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最新

財經

港府推創新科技發展藍圖 重點發展四大新方向

  • 新報人
  • 記者:Lok Ting LIN、Ziwei ZHANG編輯:Wai Ting Shing
  • 2022-10-19

(圖:連洛霆攝)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今日(19)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其中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包括完善創科生態圈;實現「再工業化」;吸納創科人才;建設「智慧香港」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再工業化」方面,設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明年起以配對形式資助100支或以上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分兩期完成其項目;聯同「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計畫,配合50億元「策略性創科基金」集中吸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等產業的優秀企業和人才;設立「工業專員」負責統籌和督導的工作,以創新科技協助製造業轉型,目標將智能生產線在五年間增加四倍至超過130條;此外由2025年起分階段完成科學園和數碼港 …

財經

融資平台國際化 提升香港競爭力

  • 新報人
  • 記者:Lok Ting LIN、Ziwei ZHANG編輯:Wai Ting Shing
  • 2022-10-19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今日(19)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出多項措施,以提升本港金融服務的競爭力。 股票市場方面,港交所明年將修改主板上市規則,讓尚未有盈利或業績支持的先進技術企業融資。 公司目前要在主板上市,在過去3年的股東應佔盈利須符合以下最低要求,包括最近一個財政年度不低於3,500萬元;及前兩個財政年度累計不低於4,500萬元,即3年累計盈利不低於8,000萬元。如果盈利未能達標,公司就需要達到更高的市值/收入/現金流要求才能申請上市。 另外,報告提及港交所亦會活化 GEM(前稱創業板),為中小型及初創企業提供融資。根據港交所的統計,截至上月底,在GEM上市的公司只有343間,上個 …

【2022施政報告】建「簡約公屋」助早上樓 輪候時間望可「封頂」縮短至4年半

  • 2022-10-19
  • 新報人
  • 記者:陳 歴編輯:陳洛蕎
  • 2022-10-19

特首李家超曾在競選政綱提出,房屋土地供應要「提速、提效、提量」,更成立兩個小組負責精簡程序等事宜。今(19日)他在《施政報告》提出興建「簡約公屋」,讓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人士提早上樓,冀將輪候公屋時間「封頂」,料未來四年的將輪候時間可由現時的6年縮短至約4年半。 公營房屋方面,《施政報告》提及落實「公屋提前上樓計劃」,預計未來五年有約1.2萬個單位可讓市民提早3至18個月上樓。政府亦計劃興建配備傳統公屋基本設施的「簡約公屋」,租金較傳統公屋便宜,預計未來五年可供應約3萬個單位。屆時輪候傳統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可申請入住「簡約公屋」提早上樓,以家庭優先,入住人士可保留輪候傳統公屋的位置,日後遷入傳統 …

財經

李家超:加大對本地中小企資助 助港商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

  • 記者:Hoi Kwan MAK、Yuen Yi PANG編輯:Hui On Cheung
  • 2022-10-19

李家超今公佈首份施政報告,宣布將加大對中小企業資助額, 每間企業所獲「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的資助將由600萬元增至700萬元;而「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則由80萬元增至100萬元。 另外,政府將通過金管局對中小企增加融資援助,亦延長「還息不還本」安排,有關安排亦適用於「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的貸款。同時,政府於今年12月起將繼續減收非住宅用戶75%的水費及排污費,每月寬減上限分別為20,000元及12,500元,至明年7月底。 而政府駐粵經貿辦專責推廣中心和「GoGBA 港商服務站」將於大灣區進行港企培訓及商務考察,協助企業與內地接軌,計畫涵蓋大灣區九個内地城市。 圖片 …

財經

兩年流失約14萬勞動人口 施政報告推7招「搶企業搶人才」

  • 新報人
  • 記者:Ziwei ZHANG、Lok Ting LIN編輯:Wai Ting Shing
  • 2022-10-19

(圖:連洛霆攝)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今日(19)發表首份《施政報告》,他表示香港需更積極和進取地「搶企業、搶人才」,並推出多項措施。 措施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讓過去一年年薪達港幣250萬元,以及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在過去五年累積三年或以上工作經驗人士,可獲發為期兩年的通行證來港發展,不設人數限額;而未符工作經驗要求,但最近五年內畢業的百強大學畢業生,亦可獲發通行證,每年上限1萬人。 施政報告未有提及全球百強大學會參考的標準。根據《2023 QS世界大學排名》,首十位的大學以美國﹑英國大學居多,內地亦有六間大學位列百強,包括北大、清華、復旦等。 對外方面,施政報告提出政府擴大內地辦事處和海 …

