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港交所首季業績符合預期 聶振邦:未來股價跟隨大市走向
- 2022-04-27
- 財經
- 新報人
- 記者:Wai Ting Shing編輯:Tsz Kwan Cheung
- 2022-04-27
港交所(0388)今日(27日)公布首季業績,港交所 2022 年首季盈利同比倒退31%,賺26.68億港元,總收入為 46.90 億元,同比下跌 21%。有市場人士指,港交所業績比去年同期出現倒退,符合市場預期,預計未來股價跟隨大市走向。 據業績公告,截至今年3月31日,首季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34.73億元,同比下降28%;營運支出11.78億,同比上升7%;;基本每股盈利2.11元,按慣例不派息。港交所中午公佈業績後,股價維持在320元至323元水平上落,收市報321.4元,收跌0.1%。 港交所指,首季收入大幅下跌其一原因是標題平均每日成交金額下 …
基層市民批臨時失業支援計劃申請難 團體促政府放寬申請門檻
- 2022-04-2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廖珮言編輯:姚超雯
- 2022-04-27
第五波疫情下,各行業大受打擊,不少市民開工不足或失業。民間團體「基層願景」今(27日)發表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逾8成受訪基層市民因不符合申請資格而沒有申請政府3月推出的「臨時失業支援計畫」。有基層市民就因去年9月開始失業無法申請,認為計畫條件苛刻。團體促請政府放寬臨時失業支援計畫的申請門檻,並調低在職家庭津貼的申請要求。 基層願景在本月11日至20日以網上問卷形成訪問了304位市民,81.1%受訪者稱因不符合資格,包括連續失業不足30日,故沒有申請臨時失業支援計畫,當中近兩成受訪者因去年10至12月期間完全沒有工作,不符合申請資格;另超過4成受訪者去年10至12月的平均每月收入在8000元以下。 …
【消費劵買幣被煞停 律師指準則模糊】
- 2022-04-2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龍德文、WONG Ching Man編輯:Bruce Lui
- 2022-04-21
政府消費券計劃表明,消費券只適用於本地零售、餐飲和服務,不能用於購買金融產品。但有加密幣交易商在上輪消費券推出時,容許市民用消費券買加密幣,今輪消費券派發前,他們繼續宣傳,但之後突然煞停消費券買加密幣計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回覆指,消費券的四個支付平台不會接納加密幣交易商成為他們的商戶,但就沒有解釋為何交易商上一輪能夠接受消費劵付款。 記者:龍德文、黃靖文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恒指連跌兩日 內房及物管股拖累
- 2022-04-20
- 財經
- 新報人
- 記者:張家禧編輯:Chi Wai Wong
- 2022-04-20
恒生指數今日(20日)低開54點,報20972點,全日表現反覆,曾升至21214點全日高位,但其後跌至見全日低位20889點,尾市跌勢略放緩,收市報20944點,跌83點或0.4%,全日大市成交額僅980億元。 內房及物管股表現偏弱。碧桂園服務(6098)大跌10.7%,收報32.65元,是跌幅最大藍籌股;華潤置地(1109)下跌6.9%,收報32.3元。中國海外(0688)、碧桂園(2007)亦跌超過6%。信義光能(0968)亦跌7.6%,收報12.6元。 金利豐金融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解釋,俄烏局勢持續緊張,地緣政治風險增加,影響市場情緒。另外,內地早前公布的經濟數據雖較市場預期好,但基於 …
城大師生研發低成本負壓空氣盾裝置 望有助降低院舍傳播
- 2022-04-1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李 駿迪編輯:尹寶盈
- 2022-04-19
第五波疫情下,安老院舍爆疫成重災區,部分院舍的設計亦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香港城市大學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師生早前合作,義務研發低成本且取材方便的「D.I.Y.負壓空氣盾裝置」。團隊希望能透過裝置,改善院內空氣質素,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 負壓空氣盾裝置由紙板、鋁管製作而成,針對進行臨時隔離的長者而設計。組織研發小組的城大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教授鄒經宇解釋,每個裝置連空氣淨化機,成本大約為2,500元,以低成本、容易取得的材料組裝而成,令有需要的使用者能輕易能自行製作,可用於院舍及家中。裝置的原理為安排長者上半身躺進裝置內,透過兩旁的鋁管將呼出的空氣傳送到空氣淨化機,並經過過濾後排出,讓染疫的長者 …
