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最新

專題

港吸大麻青年增 醫生:藥效存不確定性

  • 新報人
  • 記者:黃詠榆編輯:朱家俊
  • 2017-09-17

近年吸食大麻的青少年人數有上升趨勢,警方於 2017 年檢獲的大麻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有吸食者認為大麻較香煙酒精「安全」,希望大麻合法化。惟精神科醫生指,吸食大麻的上癮性及致癌性仍未有確實答案。 因好奇初嘗自種大麻 不認同大麻為毒品 阿倫(化名)於 2 年前因好奇從外國網站購入大麻種子,於家中自行種植並吸食。他形容,吸食大麻後會變得懶惰、感官亦會放鬆及放大。阿倫指,吸食大麻的兩年間未曾上癮,更直言,若大麻具成癮性,他絕對不會吸食,「我想任何一個有正常社交網絡的人都不希望終日變成這樣」,強調無意嘗試其他毒品。 阿倫亦曾兼任賣家,向身邊好友兜售大麻,但後來因被捕風險大,利潤亦不高,很快便抽身離開。 …

專題

舊區重建進度慢透明度低 居民飽受折磨

  • 新報人
  • 記者:翟睿敏編輯:黃靖茜
  • 2017-09-15

市區重建局今年 6 月推出舊區重建優化政策,首次抬升受影響租戶特惠金,望紓減重建阻力,但收購速度緩慢,導致租戶被迫居於惡劣環境,商鋪停業。租戶批評當局欠清晰時間表,透明度低令居民對重建進度所知寥寥,只能無期等待。有議員認為市建局需改革其架構及運作模式,以保障居民權益。 東福項目拖延逾四年 成「無掩雞籠」環境惡劣 東京街/福榮街(下稱東福)於 2013 年 3 月起展開重建項目,至今仍未完成收購程序然而,僅隔一街的青山道/元州街,相比東福晚一年開始重建工作,收購環節已接近尾聲東青重建關注組義工阿江表示,一般收購歷時約兩年,惟東福項目現已超過四年,情況很不尋常。 市建局收購速度緩慢,居民得不到重置 …

染海無邊 新舊染業的未來

  • 2017-03-11

染布業曾是香港叱咤一時的工業,但隨著經濟結構轉型,染布業逐漸步向黃昏。然而,有老一輩仍秉承傳統機染技術,堅守染廠,染出一匹匹色澤統一、完美的布料;亦有年輕一代引入外地手染技巧,以獨門手藝染成一份份多彩繽紛的藝術品,甚至把染布活用於不同領域。傳統染師的堅持及行業新鮮人的創意,盼令烏雲蔽日的染布業重現生機。

專題

政府嚴打工廈劏房 趕絕居民無安置

今年6月,牛頭角淘大工業村的迷你倉大火事件引起公眾關注工廈違規用途,政府表示將加強執法, 取締違反契約用途的工廈單位,工廈劏房租戶將面臨逼遷、無家可歸的威脅。有團體批評,政府揚言要取締工廈劏房,卻沒有提供安置政策配套,只會令劏房租戶被逼居住於更隱蔽惡劣的地方。 記者、攝影:鍾妍 編輯:陳子楠

專題

選民求變心切 「滅黨」或歸咎「雷動」

立法會選舉結果塵埃落定,非建制派於地區直選共取19席,比上屆多1席,但不少傳統泛民落馬,被本土派激進新丁取代,更有政黨「一席不保」。有人將結果歸咎於選前「雷動計劃」的棄保名單;亦有意見認為是選民求變心切,相信傳統泛民未來將受到更大威脅。 記者、攝影:陳雅筠 編輯:陳子楠

人物

中間黨派冀重建香港 看法迥異互質疑

今屆立法會選舉,「中間」路線組織開闢新戰線,代表民主思路出戰新界東的麥嘉晉,新思維九龍西名單中排第二位的黃俊瑯認為,中間路線是重建香港的最根本方法,兩個組織雖稱有合作空間,但兩者定位和看法存有分別。最後,黃俊瑯獲得 13,461 票,而麥嘉晉則獲得 8084 票,兩人皆落選。

人物

從雨傘運動走到議會 — 青年新政梁頌恆與黃俊傑

雨傘運動後,本土組織「青年新政」冒起,提倡港人自決。青年新政召集人梁頌恆說,「過往在政治平台、社會話語權上,年輕人永遠是不受重視的一群,而青年新政的成立正是希望打破這個現象。」青年新政的梁頌恆和黃俊傑分別出選新界東和新界西選區,期望走進議會,讓議會內有屬於本土派的聲音。最後,梁頌恆以 37,997 票成功當選,黃俊傑則得 9,928 票落選。梁直言嬴得比想像中「驚險」,並感謝助選團,「沒有他們就沒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