區參與計劃」。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增加 1 億「社區參與計劃」撥款,令 18 區的 總額增至 4 億 6,100 萬元,相比 2008 撥款計劃提出時的 3 億元增加 1 億 6,100 萬元。 從事大 …

無黨派政治素人參選 為居民發聲
- 2015-11-20
- 新報人
- 2015-11-20
今屆區議會選舉多了一批零從政經驗的「政治素人」挑戰建制派,令選情增添變數。參選離島區長洲南的梁國豪是長洲歷來最年輕的區議會候選人;大埔墟則有家庭主婦蔡咏梅參選,挑戰當區任職多年的現任區議員。二人均眼見區內只得一位建制派候選人即將自動當選,便以獨立身份參選,為的只是心繫該區,為居民發聲。

傳遞綠色互助理念 林梓晴
- 2015-11-16
- 新報人
- 2015-11-16
今屆區議會選舉除了「傘兵」引人關注外,亦有不少候選人以綠色政綱喚起市民關注,競選屯門建生區的林梓晴就是其中之一。她多年來參與不同環保運動,從而思考出一套參選理念,讓區內更多的居民關注環保議題。林梓晴指,選舉不是選政治明星,選民才是主角。她盼借這次區選會選舉,讓當區居民有機會把票投給一個「理念」,而不是她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