調查:約七成受訪者擔心染疫有新冠後遺症 團體呼籲政府加強相關支援
- 2022-04-13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黃 可兒編輯:姚超雯
- 2022-04-13
新青年論壇就第五波疫情進行民意調查,今(13日)發表報告,發現有約七成受訪者擔憂感染新冠病毒後會長期受後遺症困擾,影響日常生活。有團體建議政府設立針對「長新冠」的診所,加強對康復者出現後遺症的支援服務。 調查早前訪問了1,133位市民,有25.9%的受訪者在過去三個月曾感染新冠病毒,當中有65.2%人擔心出現新冠後遺症,不過無感染過新冠病毒的受訪者,擔心有後遺症比例更高,高達七成半。 另外,受訪者對政府防疫政策意見亦不一,近一半未感染人士贊成全民強制檢測,略高於曾感染人士。新青年論壇召集人鄧咏駿表示,有73%受訪者對政府處理疫情的措施感到不滿意,有64.4%受訪者反映對香港最終實現「動態清零」 …
隔離或檢疫令遲遲未發引勞資糾紛 工聯會促修訂僱傭條例
- 2022-04-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徐 尹恩編輯:姚超雯
- 2022-04-06
第五波疫情嚴峻,沒有或只有輕微病徵的確診者及其密切接觸者須入住社區隔離設施或居家隔離檢疫。香港工會聯合會今(6日)表示,接獲逾300宗求助個案,涉及部分僱員因未能取得檢疫和隔離證明文件,與僱主產生勞資糾紛。工聯會期望立法會從速修訂僱傭條例,以保障僱員權益。 截至昨天(5 日),工聯會議員黃國和梁子穎共收到327 宗市民求助,大部分個案因無法提供檢疫或隔離證明,而被迫放無薪假或年假。個案主要分為四類,第一類為染疫人士及密切接觸者在2月確診,但當時未有完善的申報系統,染疫人士到隔離令完結仍未能收到相關證明;第二類為隔離令上的日期不正確而需要修正;第三類是染疫人士使用快速抗原測試發現陽性結果後,未有 …
無家者到康文署請願促道歉 社協倡設友善政策保障權益
- 2022-04-04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符 芷琳編輯:尹寶盈
- 2022-04-04
多名無家者因3年前遭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棄置財物而入稟索償,早前每人獲賠償100元。有無家者今(4日)聯同香港社會組織協會於康文署總部外遞信請願,就象徵式賠償的裁決表達不滿,認為是「踐踏無家者尊嚴」,並提出四項訴求,包括要求康文署道歉及促請當局制定「無家者友善政策」等。 到場請願的兩名無家者周雄光及劉嘉㬢,在2019年12月遭警方及康文署驅趕及移走財物,事後獲判得100元作為損失床鋪的賠償,兩人均不滿法庭的裁決。周雄光表示,100元根本不足以讓無家者重新購買床鋪,形容賠償如同「對乞丐的施捨」。劉嘉曦亦指,留意到其他類似個案的賠償金額有達四位數,質疑法庭所判決的賠償金額過少。 一同請願的社協社區組織 …
【疫下清明掃墓難 移民港人託代客拜山】
- 2022-04-04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盧芍霖、鄧栩晴編輯:Bruce Lui
- 2022-04-04
疫情下的清明節,不少市民響應政府呼籲,避免在剛剛的周末和清明節正日掃墓。碰巧,坊間近期多了公司提供「代客拜山」服務,市民是否受落呢? 記者:盧芍霖、鄧栩晴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清明節 #代客拜山 #移民
【業界稱疫下出海撒灰難成行 食環署指無暫停申請】
- 2022-03-3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盧芍霖編輯:Bruce Lui
- 2022-03-31
第五輪新冠疫情,染疫死亡人數超過7400人,殯儀用品和服務一度供不應求。有提供海上撒骨灰服務的公司指出,由於二人限聚令和欠缺食環署的批行信,家屬難以出海,先人無法魂歸大海。食環署接受查詢時指,並無暫停私人遊艇出海撒灰的申請,而官方提供、用作撒灰的每周免費渡輪近期已經額滿,最快要排期至四月下旬。 記者:鄧栩晴、盧芍霖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海上撒灰 #綠色殯葬 #環保棺木 #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