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巴士迷中學時購巴士 長大後繼續追巴士夢
- 2023-06-21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程 偉軒、張倩欣編輯:潘善怡
- 2023-06-21
車—彷彿與男孩結下不解緣,對22歲的林家駿Terence來說,與車的緣份更影響了他的人生。他早在15歲已購入一輛退役巴士作收藏,讀書時加入城巴任兼職站長,18歲開始短短4年考獲10類駕駛執照。眾多車之中,Terence鍾情還是最初接觸的巴士。即使如今「巴士迷」被貼上「巴膠」的標籤,仍難阻Terence對巴士的熱衷與偏愛。Terence追巴士的旅程,原來只是剛起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介意「巴膠」標籤 鍾愛德國單層巴 Terence覺得每個人表達愛好的方式不盡相同,例如有人喜歡乘搭巴士、有人喜歡觀察巴士甚至喜歡駕駛巴士。對他而言,喜歡巴士和其他興趣一樣,毋須過分在意別人評價。 Terence笑 …
通關後北上看牙醫再成風 醫療事故既難跟責也難追
- 2023-06-20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黃凱晴、陳佳鑫、林 葦津編輯:曾楚雲、吳 樂童
- 2023-06-20
香港牙科醫療服務一直短缺,加上價格高昂,北上看牙科自香港恢復與內地通關後再成為風氣。有港人急不及待到深圳補牙但卻遇問題,要再在港求醫。有本港牙醫表明,擔心有法律責任未必願意「執手尾」。有議員認為要追究責任亦可能得不償失,又說歸根究底是香港牙科服務不足,呼籲政府應投放資源培訓人手。 內地牙科價格低廉 疫後北上看牙成風 自今年二月香港與內地通關後,港人到內地接受牙科診治熱潮再現。本報記者於三月中旬前往深圳實地考察,就觀察所見,羅湖口岸及遊客熱點,如東門一帶到處張貼著不少牙科診所廣告,而牙科診所求診者中十個有七個說着「唔鹹唔淡」的港式普通話。位於羅湖口岸牙科診所的職員直言通關後港人求診的個案大幅增加 …
單親父不孤單 兒子父親節送驚喜
- 2023-06-17
- 港聞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謝欣桐、黃凱晴編輯:王愷澄、蘇博韜、陳感恩
- 2023-06-17
母親節有人到處張羅鮮花,情人節有人送戒指,父親節,你知道爸爸想收甚麼禮物嗎? 有單親爸爸收到兒子親手炮製的禮物,竟然是自己的心頭好,過程充滿驚喜,笑着過父親節。 記者:謝欣桐、黃凱晴 編輯:王愷澄、蘇博韜、陳感恩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父親節快樂 #單親爸爸 #估你唔到
與陪伴機械人生活 愛你是其唯一任務?
- 2023-06-15
- 港聞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譚美兒、容 嘉儀編輯:Bruce Lui
- 2023-06-15
香港與日本均面對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低的問題,近年日本推出陪伴機械人,它不會工作,但像兒女或寵物般陪伴生活,還會向你撒嬌。 記者譚美兒帶大家去日本感受下來自機械人的愛。 記者:譚美兒、容嘉儀 指導老師:趙麗如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日本 #東京 #川畸 #機械人餐廳 #餐廳 #人工智能 #Lovot #cafe #陪伴機械人#機械人 #AI #人工智能 #人口老化 #出生率低 #高齡社會 #移民潮
服務變技術人員 員工:怕被取代
- 2023-06-13
- 專題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蕭詠嵐、陳佩彤編輯:Bruce Lui
- 2023-06-13
香港部份餐廳,在過去幾年,引入了送餐或會唱生日歌的機械人,除了香港,日本有一家機械人主題餐廳,機械人數量不但多,會點餐之外,更會表演及與顧客聊天,香港可以參考嗎? 記者:陳佩彤、蕭詠嵐 指導老師:趙麗如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日本 #東京 #涉谷 #pepperparlor #機械人 #機械人餐廳 #餐廳 #人工智能 #AI
澳洲人豪擲46億港元慶母親節 「2023母親節慈善跑」逾六萬人參加
- 2023-06-08
- 新報人
- 記者:陳 歴、張家禧編輯:DMC
- 2023-06-08