財經

港府將設立「港版淡馬錫」新撥300億元成立新基金帶動本地產業

  • 新報人
  • 記者:Hoi Kwan MAK、Yuen Yi PANG編輯:Hui On Cheung
  • 2022-10-19

港府將設立「港版淡馬錫」新撥300億元成立新基金帶動本地產業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19日)公佈任内首份施政報告,宣布已指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成立全新「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並從「未來基金」撥出300億元,成立「共同投資基金」,以推動本港產業及經濟發展。 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近年在「未來基金」下設立的「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策略性創科基金」及新成立的「共同投資基金」歸一收納,由政府主導投資策略產業。「共同投資基金」亦會按個別項目帶動本地產業發展的潛力,參與共同投資。 陳茂波在《2020/21財政預算》宣布,從「未來基金」中撥出十分之一,即220億元,成立「香港增長組合」,作策略性 …

港聞

【2022施政報告】外來人才在港置業成永久居民可退還額外印花稅 望增加本港勞動力

  • 新報人
  • 記者:曾楚雲編輯:廖珮言
  • 2022-10-19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今(19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宣布將推出7個政策吸引外地人才來港或留港工作,其中包括向成為香港永久居民的外來人才退還首次在港置業的額外印花稅。 在港住滿7年,並通過現有指定輸入人才計劃,如「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及新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証計劃」等的來港人士,從今起在港置業,可就購入並仍持有的首個住宅物業申請退還已繳付的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惟仍須繳交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的從價印花稅。 新措施適用於今日或以後簽署的「買賣協議」。 新措施使合資格的外來人士,同樣受惠於本地永久居民首次置業的印花稅政策。李家超表示過去兩年,香港失去了14萬勞動人口,期望 …

港聞

【2022年施政報告】施政報告建議增兩間博物館 設「文化藝術盛事基金」 

  • 新報人
  • 記者:黎 梓晴編輯:鄭 敏婷
  • 2022-10-19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9日)在施政報告提出,政府將投放資源增加文化基建和培育人才等,以推動本地文化藝術產業發展。他在《施政報告》提出,成立「文化委員會」,並制訂「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其中包括增加康文署旗下博物館數目由現時17間加至19間,增加約五成表演場地座位數目,以及鼓勵私人發展項目加入文化藝術設施。 李家超亦指,香港演藝學院是亞洲排名第一的表演藝術高等學府,政府會於「北部都會區」設立香港演藝學院的新校舍和增加非本地生比例。他續指,政府將開展不同文藝範疇的實習計劃,讓修讀文藝課程的學生能夠在本港藝團和西九文化區實習。 他又提到 ,當局會參考「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的意見,成立「文化藝術盛事 …

港聞

【2022施政報告】今年內推創科藍圖 目標智能生產5年增4倍

  • 新報人
  • 記者:吳佩怡編輯:文 樂瑤
  • 2022-10-19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施政報告》提及今年內會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制定科研成果商品化、推再工業化等四個發展方向,加快實現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李家超指政府將注資100億元設「產學研1+計劃」,明年起以配對方式資助不少於100 個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望三年內將科研成果作實際應用,並在及後兩年將成果商品化。 另外,藍圖提及,將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帶領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計劃希望吸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重點策略產業,期望未來五年吸引過百間具潛力的創科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 至於推進「再工業化」,當局將設立「工業專員」協助製造業轉型及研究在大埔 …

港聞

中環街市明起一連14日舉行啤酒節 有市民無懼疫情冀與親友暢飲

  • 新報人
  • 記者:賴 小苡編輯:符 芷琳
  • 2022-10-17

中環街市明(18日)起一連14天舉行啤酒節活動,設攤位遊戲、音樂表演及玻璃彩繪工作坊,市民可購票入場。活動負責人稱有信心在疫情下仍可吸引人流,預計活動能順利進行。亦有市民表示有意欲參與,不擔心疫情。 中環街市首次舉辦啤酒節,中環街市副總經理鍾詠婷表示,希望將德國傳統文化活動「慕尼黑啤酒節」,混合香港本地小食,帶出人與人之間「情」的聯繫。眼見通關在即,她期望可以向旅客「說好香港故事,說好香港文化」。   場內不少市民均表示有興趣參與是次活動。張小姐說,過去曾參與其他地方的啤酒節,喜歡與親朋好友一同暢飲的氣氛,因此對此次活動感興趣。另一位市民譚先生則表示,平日有喝啤酒的習慣期待與伴侶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