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最新

港聞

遙距中醫愈趨普及 醫師:或影響診症效果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李靜琳、劉盈希編輯:龍德文、Wei Yan
  • 2022-10-11

「望、聞、問、切」 是中醫最重要的四大元素。第五波疫情爆發之後,多了人選擇遙距看中醫。但醫師不能親身接觸病人,會不會影響診症的效果呢? 記者:李靜琳、劉盈希 編輯:龍德文、魏焰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中醫 #遙距醫療 #線上診症

港聞

調查:港人開心指數創五年新高 抑鬱症狀人數連續三年上升

  • 新報人
  • 記者:呂婉怡編輯:李 駿迪
  • 2022-10-10

和富社會企業「香港開心D」早前委託東華學院護理學院調查本港開心指數,今(10日)公布結果。今年整體開心指數繼續上升,錄得6.59分,創五年新高,近六成受訪者的整體開心指數達7分或以上,惟有抑鬱情緒症狀的人數連續三年上升。 調查於8月5日至18日期間,以網上問卷的形式進行,收集了合共逾千份問卷,以研究港人的快樂狀況和影響因素。結果顯示,今年港人的整體開心指數為6.59分(10分為滿分),創下近五年來的新高,較去年的6.44分高出0.15分,當中近六成受訪者的開心指數達7分或以上。東華學院護理學院副院長林清表示,經過多波疫情影響後,社會逐漸變好,開始回復常態。 但同時,研究發現港人出現抑鬱情緒症狀 …

伊朗連日鎮壓示威者 美加宣佈實施制裁

  • 2022-10-08
  • 新報人
  • 記者:陳感恩、鄭芷棠編輯:Shek Cheuk Wing、Leung Spencer
  • 2022-10-08

伊朗反政府示威至今已超過10日。加拿大指,將對伊朗實施制裁,美國亦正考慮進一步制裁。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則批評,美國正破壞當局穩定。 記者:陳感恩、鄭芷棠 編輯:石卓穎、梁宇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伊朗示威 #阿米尼 #頭巾令

港聞

民主派初選案:區諾軒鍾錦麟進行管理聆訊

  • 新報人
  • 記者:陳感恩、鄭芷棠編輯:Lee Pui Ka、Lam Chi Ching
  • 2022-10-08

民主派初選案47人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案件,其中表明會認罪的區諾軒同鍾錦麟,早上在高等法院進行內庭聆訊。 記者:鄭芷棠、陳感恩 編輯:李佩珈、林枝清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47人案 #民主派 #國安法

港聞

收藏家以物寄情 悼念英女王逝世

  • 新報人
  • 記者:譚美兒、Felix LEUNG編輯:Lee Pui Ka、Lam Chi Ching
  • 2022-10-06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逝世後,有人寄情於收藏品中,從藏品看當時社會文化。亦有售賣港英紀念品的店舖,公開展出部分收藏品,希望透過展品,讓港人懷緬英女王。 記者:譚美兒、梁獻樂 編輯:李佩珈、林枝清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英女王 #港英收藏 #郵票 #港英紀念品

人物

查理斯三世 徽號面世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蕭詠嵐、陳天朗編輯:劉鎧翹、鄧栩晴
  • 2022-10-06

英女王逝世,查理斯三世登基,為英國開展新時代。皇家徽號亦隨即更新,現已正式開始使用。 記者:蕭詠嵐、陳天朗 編輯:劉鎧翹、鄧栩晴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查理斯三世 #英女王 #皇家徽號

港聞

紋身規管不足 入行門檻低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Cheuk Tung IU、陳佩彤編輯:Leung Spencer、王愷澄
  • 2022-10-06

  本港現時針對紋身業的法例,只有禁止為未成年人紋身的《青年人紋身條例》,但有鋪頭無視法例照做生意。 記者:姚卓彤、陳佩彤編輯:梁宇、王愷澄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Instagram: hkbubnn#廣播新聞網 #BNN #紋身 #紋身規管

港聞

職安健首修例 業界質疑成效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Sze Sheung WONG、蔡松運編輯:王愷澄、Leung Spencer
  • 2022-10-06

【職安健首修例 業界質疑成效】 建造業工人的安全及權益,一直存在爭議。相隔 25 年,立法會正在審議《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修訂草案,但有工會就質疑草案欠缺阻嚇性,未能有效保障工人的安全。 記者:王思瓖、蔡松運 編輯:王愷澄、梁宇 指導老師:呂秉權 #BNN #廣播新聞網 #職安健 #修例 報道連結:https://youtu.be/g_UoA5LVqZM

港聞

醫生示範同時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 稱安全及不影響免疫力

  • 新報人
  • 記者:陳 歴編輯:陳洛蕎
  • 2022-10-05

隨著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冬季爆發流感風險或增加。明日(6日)起,年齡介乎6個月至未滿12歲兒童,及年滿50歲以上香港居民,可經政府網上系統預約免費接種新冠和流感疫苗。 負責營運3間接種站的尚至醫療,其醫務總監郭寶賢及副總監何學工指,同時接種兩種疫苗不會影響疫苗的免疫能力與安全,而且有助減低患重症風險,呼籲市民本月內打齊兩款針。 郭寶賢表示,市民經網上預約接種新冠疫苗後,工作人員會詢問接種者是否需要同時接種流感疫苗,若事前沒有預約接種流感疫苗,也能即場決定是否一併接種。至於不合資助資格的市民則可自費打流感針,惟不能單獨預約接種流感疫苗。 市民在接種疫苗時可採用「左流右新」,即左手接種流感針、右 …

港聞

調查:疫情令受訪者捐血次數減六成 醫生憂失捐血習慣疫後難重拾

  • 新報人
  • 記者:吳佩怡編輯:黃 可兒
  • 2022-10-04

香港臨床血液管理學會(下稱學會)今(4日)發表一項調查,發現過往有捐血的受訪者在疫情期間捐血次數大減六成,當中38%人表示擔心外出受感染及沒有心情而減低捐血意欲,另外有逾8成人指即使疫情緩和,也不會重拾捐血習慣。 學會於本年7月委託了香港民意研究所,以問卷形式訪問了452名18至50歲市民,當中有63%受訪者曾捐血,近8成人不是定期捐血者。曾捐血的受訪者在首4波疫情,捐血次數大減6成,由疫情前平均每年1次減至0.4次;在第5波疫情的高峰期,更有87%人沒有捐血。 學會主席鄭鴻佳認為,疫情令捐血次數下降。 調查顯示,近四成曾捐血受訪者因疫情降低捐血意欲,當中 71%擔心外出受感染、68%則因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