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最新

財政預算案 2025|陳茂波提出「強化版」財政整合計劃 27/28年度經常開支累削7%

  • 2025-02-27

今年政府赤字達872億,預算案提出下年度仍然是赤字預算。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計,政府的經營帳目會在26/27年度復盈餘,屆時可用於支持用於工務工程的非經營帳目赤字。 記者:黃軍言、張曉霖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 hkbubnn

財政預算案2025|提加強版財政整合 著開源節流

  • 2025-02-26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在立法會,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年繼續錄得赤字,目標逐步把經營帳目回復平衡。陳茂波提出加強版的財政整合計劃,表示會嚴控公共開支,同時盡最大努力減少對民生的影響。 記者:李春燕、梁曉煒、簡恩翹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財經

400萬以下物業買樓印花稅大減至100元 物業經紀料吸引上車客

  • 新報人
  • 記者:廖恒傑編輯:曾煥芝、劉善怡、劉昉晴
  • 2025-02-26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今日(26日)公布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上調印花税物業價值上限,將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即現時購買400萬元或以下的物業一律只需提交100元印花稅,即日生效,預計可惠及約15%的物業成交個案。 若印花稅以樓價400萬元計,舊印花稅為6萬元,現降至100元,慳稅達99.8%。美聯物業住宅部總裁布少明認為措施能夠優惠一眾「上車客」和買細價樓的投資者。他指出這一類型樓盤收租的回報率通常都有四厘至五厘,現時釐印有大折讓,能夠令部分買樓的投資收租客加快入市步伐,因細價樓是學生的首選,相信配合增加海外學生學額的政策會帶動租金呈向上的趨勢。他估計租金 …

財經

退稅上限「減半」 有學者不支持擴大稅基

  • 新報人
  • 記者:李健民編輯:陳嘉潁、劉昉晴
  • 2025-02-26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今日(26日)公佈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大減多項稅務寬免優惠。陳茂波表示,本年度會寬減首季住宅物業差餉和非住宅物業差餉,以每戶500元為上限,較上年1000元上限減半,分別涉及約312萬個住宅物業和43萬個非住宅物業;政府亦寬減本年度的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1500元,較上年3000元上限減半。全港約214萬名納稅人受惠。公司利得稅寬減上限也從3000元減半為1500元,全港約十六萬五千四百家企業受惠。 在增加收入方面,由2025至2026年度第三季起,將提升飛機乘客離境稅由現時每位乘客120元增加至200元,預計每年可增加約16億元收入。香港恒生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景景 …

財經

【2025財政預算案】AI 模型分析預算案 Deepseek指預算案較去年謹慎 Gemini指支援力度較收斂

  • 新報人
  • 記者:马涔之、劉蒨盈編輯:劉善怡、劉昉晴
  • 2025-02-26

財政預算案多次提及人工智能發展對香港的重要性,本報記者團隊亦初次嘗試使用不同AI模型協助總結和分析財政預算案的重點。記者使用的AI模型分別為Deepseek和本校Generative platform 的Gemini1.5 。 記者給予兩個模型去年和今年的財政預算案資料,並輸入相關指令:「以上是2024-25以及2025-26的財政預算案,幫我對比兩份預算案,總結點評當中最重要的三個要點,比如政策及政策關注重點等。 」,要求AI協助進行總結和評論。 Gemini1.5 認為兩份預算案的重點核心是「財政策略與經濟增長預測」、「產業發展策略與重點」和「支援措施與民生」, 都反映出政府對經濟復甦的信 …

財經

【2025財政預算案】本年財政赤字872億 下年續見紅

  • 新報人
  • 記者:马涔之、劉蒨盈編輯:劉善怡、劉昉晴
  • 2025-02-26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26日)發表新一年年度《財政預算案》,他指出,本財政年度財政赤字為872億元。財政儲備截至今年三月底為6473億元。他預計2025/26年度開支將持續增長,赤字將達到670億元,即連續三年財赤,財政儲備也會下降至5,803億元。他表示會持續投入資源,推動創科產業加速發展和提升公共服務,並增加基建工程開支以配合北部都會區等工務工程,支持香港經濟持續發展。 本年度整體收入約5596億元,較原來預算約12%,主要受土地和印花稅的收入減少影響,本年地價收入只有135億元,較原來預算大幅減少約195億元;而印花稅收入只有580億元,亦不及預算的130億元。 2025/26年度,政府 …

