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最新

專題

區議員欠辦事處 社交媒體成辦公空間

  • 新報人
  • 記者:黃逸沂編輯:鍾嘉堯
  • 2020-05-03

新一屆區議員在今年一月開展了新任期,今屆的區議會注入了不少年輕的新血。但可是,至今仍有不少區議員未找到合適的辦事處。有新上任的區議員一改過往只以議員辦事處、郵件、電話聯絡等形式,選擇使用社交媒體與市民溝通。亦有連任的區議員表示堅持沿用一貫的做法與市民溝通。有市民認為,議員辦事處的作用固然重要,但社交媒體亦對他們接收資訊有明顯的幫助。 新任議員遇多重困難 多管齊下接觸居民            八十後社工張敏峯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中以5470票當選,擊敗連任二十年的蘇麗珍,成為觀塘區議 …

專題

餐飲零售受重創 商家出招保生意

  • 新報人
  • 記者:鄺泳珊編輯:石欣桐
  • 2020-05-03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蔓延,訪港旅客數目銳減,加上政府呼籲僱主容許僱員在家工作,盡量減少市民外出次數,對本港零售及餐飲業造成嚴重打擊。有零售業及餐飲業代表表示,現時生意額大幅下降,需以各種方法開源節流,並期望業主減租,共渡時艱。 餐廳生意重挫   商家各出奇謀自救      新型冠狀病毒2月初開始於本港爆發,本港旅遊人數顯著減少,市民亦因擔心受感染而減少外出用膳。因此,各區餐廳生意大受打擊。分別位於灣仔和尖沙咀的「和記餐廳」及「籽樂廚房」,自新年開始,生意額大幅下跌三分之二。「和記餐廳」老闆Cherry(化名)指,餐廳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 …

【2020台灣大選】年輕一代不分政黨 冀選出「對的人」

  • 2020-04-05

2020台灣大選落幕,由民進黨的蔡英文以817萬票,擊敗國民黨代表韓國瑜,成功連任總統。今屆選舉出現一番不同的景象,各候選人的公關戰更為激烈。不論在網上或是線下的競選活動,都惹來很大迴響。同時亦創出很多新詞,如「芒果乾」(亡國感)等。諸等公關戰對台灣不同階層的人會有什麼影響,有年輕選民認為,即使對選舉的片段有共鳴,但最重要是選出一個「對的人,多於背後的政黨。」 大選當天須上班 礙打工仔投票 居住台北、現職體育記者的蔡宜謹指,自己沒有傾向藍跟綠,因為覺得兩邊都很爛。「對我來說,辯論的精華片段,反而更有影響力」。自己身為媒體人,知道剪接的手法。「多去看不同家,影像拍到的東西不可能作假,頂多是改過或 …

【2020台灣大選】韓國瑜評價兩極 媒體爭相報導

  • 2020-04-05
  • 新報人
  • 記者:林苑荇、梁曉茵
  • 2020-04-05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前年11月參選高雄市長爆冷勝出後一炮而紅,自此成為台灣政壇的當紅炸子雞,並在今年1月代表國民黨競逐總統寶座。不過,台灣各方對他的評價則兩極化,來自民進黨的現任副總統賴清德稱韓國瑜為「百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但反對黨時代力量的立法委員黃國昌則認為,韓國瑜「有失作為總統候選人的格局」。高雄市立法委員指大眾都十分關注韓國瑜的言行,韓的報導均錄得高收視,報體因而爭相報導韓的言行。  韓國瑜口才好 拉近基層距離 在韓國瑜擔任市長前,民進黨在高雄市執政了20年,主力提倡城市轉型,由重工業城市變成旅遊觀光要點。民進黨現任高雄市議員簡煥宗指出,高雄市人民認為城市轉型的步伐緩慢 …

【2020台灣大選】「反紅媒運動」台港開花 學者:旨在喚醒民眾意識

  • 2020-04-05

「反修例運動」爆發以來,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下稱TVB)報導示威新聞的方式備受爭議,有人因而發起「罷看TVB」行動,甚至抵制其的廣告商;而在台灣,有民間團體亦於去年發起類似的罷看活動,聲言要扭轉新聞台「收視失衡」的現象。有學者指出,由於目前的法律制度難以對媒體進行規管,所以罷看運動只是旨在能喚醒民眾意識,學懂分辦媒體報導的中立性。 台網民創「藍綠地圖」 統計商家有否播特定媒體 在香港,自「黃色經濟圈」興起,店內電視播放的頻道成為了「黃藍商店地圖」的其中一個判斷準則,網民為抵制曾涉多宗廣播局投訴的「無綫新聞」,會將播TVB的食肆判定為「藍店」,部份餐廳因而摒棄慣性播TVB的習慣。 台灣亦有一些網民 …

