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
「請槍」歪風|名校「槍手」孰真孰假? 有網店聘東非寫手
- 2025-06-14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戴慧豐編輯:戴慧豐
- 2025-06-14
近年,有「槍手集團」於社交平台 Threads 上高調拉客惹議,代做代考爭議再度浮現。「請槍」服務收費動輒過百甚至逾千,仍有價有市。不少網店宣稱團隊由名校生組成,惟槍手身份不明,有店主更以低價聘用非洲寫手。有學生反映功課質素參差,請槍隨時「得不償失」。 請槍服務「唾手可得」 宣稱由名校生代做 「搵我哋咪得囉」、「搵我哋咪唔使煩」、「搵我哋做晒啲功課就冇壓力」...... 社交平台Threads上有關學業,甚至與之無關的帖文下,幾乎都可以見到網店homework_angel_hk的留言。網店聲稱由多名本地大學學士、碩士生和外國大學畢業生組成,可高質素完成文理商科等14個學科的功課, …
文字輔導是「字」癒心靈 還是徒添隔膜?
- 2025-06-10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林 幸言編輯:林 幸言
- 2025-06-10
青少年社交模式改變,不少機構近年提供網上文字輔導服務。有別於傳統面對面或電話輔導,求助與輔導都是以文字訊息傳達。惟有用户指平台服務排隊及等待回覆需時,輔導員更可能一人應付多人求助,回應質素也未合乎期待。有社工指文字難以深入輔導,有學者認為文字輔導不能傳達表情和語氣,實踐起來更考驗輔導員能力。 用家意見: 「一啲針對性都冇」 Tom:輔導員回覆籠統 21歲大專生 Tom,2019 年確診焦慮症及抑鬱症。她曾受家庭問題困擾,向撒瑪利亞防止自殺熱線求助無果後 , 想起文字輔導平台 Open 噏曾到校宣傳,覺得匿名形式適合自己,故向 Open 噏求助。 惟使用後,她認為輔導員回應「機械式」,籠統亦無針 …
編採手記|新報人財經首試AI報道施政報告 生成速度快仍要靠記者把關
- 2024-10-16
- 財經
- 新報人
- 記者:劉善怡、马涔之編輯:程 偉軒、羅雨萱、張 浩楊、李煥好
- 2024-10-16
這次施政報告報道中我們希望利用AI快速處理文件的能力,首次嘗試將AI融入新聞製作中,以此方式不僅爲了提高寫作報道效率,也是與時俱進的一個極有意義的嘗試與體驗。 我們以學校提供的HKBU GenAI Platform(現在已備有GPT-4o version)作為工具進行施政報告報道寫作,也因爲施政報告的特別之處是他在當天將行政長官的發言逐一update上去網站, 也讓我們有更大空間用AI處理相關資訊。 我們先是嘗試直接讓GPT生成有關施政報告的報導,但成品內容較為空泛,亦不太像一篇報導,因此我們又再次嘗試設定場景(你是一名新報人財經記者),提供參考例子(施政報告相關內容),更提供了新報人財經以往 …
香港導盲犬培育難 AI導盲犬或成新選擇?
- 2024-03-28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張曉霖、劉善怡編輯:林 葦津
- 2024-03-28
「年輕盲人20來歲申請導盲犬,到30來歲時導盲犬就需要退休,盲人一生中不只使用一隻導盲犬,需求永遠存在。」香港導盲犬協會前任主席林衛邦道出導盲犬供不應求的難題。 培訓一隻「合格」的導盲犬過程不容易,義工Zandee說單挑選一隻有潛力的狗狗入「學堂」,便要由狗狗祖宗八代家族史算起。在人工智慧年代,導盲犬也正在「智能化」,但對視障人士Dick來說,導盲犬除了是「工作犬」,也是「心靈慰藉」,AI導盲犬難以取代活生生的導盲犬在他心中的地位。 導盲犬到中年即退休 培訓數量難追流失速度 視障人士Wing和導盲犬Doctor出行過馬路時,Doctor會主動放慢步伐,靜靜地停下來,等待Wing進 …
教大准學生使用ChatGPT 江紹祥:禁學生使用是「匪夷所思」
- 2023-03-23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程 偉軒編輯:譚梓瑤
- 2023-03-23
近日外界關注人工智能(AI)對教育界帶來的影響,香港教育大學(教大)今(23日)公布有關AI教學策略與發展方向,亦提出「6-P教學取向」及人工智能素養課程,積極鼓勵老師和學生善用科技,提升學習效能。 近日人工智能 ChatGPT興起,有爭議聲音關注學生抄襲與違反學術誠信問題,教大表示不會禁止學生使用 ChatGPT ,反而會積極誘導學生正確善用AI工具 。教大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亦指出 ChatGPT有助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創新思維的能力。 教大的指引中提及,倘若學生提交的功課中有引用ChatGPT生成的例子或論點,學生必須自行修改並附上由ChatGPT 生成的文字附件作對比,以確保學生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