澳洲母親節在今年5月14日,澳洲人為了表達對母親的心意,習慣購買鮮花、賀卡或者貴重首飾作禮物送給母親。有澳洲人卻選擇特別的方式過母親節,他們表示會跟母親一起參與 跑步籌款活動。有在澳洲居住的港人認為,澳洲人比香港人更重視母親節。 「2023母親節慈善跑」(2023 Mothers’ Day Classic)於澳洲當地舉行, 有逾六萬位參賽者;身為參加者之一的Evan表示,母親節與家人一起參加慈善跑感覺特別親切,又能與母親一起參加活動,拉近了與家人的關係,又能幫助患乳腺癌病人籌款,提高澳洲人對乳腺癌的認識,令她感到今年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母親節。 Evan指,澳洲人比較看重家庭觀念,特別是母親節 …
11.18 油麻地|4人暴動罪成 被判囚4年5個月至4年9月 官斥情節嚴重、性質惡劣
- 2023-06-08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郭穎琳編輯:郭穎琳
- 2023-06-08
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警方於11月18日黑夜圍堵理工大學,有示威者在油麻地一帶發起「圍魏救趙」行動,213人被控暴動罪,分拆17案審訊。其中一宗涉及18人的案件,13人不認罪後受審,早前裁定所有被告暴動罪成,其中四人還押至今(8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區院)判刑,被判囚4年5個月至4年9個月。其他被告早前已判刑。 暫委法官嚴舜儀判刑時指,本案暴動發生在商住區林立地段,示威者投擲汽油彈及其他破壞行為對現場人士帶來直接的人身傷害,造成的財物損失和對公共設施的破壞損失難以估計。法官形容本案情節嚴重、性質惡劣,認為各被告當時不論何時加入,都必定知道暴動的實況,增加聲勢令暴動持續。 第8被告翟耀 …
213分之1|青年三年候審之旅—等
- 2023-06-08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郭穎琳、邱煒峰編輯:郭穎琳
- 2023-06-08
「在月台上整群人在等候開往地獄的列車,但列車上只有少數人能通往天堂。」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警方於11月18日黑夜圍堵理工大學,有示威者在油麻地一帶發起「圍魏救趙」行動,213人被控暴動罪。筆名周海誠的鋼琴調音師是其中之一。由被捕至審訊逾三年的等待,案件終於曲終人散,「但有些事情是看化了,要來的始終也要來。」海誠踏上列車迎接審判的結果,「被告罪名成立,判囚四年九個月。」 泛起自殺念頭 調音工作助紓痛苦 憶述被捕一刻,海誠愣住半分鐘,左思右想地吐了「地獄」二字,「那是離死亡最近的時候,尖叫聲,警察行動的聲音,各種聲音混雜,我以為不是真的。」暴動——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詞,一夜間烙在他的額上, …
華文新聞發揮空間少 澳洲香港記者:以廣東話連結異鄉人
- 2023-06-05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尹寶盈編輯:DMC
- 2023-06-05
根據2022年澳洲官方數字,當地華人數目不斷增加,現在有近140萬人,佔整個澳洲人口的5.5%,中文新聞的需求亦隨之而增。在澳洲,傳統新聞行業同樣式微,有從事公營電台的新聞從業員指,香港和澳洲兩地的新聞風格、取材報導都各有不同,面對文化差異,仍有一班港人在異地異語的環境,堅持寫繁體字、用廣東話,為在澳港人及其他受眾帶來熟悉的新聞溫度。 「即使你的故事、新聞角度沒問題,也不會接受亞裔面孔」,澳洲特別廣播服務公司(SBS)的廣東話電台節目主持人、高級製作人鄺美玲於1991年隨夫移民澳洲,而那時的澳洲,還未接納英文有口音的華人當記者。 到了現在,文化衝擊仍是一大障礙:「說沒有歧視是不可能的」,同樣在 …
「香港各界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成立 李慧琼:召集各方撐政府方案
- 2023-05-05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鄭希敏編輯:吳 詠瑩
- 2023-05-05
政府日前公布方案,改革區議會組成,今(5日)有團體組成「香港各界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由全國人大常委、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擔任總召集人。大聯盟早上於銅鑼灣舉行成立記者會並擺放街站,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都有到場支持。 李慧琼在致辭時指,成立大聯盟的目的是讓各界表達訴求,支持政府方案。她批評有區議員以區議會作政治平台阻礙政府施政,甚至勾結外國勢力、宣揚「港獨」,形容方案及時並有必要,是一套「聽到意見做到的制度」。李慧琼亦表示大聯盟將會於18區開設街站,收集簽名並組織座談會,期望爭取更多市民支持。 曾國衛發言指,方案能令區議會更多元化,亦能堵塞現時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