專題

新任議員嘆區選後啟動困難

  • 新報人
  • 記者:陶依羚編輯:鄺泳珊
  • 2020-04-05

民主派於今屆區議會選舉中大勝,獲得87%議席,當中有不少政治素人及政壇新人勝出。大部分選區由民主派取代連任多年的建制派,不少候任議員要重新尋找辦公室、招聘人手、裝修辦公室等,當中涉及大量的啟動資金,有候任議員指出至今仍未找到辦公室,亦有議員指就審批開支方面遭到政府政治打壓。而民政事務總署則否認政治打壓,表示如有區議員在設立辦事處時遇到困難,會提供適切協助。 審批開支安排遲通知 議員斥政治打壓 港島東區民主派區議員徐子見,12月20日於社交網站Facebook批評政府取消對議員預支啟動開支的政策,直斥政府「玩政治打壓」。徐子見指,上屆區議會選舉後,東區民政事務署主動邀請候任議員參加茶會,詳細地解 …

【財政預算案 · 醫療】十年醫院發展計劃增醫療資源 人才挽留措施舊酒新瓶

  • 2020-03-12
  • 新報人
  • 記者:鄺泳珊編輯:王思穎
  • 2020-03-12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月26日發表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計劃積極推行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預計可額外提供超過九千張病床及其他新增醫療設施,足以應付直至2036年的預計服務需求,而政府來年將會向醫管局提供合共750億元經常撥款。 樂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 盼政府改善結構性問題 繼2016年推出第一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政府計劃推出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兩個計劃合共提供超過一萬五千張病床,超過九十個手術室,以及其他新增醫療設施。香港專職醫療人員及護士協會幹事劉凱文表示,不少醫院設施及建築都需要翻新,樂見政府推動「十年醫院發展計劃」,增撥醫療資源。他認為,香港公營醫療系統一直存在結構 …

專題

【財政預算案 · 基層津貼】「派糖」短期抒困 恆常安老服務獲支持

  • 新報人
  • 記者:林芷淇編輯:王思穎
  • 2020-03-12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月26日發表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有鑑於近月的社會事件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以「撐企業、保就業、振經濟、紓民困」為重點,提出多項措施紓緩市民的經濟壓力,同時亦繼續投放資源於提升本港安老服務的質素。 「派糖」兼出「雙糧」 公屋聯會:紓困力度尚可 陳茂波指,在多項不利因素拖累下,香港經濟於今年上半年相當疲弱,勞動市場逐步轉弱,多個行業的就業情況受壓。經詳細考慮下,政府將向十八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一萬元,希望能紓緩市民經濟壓力並帶動本地消費。 同時,陳茂波宣布政府將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人士發放多一個月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 …

專題

音樂治療認受不足 長期療程不受支援

  • 新報人
  • 記者:郭曉茵編輯:鄭詩敏
  • 2020-01-31

音樂治療於國外發展多年,在英、美、澳等國家已有註冊制度確保音樂治療師的專業資格,但香港對於音樂治療的宣傳甚少,加上未納入醫管局架構,故其認受性不足。香港對於音樂治療沒有明確的定位,導致音樂治療師的工作不穩定,患者亦會因為政府對職業的支持不足而難以得到長期治療。醫院管理局回應指,在考慮採納新的醫療服務時,會以公共資源為原則進行研究。 樂音治療疾病 從中找到快樂 音樂治療是利用樂音和節奏對患有心理或身理疾病的患者進行治療,患者能夠透過音樂治療舒緩病情,其的治療範疇很廣,包括自閉症、過度活躍症、發展遲緩、情緒控管、老人癡呆症等等。患者在治療期間,能夠透過樂音、節奏來改善肢體、表達溝通、社會行為等方面 …

專題

政治對立惹仇恨 「起底」欺凌成常態

  • 新報人
  • 記者:王思穎、黃逸沂編輯:黃永亮、徐卓藍
  • 2020-01-31

反修例運動爆發逾半年,立場對立的人互相指罵,更因政治立場不同而出現網絡欺凌。除言語攻擊,亦有網民公開對方的個人資料,令他們及其家人受到騷擾。有人更將網絡上的欺凌行為帶到現實世界,排擠及攻擊政見相反的人。有學者認為,雙方互相攻擊的行為是基於政府未能化解仇恨,而欺凌行為亦為言論自由帶來制肘。 身材受批評 受害者以諷刺抒壓   反修例運動持續,網絡上有不少人就運動發表意見,卻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攻擊。以往經常在社交媒體發佈性感照片的黃于喬(Emilia),因發表支持抗爭者、反警暴的言論而被支持政府的網民以其身材及性感照片作攻擊。「五大訴求」是反修例運動的口號之一,有人則在她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