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最新

港聞

食肆明起放寬限制 餐廳指可行 市民嫌麻煩

  • 新報人
  • 記者:陳洛蕎編輯:林穎茵
  • 2021-06-23

政府日前公布明起(23日)會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已接種疫苗的餐廳,人數限制可增加(C類及D類),而無需接種疫苗的食肆(A類及B類)人數限制則維持不變,有餐廳表示執行上沒有問題,但有市民表示做法麻煩。 新措施下,C類食肆顧客數目上限由現時的一半放寬至75%、D類食肆由現時顧客數目上限75%放寬至100%,同桌顧客上限有由8人提升至12人,以及由所有顧客必須已接種第一劑疫苗改為至少三份二顧客已接種第一劑。而A類及B類食肆營運模式則維持不變,即食肆顧客數目上限維持為總人數的一半,每枱人數上限分別為2人及4人。 點心店「嚐囍」營運總監劉先生表示其餐廳現以B類運作模式營運,一直希望轉為C類,認為餐廳若 …

港聞

首宗涉違國安法案開審 唐英傑否認全部控罪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6-23

首宗被控違反《港區國安法》的案件今日(23日)在無陪審團下開審,由3名國安法指定法官杜麗冰、彭寶琴和陳嘉信處理。23歲被告唐英傑被控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及恐怖活動罪,另被起訴危險駕引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罪。被告否認三項控罪。控方擬傳召22人上庭作供。 被告早前就其案件不設陪審團一事上訴,但被駁回。 控方案情指唐英傑於去年7月1日由東隧到灣仔謝婓道近柯布連道交界駕駛插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中英字句旗幟的電單車,衝過警方三道防線,三名防暴警察受傷。     律政司署理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在開案陳詞中,引述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智鵬分析指,「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具港獨意思。控方 …

港聞

《蘋果日報》財經及英文網上版今暫停更新 特首:會否解凍資產政府會依法辦事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編輯:王春媚
  • 2021-06-22

面臨停運危機的《蘋果日報》,繼昨晚動新聞宣布停播後,財經及英文網上版亦相繼宣布今日起暫停更新。有市民清晨到報紙檔購買《蘋果日報》,認為今次是政府打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凍結《蘋果日報》的資產是基於有危害國家安全嫌疑的行為,又指對於保障勞工權益,特區政府會「一視同仁」。     有市民斥政府凍結資產屬打壓行為 《蘋果日報》今日如常出版,清晨6時已有市民到旺角報紙檔購買。報紙檔檔主表示,近日都特意增加《蘋果日報》入貨量,以供市民購買。報紙檔檔主莊先生對《蘋果日報》可能停運一事表達失望。「大家都不希望,對於我們來說,少了一份報紙,少了一份收入。」     另 …

港聞

唐英傑就不設陪審團上訴被駁回 國安法首案明開審

  • 新報人
  • 記者:劉鎧翹編輯:王春媚
  • 2021-06-22

首宗《港區國安法》案件,被告唐英傑不服不設陪審團做法,早前申請司法覆核被判敗訴,他其後再進行上訴,高等法院上訴庭今日駁回上訴,案件將於明日開審,由3名法官共同審理。 唐英傑早前被控煽動他人分裂國家及恐怖活動罪,後被律政司加控危險駕駛引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罪作交替控罪。律政司早前根據《國安法》第46條發出證書,指示本案將不設陪審團,並由三位法官組成審判庭。 上訴人唐英傑一方指,被告有於設有陪審團情況下接受審訊的憲法權利。 上訴庭指,雖然設陪審團是常見的審訊模式,但不應假設是法律程序中達致公平的唯一方法。基本法及香港人權法案都沒有指明,陪審團是公平審訊中不可缺少的原素。 上訴庭指如陪審員人身安全受 …

港聞

香港內科醫學院:長者疫苗接種率遠低於全球 慢性病患者更需要接種疫苗

  • 新報人
  • 記者:張家禧編輯:王春媚
  • 2021-06-21

新冠疫苗接種計劃開始三個多月,香港內科醫學院指,本港長者接種率為全球最低,建議政府必須消除市民對於疫苗副作用的疑慮,並建議讓長者毋需預約打疫苗,提升接種率。 香港內科醫學院引述英國的疫苗接種數據,指英國60歲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種率超過90%,而加拿大、美國和以色列等國的長者接種率均高達八成以上。但本港現時70至79歲的接種率只有約5%,80歲以上更只得1%。 67歲的張婆婆指,身邊街坊都未接種疫苗,加上自己患有糖尿病,怕打針後會有併發症,因此即使有不少鼓勵打針的優惠措施仍暫時不會考慮打針。而73歲已接種疫苗的陳婆婆就指,不擔心疫苗有任何副作用,指基本上70歲以上的長者都會有慢性病,因此雖然自己有 …

