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2021施政報告】合併普通及高額長生津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文 樂瑤編輯:王曉琦、鄧文滔、林俊豪
- 2021-10-06
2021施政報告發表新一輪扶貧策略,提出在2022下半年合併普通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改為劃一採用普通津貼中較寬鬆的資產上限。連續居港一年的合資格申請人可以領取高額津貼。 政府正研究將「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計劃」擴展至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符合資格的安老院,並為他們放寬長者生活津貼、和高齡津貼須連續居港一年的申請規定。
【2021施政報告】金管局擬推「商業數據通」 助減低中小企融資抵押品要求
- 2021-10-06
- 財經
- 新報人
- 記者:Hui On Cheung編輯:鄭卓伶
- 2021-10-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6日)宣讀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她表示香港金管局正建構「商業數據通」,望便利中小型企業融資,預計明年投入運作。 她指現時中小型企業因貿易流程以紙本為主,加上自身商業數據分散,令銀行難以收集及核實有關資料用作信貸評估,企業需額外提供物業等作抵押品。 「商業數據通」將統一對接銀行,讓企業能通過此平台授權付款系統、公營機構或公用事業公司等服務提供者向銀行提供數據,讓銀行對企業的營銷狀況和財務情況作更準確的預測,從而減低企業提供抵押品的需要。 她更表示「商業數據通」是本港金融基建發展的一大突破,依照企業意願建立平台以促進數據安全共享,讓銀行體系更有效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2021施政報告】參考明日大嶼運輸基建先行 北部都會區擬建五鐵路項目
- 2021-10-06
- 財經
- 新報人
- 記者:Wai Ting Shing編輯:郭文傑
- 2021-10-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今(6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報告中提到政府會在元朗、北區打造「北部都會區」,並首度提出「雙城三圈」概念,推動香港、深圳兩地緊密互動。 林鄭月娥表示,政府將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並且開拓更多可供居住和產業發展的土地,建成後總住宅單位數將達90.5萬至92.6萬個,共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她又指出,「北部都會區」會是香港未來20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為活躍的地區。 施政報告中提到,北部都會區的整合和擴容工作將參照「明日大嶼願景」,以運輸基建先行的概念,以鐵路為運輸系統主要骨幹帶動。當中《發展策略》提出的鐵路項目有五項,包括連接洪水橋至深圳前海 …
【2021施政報告】倡建「北部都會區」佔地約300平方公里
- 2021-10-06
- 財經
- 新報人
- 記者:Yau Mei So編輯:彭樂程
- 2021-10-06
本港土地資源短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6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涉及多項受關注的土地措拖。她在報告中提出構建面積達 300 平方公里、涵蓋元朗和北區的「北部都會區」,以提供更多可居住及產業發展土地。另外,為有利香港及深圳政府合作,報告中提出「雙城三圈」政策,促進兩地在經濟及基建方面加緊合作。 北部都會區佔地 300 平方公里 供約35萬個住宅單位 今日公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中,提及將構建面積達 300 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範圍包括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新市鎮,以及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馬州、文錦渡等新發展項目,並擁有 7 個跨境陸路口 …
【2021施政報告】政府發展北部都會區 預計未來20年最活躍地區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林 澤鋒、廖珮言、黃 可兒、李 駿迪、陳洛蕎編輯:容倩文、張嘉敏、倪禮碧、張詩朗
- 2021-10-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公佈《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下稱《發展策略》)細節,配合中央《十四五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及前海計劃發展。北部都會區包括元朗區和北區,佔地面積約300平方公里,主要為天水圍、元朗和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以及包括古洞北、落馬洲和文錦渡等,並擁有7個跨境陸路口岸。林鄭月娥稱北部都會區將會是香港未來20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 新發展以運輸基建先行 增5項鐵路發展 在運輸基建方面,北部都會區的整合和擴容工作,會以鐵路為運輸系統主要骨幹所帶動,會探討建設5項鐵路發展。 連接洪水橋╱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 將正在規劃的北環線向北伸延,經落馬洲河套地區(河 …
