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2022施政報告】《基本法》測試下學年擴至直資學校及部分幼稚園教師 政府推新專才計劃招高端人才
- 2022-10-1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譚梓瑤編輯:廖珮言
- 2022-10-19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今(19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宣布新聘常額教師《基本法》測試於下學年擴展至直資學校及部分幼稚園;另打算推新專才計劃及放寬申請門檻「搶人才」,以舒緩勞動人口短缺問題。 從本學年開始,公營學校的新聘常額教師必須通過《基本法》測試,測試內容包括《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李家超指下學年起則會擴展至所有「直資資助計劃」學校及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另外,公帑資助學校的新入職教師及公營學校擬晉升教師均須參加內地學習團。 李家超表示,教育局會在今年內推出專業操守指引,具體說明教師須具備的專業及個人操守,作為參考處理教師失德個案。 為了吸納人才,李家超指,政府將推出為期兩年的「高 …
【2022 施政報告】施政報告提興建「簡約公屋」 縮短公屋輪候時間 有單身輪候者稱未能受惠
- 2022-10-1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郭穎琳、容 嘉儀編輯:徐 尹恩
- 2022-10-19
新一份施政報告今(19 日)發表,房屋政策備受關注,特首李家超提出,未來五年內 將興建約 3 萬個「簡約公屋」單位,並期望將現時 6 年的輪候公屋時間「封頂」,縮短至四年半。有基層市民對新政策表示興奮,惟單身輪候公屋者表示未能受惠,認為作用不大。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表示,雖然報告未有提及告別劏房的相關措 施,但認為政府為輪候公屋訂立確實時間表,已是一大突破。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安排約 30 名基層市民收看施政報告直播,在場不少劏房住户對政府計劃縮短輪候公屋時間表示興奮,但亦有輪候公屋逾六年的劏房户指,對新措施沒有太大期望,憂慮政府只是紙上談兵。 45 歲的陳先生已輪候公屋近 14 年,認為縮 …
【2022施政報告】醫療券金額增至2500元 擴大適用範圍准夫妻共用
- 2022-10-1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陸 家輝編輯:符 芷琳
- 2022-10-19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今(19日)發表施政報告,提出優化長者醫療券,包括擴大使用範圍、容許夫妻共用醫療券,若用作預防疾病或管理健康等特定基層醫療用途 ,將會再獲發500元,即每位長者最多可領2500元醫療券。 醫療券適用範圍擬擴大至「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的聽力學家、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以及經專業評定並提供的醫療設備,例如助聽器等,並准許夫妻共用。政府亦將推出為期三年的醫療券先導計劃,長者由每年獲發的2000元醫療券中,需要使用至少1000元醫療券用作預防疾病或管理健康等特定基層醫療用途 ,他們的戶口便會獲發新增的500元作同樣用途,以鼓勵長者使用基層醫療服務。 此外,政府正研究將長者 …
【2022施政報告】新設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統籌基層醫療 批准合資格內地藥物在港註冊
- 2022-10-1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吳 樂童編輯:符 芷琳
- 2022-10-19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19日)於施政報告宣布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制訂標準和設立質素保證機制,及重整公營醫院服務,包括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增加醫院基建及推廣「醫健通」,另允許合資格內地註冊藥物在港註冊及銷售。 李家超表示,公營醫院服務總開支超過80%,須就公營醫療服務負擔重的問題改革。他提出,醫管局將設立綜合診所提供跨專業支援,以縮短病人輪候專科門診的時間;協調轉介及安排跨科個案,並增加資源處理新症,目標在下年度將公營醫院內科專科輪候時間減少20%。 政府另將增加醫院建設,推行第一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料未來五年增設約4600張病床及約80間手術室,政府亦擬立法規定於「醫健通」上載更多類別的 …
【2022施政報告】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最快明年展開環評 255公頃「綠化地帶」有望提供7萬個單位
- 2022-10-1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邱煒峰編輯:黃 可兒
- 2022-10-19