港聞

2025財政預算案|經濟學者葉秀亮:發債解決赤字如債冚債不理想

  • 新報人
  • 記者:張家杰編輯:曾婥嵐
  • 2025-02-26

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以繼續發債用作融資,同時提出公務員凍薪等削減開支。 有經濟學者表示,政府發債以應付赤字並不理想。亦有學者指出,以發債解決赤字,市民或會質疑成效。  陳茂波預計政府未來赤字均會按年收窄,並表示經營帳目在2026/27 年度起將恢復盈餘。經濟學者李兆波認為預測「樂觀咗少少。」他表示政府其實利用發債應付赤字,「所以唔計發債,其實條數係相當之唔理想,而家用緊會計嘅遊戲。」身兼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及中文大學經濟系兼職講師葉秀亮則認為,「債冚債個債永遠喺度,市民可能唔受落。」他指市民可能會質疑成效,又指出認為政策未必能快速解決財赤字問題。 李兆波表示政府以往主要靠賣地收入, …

港聞

2025財政預算案|大學生關心交津門檻提高 對免租創業意欲不大

  • 新報人
  • 記者:陳詠鋒、蘇俊希、童 卓民編輯:鄭宇霞、許慧敏
  • 2025-02-26

  財政預算案今(26日)發佈,本報記者下午到浸會大學校園訪問共48位大學生最關心哪些政策,藉此了解大學生最關心的議題。當中交通津貼門檻提高是受訪大部分學生最關心的政策,而較少人關心的政策包括是「共築.創業家」先導計劃及增加飛機乘客離境稅,亦有少數學生無留意預算案。 《新報人》在新一份預算案選取幾個與年青人有關政策如提高交通津貼門檻、創業免租等,亦供學生選取其他或無留意預算案選項,34人認為交津改動對自己最大影響。就讀傳理系的Yuki亦表示門檻提高或影響她領取津貼:「每個月如果可以節省多幾蚊,一年就已省多十蚊啦。」而就讀市場營銷的Brian表示交通津貼與自己最貼切,所以較關注,他說: …

港聞

2025 財政預算案|被問向「中產開刀」 陳茂波:已盡量減少對市民影響 盼大眾諒解

  • 新報人
  • 記者:張可盈編輯:林凱悠
  • 2025-02-26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6日)下午出席記者會解釋最新一份預算案。有記者問到短中期的開源方案是否對中產階級「開刀」及如何讓他們感到政府與他們共渡時艱,陳茂波並未有正面回應,但提及開新稅種要考慮競爭力及招商引才等因素,已盡量減少對一般市民的影響,又表示「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量做」,望中產人士諒解。 有記者就問到政府是否試圖以發債覆蓋舊債來還款,是否對財政過份樂觀,陳茂波指政府向來發短期債券,如1至5年,因為息口比較便宜,可以隨時發予市場吸納,因而達致再融資的目的;至於長期債券方面,政府仍在考慮是否需要發長債,以推動北部都會區的基建發展。 此外,提到2元乘車優惠將改為收取長者及殘疾人士的10元以上車 …

港聞

2025財政預算案|市民認為交津門檻升負擔會加重 長者稱「兩蚊兩折」影響不大

  • 新報人
  • 記者:盧泳蓓、黃欣盈編輯:邵子峰
  • 2025-02-26

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公布,調整「兩蚊搭車」優惠和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交津),分別改為「兩蚊兩折」和將補貼領取門檻調高至500元。有長者認為「兩蚊兩折」影響不大,也有長者認為受惠門檻過低,認為「起碼65歲」起步。而交通津貼門檻增加則有市民認為經濟負擔會加重。 78歲的林婆婆和75歲的陳婆婆表示,因為不多外出到較遠的地方,所以不會因車程次數的限制而減少外出。⁠陳婆婆更指受惠門檻過低,「60歲(都)好後生,好多官員都已經過60歲」,認為應提高至65歲。 64歲的劉婆婆和何婆婆就認為,「二元優惠計劃」方便,故能鼓勵她們多外出。她們指,雖然自己經常外出,但因較少轉乘,所以不會受到新措施的影響。 88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