【2021施政報告】林鄭月娥:取消強積金對沖 為低收入人士代供強積金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梁倩穎編輯:王曉琦、鄧文滔、林俊豪
- 2021-10-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將於下個立法年度提出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的修例草案。她亦指出,政府將推出「積金易」平台以降低強積金管理成本,並落實為低收入僱員代供強積金。 政府亦會研究,日後如何鼓勵巿民將強積金轉為退休年金,即由一筆過領取退休金改為定期領取的年金,為長者提供穩定收入。 指導老師:林穎茵
【2021施政報告】新界北擬建新田科技城 與內地連接共建科創合作區
- 2021-10-06
- 財經
- 新報人
- 記者:張家禧編輯:鄭卓伶
- 2021-10-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今次施政報告的經濟主題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冀香港與內地互補互惠,例如提倡「雙城三圈」連接香港和深圳的交通網絡,又積極開發北部都會區供居住及產業用途,並於該區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增加創科用地,令「再工業化」植根香港。 增加土地供應奠定創科發展基礎 政府有意興建新田科技城,落馬洲管制站搬遷後,連同該區域的原有用地規劃,將增加約150公頃土地作創科用途。落實興建新田科技城後,會聯同深圳科創園區組成佔地約540公頃,作為深港科創合作區,發揮科技產業羣聚效應。 科學園發展亦是這次施政報告的焦點。政府冀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以擴建科學園,加上沙田污水處理廠的原址,合共提供88公頃新土地 …
【2021施政報告】政府研究容許「港股通」南向交易股票以人民幣計價
- 2021-10-06
- 財經
- 新報人
- 記者:周 雅妍編輯:鄭卓伶
- 2021-10-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6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表示將在推動中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方面繼續努力,包括研究提升發行及交易人民幣證券需求、容許「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幣計價等具體措施, 以進一步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管道、離岸人民幣產品和工具發展。 「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分為滬港通及深港通兩個名單。根據滬深兩地交易所網站的資料,截至今年九月底,滬港通的南向核准名單有371隻港股,而深港通的南向交易名單有525隻。 她又指計畫將提升本港作為大灣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的地位,支持港交所與廣州期貨交易所就碳排放交易的相關金融產品的合作,並評估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 她提及 …
【2021施政報告】林鄭月娥:《港區國安法》令「一國兩制」返回正軌 感謝中央大力支持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林 澤鋒、廖珮言編輯:容倩文、張嘉敏
- 2021-10-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6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她表示,在實施《港區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下,實行「愛國者治港」,並特別感謝中央政府一直支持,「讓香港迎來良好局面,重新回到『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 她又指出,過去兩年,香港面對前所未有的政治衝擊,出現了「危害國家安全」的極大風險。她表示,今日能安然站在立法會議事廳發表《施政報告》,議員亦能安坐席上履行聽取《施政報告》的憲制職能,又指過往立法會被「反中亂港的議員干擾破壞,癱瘓立法會,甚至企圖顛覆政權」,是次發表《施政報告》標誌《香港國安法》和「愛國者治港」的實施,讓香港管治秩序恢復正常,堅持「一國兩制」原則。她又說,任何誣衊中央實施 …
【2021施政報告前瞻】新界西北覓地成發展重點 學者疑計劃或成「爛攤子」
- 2021-10-06
- 財經
- 新報人
- 記者:張家禧編輯:郭文傑、伍家琳
- 2021-10-06
特首林鄭月娥將於今日(6日)發表任期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土地房屋問題為各界關注重點。根據多家本地媒體引述消息指,政府將著手處理散落在新界區祖堂地,甚至研究搬遷葵涌碼頭以解決房屋供應問題。有學者認為,臨近特首交接期會影響方案的可行性。 據《星島日報》、《明報》等引述的消息,政府有意修定《新界條例》,以降低祖堂地的轉售門檻,以加快開發新界土地的進度。祖堂地指新界原居民鄉村的祠堂、廟宇及農地等,料涉地約2,400公頃。 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助理教授袁偉基估計,即使政府落實修例,至少需要6年以上時間才能成事。袁認為修定《新界條例》顯示政府有決心解決房屋問題,但預期修例一段時間後,政府才會展開收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