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
【新聞專題】自動車測試近七年仍在起點 香港與世界的距離
- 2024-06-1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李景琳、曾婥嵐編輯:文栢源
- 2024-06-16
香港出名人多車多,路窄多彎,這些特點都影響到自動車在香港的發展,「我哋高密度(城市) 嗰個場景喺外面都無,所以我哋對無人駕駛嗰個安全要求會更加高 。」香港創科發展協會主席陳迪源道出了在港發展自動駕駛的挑戰。除了安全考慮外,有保險界人士指出,自動車要在港普及需先釐清責任問題,亦需法例配合。 自動車七年前開始在香港起動,在不同試點測試,但時至今日仍然是測試階段,相比其他地方已經有載人服務,香港自動車發展是否停滯不前?運輸署不認同,稱是一直進步,又說今年3月修例後,容許在公路測試,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自動車在港行駛。 各地自動駕駛發展步伐不一 香港仍原地踏步? 香港自今年3月起容許自動車在公路上測試, …
港國際創科論壇新產品 手機聽診器、VR學心外壓
- 2023-04-12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邱建偉編輯:曾楚雲
- 2023-04-12
香港政府與貿易發展局合辦首屆「香港國際創科展」,今(12日)起一連四日於會展舉行,科技展以「智慧生活,聯繫世界」為主題,圍繞智慧城市、智慧經濟、智慧政府等內容,吸引逾2900家來自香港、內地、亞洲和歐美等展商參與。疫下產品圍繞醫學主題,包括:手機聽診器及虛擬學習心外壓。 主辦方期望透過政府與企業的合作帶動創科機構配合市場發展,參展商亦可於展覽會的網上平台展示產品及接觸世界各地買家。 D²4H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何永基介紹新型遠程醫學技術,他指現時的視像診症只限於醫生和病人溝通;但新技術可以讓病人以手機充當聽診器,增加遙距診症的準確度。 另外,有內地參展商於展覽展示虛擬實境(VR)設施在醫療學習的應 …
【2022施政報告】今年內推創科藍圖 目標智能生產5年增4倍
- 2022-10-1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吳佩怡編輯:文 樂瑤
- 2022-10-19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施政報告》提及今年內會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制定科研成果商品化、推再工業化等四個發展方向,加快實現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李家超指政府將注資100億元設「產學研1+計劃」,明年起以配對方式資助不少於100 個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望三年內將科研成果作實際應用,並在及後兩年將成果商品化。 另外,藍圖提及,將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帶領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計劃希望吸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重點策略產業,期望未來五年吸引過百間具潛力的創科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 至於推進「再工業化」,當局將設立「工業專員」協助製造業轉型及研究在大埔 …
【建設國際創科中心 林鄭:可媲美矽谷】
- 2021-10-07
- 社政
- 新報人
- 記者:盧芍霖、王愷澄編輯:李昌峻、黃麗莎、黃樂穎
- 2021-10-07
創科發展亦是今份施政報告的另一項重點。「北部都會區」將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又會將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用地,整合成「新田科技城」。林鄭月娥指香港在創科有極大優勢,形容建設可媲美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