港聞

男子接受激光療程後面部嚴重燒傷 涉事醫生曾因專業失當判無期停牌

  • 新報人
  • 記者:王愷澄編輯:王春媚
  • 2021-06-21

民主黨接獲一宗懷疑醫生疏忽操作醫療儀器導致受傷的個案,事主今年三月在澤仁醫療中心接受激光療程後,面部嚴重燒傷。事主指醫生事前並沒有詳細解釋療程風險,事後不承認疏忽,涉事醫療中心亦拒絕承擔責任,事主正從法律途徑追討。涉事的澤仁醫療中心及醫生曾德雄,截稿前仍未有回覆。 40歲男事主今年三月,原定到澤仁醫療中心接受皮秒蜂巢療程,負責的醫生曾家雄稱事主皮膚太厚,皮秒蜂巢療程的效果不大,推介事主轉用CO2激光進行療程,事主同意。療程期間事主感到劇痛,曾經叫停,但曾家雄沒有理會。 療程後,事主面部出現明顯血痕,醫生稱是正常情況,不需使用任何藥膏或藥物,皮膚會自行復原,但當晚事主開始發燒,面部發熱感覺像火燒 …

港聞

瀕危物種馬蹄蟹流入本地海鮮市場 疫情增藍血鱟試劑需求影響其存活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6-20

瀕危物種馬蹄蟹的藍血,提取後可製成「鱟試劑」,廣泛應用於檢測醫療用具,新冠疫情下需求大增,環保團體指本港有街市或餐廳售賣馬蹄蟹,團體人士促停止馬蹄蟹銷售和展示,又鼓勵市民參於監察,不購買馬蹄蟹食用和觀賞。有海鮮檔負責人指有傳媒報道後,馬蹄蟹需求已減少,生意轉差。   調查: 多區海鮮檔均有售賣馬蹄蟹 檔主不知圓尾鱟有毒   環保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於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間進行市場調查,隨機到訪本港98間分別位於西貢海鮮街、鯉魚門海鮮街、屯門三聖、長洲及北角碼頭的海鮮餐廳及海鮮檔,記錄成年馬蹄蟹的銷售或展示情況。調查發現五區均有店舖售賣馬蹄蟹,雖然 …

港聞

721元朗襲擊案 五被告暴動罪成 一人脫罪

  • 新報人
  • 記者:龍德文編輯:林穎茵
  • 2021-06-18

721元朗白衣人襲擊事件今日於區域法院裁決,首被告王至榮被判無罪,其餘五人暴動及有意圖而傷人等罪,全部罪名成立,連同之前兩名認罪被告,案件押後至7月22日判刑,其間被告要還柙。 2019年7月21日元朗站有過百白衣人集結及毆打途人,事件中8人被落案起訴暴動等罪名,第三被告林觀良和第四被告林啟明早前已認罪,除了首被告王至榮外,剩餘五人全部暴動罪、有意圖傷人罪及串謀有意圖傷人罪成。   綽號「飛天南」的第六被告吳偉南被判一項暴動罪及串謀有意傷人罪成,法官葉佐文不認同辯方律師所講,吳偉南當時只是「和事佬」,指吳到場7秒就跟黑衣人推撞。吳並非村民或執法者,而且聲稱要帶燉蛋回家,在英龍圍逗留並 …

港聞

調查︰疫情下部分智障人士無法戴口罩令活動受限制 致情緒受影響

  • 新報人
  • 記者:梁倩穎編輯:林穎茵
  • 2021-06-18

疫情下不少社福服務暫停,令智障人士及其照顧者飽受生活壓力。調查發現,疫情下超過五成的智障人士活動受環境約束,如因無法戴好口罩而無法進出部分場所。當中近八成人在陽光下的時間比疫情前減少,有醫生指減少曬太陽會影響維他命D製造及荷爾蒙分泌,引發焦慮等情緒問題增加。 本港五成八智障人士曾遭進出及正常活動等自由限制 香港中文大學與18個國家及地區合作研究,於去年8月至10月期間分析了3,754份問卷,而香港區有269份問卷,對象包括智障人士的家人及受薪照顧者。調查發現,本港智障人士曾遭遇環境約束(包括院舍外出限制、無法戴口罩而外出受影響等)的比率達58.4%,比國際比率的37.2%高。 嚴重弱智人士家長 …

港聞

消委會:近9成人願意多花錢在環保產品 港人回收意欲平淡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6-17

消費者委員會今早(17日)發表消費行為追蹤研究報告,探討港人的可持續消費行為,即購買不破壞環境的產品。研究發現近九成受訪者願意花額外金錢購買可持續產品,如貼有環保標籤的家電,惟與2015年相比,港人的回收意欲未見增長。 根據聯合國的定義,可持續消費為「在改善生活質素的同時,沒有增加對環境的損害,以及犧牲下一代在天然資源上的需要。 消委會於2020年6月-8月間以電話及街訪模式,訪問了1,517名年齡15-64歲的市民,了解他們對可持續消費的認知和行為等。結果顯示受訪者的環保意識比2015年有提升,可持續消費的認知和態度指數從2015年的74分升至2020年的77分,但依然比行為和意願指數高(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