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計劃以加快土地供應,包括釋放「綠化地帶」、發展棕地、放寬申請強拍門檻、縮減非大規模項目「生地」變「熟地」時間至4年,及在交椅洲興建人工島等。 他透露,填海工程將於明年展開環評程序,並預計在2025年動工,創建本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施政報告指,人工島將提供1000公頃土地,聯通國際機場和港珠澳大橋。 屆時預計會興建新鐵路和道路網絡連接港島西、大嶼山及新界西北,並提供第四條過海隧道。 施政報告亦提及交椅洲人工島三大規劃目標, 包括創建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並預留土地發展新興產業;增加公私營住宅單位平均面積一至兩成作為土地規劃指標,將休憩設施及社區設施土地與人口比例分別增至每 …
【2022施政報告】李家超獲主席批准不戴口罩讀報告 梁美芬會上照「除罩」
- 2022-10-1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陳康正編輯:朱 家頤
- 2022-10-19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19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全程長達2小時45分鐘,比前特首林鄭月娥去年的時間長近半小時;李家超獲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批准,會議期間除口罩,立法會議員梁美芬開會期間短暫脫下口罩。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一開始會議,就表示考慮到今屆施政報告篇幅較長,批准李家超在會議廳內脫下口罩宣讀,稱「知道你(李)的施政報告內容好豐富」,並表示此舉是為了讓議員與市民可以聽得更清楚。 宣讀期間大部份議員均有佩戴口罩,但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抄寫筆記時曾一度脫掉半邊口罩,於幾分鐘後才戴回。 現場所見,大部分議員在宣讀期間都有摘錄筆記。
引入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發牌制度 加強穩定幣監管
- 2022-10-19
- 財經
- 新報人
- 記者:Man Hei CHAN編輯:Yau Mei So
- 2022-10-19
特首李家超在2022年施政報告表示,政府已提交條例草案建議引入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的法定發牌制度,而金管局正在研究市場對於監管穩定幣(stablecoin)的意見,確保監管制度與國際監管建議相符,並適合本地情況。 年初金管局已就加密貨幣及支付用途的穩定幣的監管模式發布討論文件。金管局總裁余偉文今年初在金管局網站指,加密貨幣的發展會為貨幣和金融穩定性帶來風險。 同時,政府已於今年7月初通過《2022年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修訂)條例草案》首讀,並開始進行二讀。一旦法例成功通過,由2023年3月1日起,任何未獲香港政府發牌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將不被允許在香港活動,代表所有在本地未領有牌照的 …
港府推創新科技發展藍圖 重點發展四大新方向
- 2022-10-19
- 財經
- 新報人
- 記者:Lok Ting LIN、Ziwei ZHANG編輯:Wai Ting Shing
- 2022-10-19
(圖:連洛霆攝)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今日(19)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其中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包括完善創科生態圈;實現「再工業化」;吸納創科人才;建設「智慧香港」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再工業化」方面,設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明年起以配對形式資助100支或以上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分兩期完成其項目;聯同「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計畫,配合50億元「策略性創科基金」集中吸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等產業的優秀企業和人才;設立「工業專員」負責統籌和督導的工作,以創新科技協助製造業轉型,目標將智能生產線在五年間增加四倍至超過130條;此外由2025年起分階段完成科學園和數碼港 …
融資平台國際化 提升香港競爭力
- 2022-10-19
- 財經
- 新報人
- 記者:Lok Ting LIN、Ziwei ZHANG編輯:Wai Ting Shing
- 2022-10-19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今日(19)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出多項措施,以提升本港金融服務的競爭力。 股票市場方面,港交所明年將修改主板上市規則,讓尚未有盈利或業績支持的先進技術企業融資。 公司目前要在主板上市,在過去3年的股東應佔盈利須符合以下最低要求,包括最近一個財政年度不低於3,500萬元;及前兩個財政年度累計不低於4,500萬元,即3年累計盈利不低於8,000萬元。如果盈利未能達標,公司就需要達到更高的市值/收入/現金流要求才能申請上市。 另外,報告提及港交所亦會活化 GEM(前稱創業板),為中小型及初創企業提供融資。根據港交所的統計,截至上月底,在GEM上市的公司只有343間,上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