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最新

體院主辦活動開幕 李慧詩、李振豪盼政府投入更多資源於體育發展

  • 2021-10-14
  • 新報人
  • 記者:符 芷琳編輯:張嘉敏
  • 2021-10-14

「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及空手道運動員李振豪今(14日)出席香港體育學院舉辦的活動開幕禮,分享及感謝體育學院對運動的支援;李慧詩希望,政府可向社區投放資源,推動體育普及化;李振豪則希望,體院改善人手資源,提供更多福利投入體育支援。 談及體院對運動員的支持,李慧詩感激體院工作人員的付出和犧牲。她指,運動員在體院內備戰東京奧運期間,工作人員一直留守體院,照顧運動員的需要。李振豪則分享,去年確診新冠肺炎期間,體院管理層每天親自打電話問候身體情況,「體院在我康復後,為我做了大量心肺測試,確保我恢復健康身體狀態投入訓練。」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建議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對此李慧詩希望政府向社 …

財經

內地通脹放緩 全國居民消費價格與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差距進一步擴大

  • 新報人
  • 記者:Hui On Cheung編輯:郭文傑
  • 2021-10-14

中國內地通脹增速持續放緩,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按年升0.7%,比市場預期低0.2個百分點,主要受食品價格下跌所影響,當中豬肉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46.9%,按月則下降5.1%。 國家統計局於今早(14日)公布數據,9月CPI同比升0.7%,連續第四個月增幅放緩,環比則持平不變,結束持續兩個月的升勢。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下降5.2%,非食品價格上漲2%。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當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分析2021年9月份CPI和PPI數據後,表示消費市場供需基本平穩,與8月相比,CPI環比由上漲0.1%轉為持平。食品類別中,豬肉和水產基於供應充足,價格降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分別下降5.1 …

港聞

【陳帆:與深圳成立專辦 探討北部都會區跨境鐵路】

  • 記者:DMC編輯:高小柔、梁朝威
  • 2021-10-14

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及興建五條鐵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已就連接洪水橋至前海的鐵路與深圳成立專辦,預計明年完成首階段研究。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認為,「北部都會區」改變了本港「南重北輕」的發展觀念。 記者:魏焰、梁宇 編輯:高小柔、梁朝威 指導老師:王春媚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財經

強積金顧問:取消「對沖」更能保障打工仔退休後生活

  • 新報人
  • 記者:Tsz Kwan Cheung編輯:周 雅妍
  • 2021-10-14

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有關強積金計劃的改革包括,在下一個立法年度修例取消強積金對沖,以及探討將強積金轉為年金。強積金「對沖」是指容許僱主從其按年資支付的酬金或公積金抵銷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近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在網誌指希望本屆政府任內能完成相關的立法工作。有精算師認為,強積金取消「對沖」令企業的經營成本上升,而打工仔則可以有更多退休保障。 駿隆強積金顧問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玉麟認為,若取消強積金「對沖」,對於打工仔來説,退休金會相對較多。他續指,雖然對員工會有更多保障,但對企業來説,成本會因而上升,如企業需準備額外遣散費於員工,但他相信政府會為企業承擔部分成本。現職銷售 …

港聞

薛永恒:業界受施政報告鼓舞 本港創科界發展明朗

  • 新報人
  • 記者:廖珮言編輯:呂嘉琪
  • 2021-10-13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今(13日)在電台訪問時指,創科業界對施政報告提出增撥土地予創科發展表示支持,業界坦言「我們努力了這麼多年,終於開始看見成績」。薛透露,政府將在流浮山興建佔地5公頃的科技創新中心,以配合前海計劃;並預計2022年在將軍澳落成本港第二個先進制造業中心,以繼續發展智能生產線。 薛永恒表示,當馬料水填海計劃重啟及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往岩洞後,香港科學園的面積將會由22公頃擴建至88公頃。流浮山科技創新中心屆時在一地兩檢配合下,將會有鐵路線連接流浮山與前海服務合作區,他相信此措施有助加強中港人流交往和合作。 薛永恒稱,將軍澳先進制造業中心為「非一般的工業大廈」,指政府在興建中心時已完 …

財經

港府擬建新田科技城助科研 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 可吸引外資專才到港

  • 新報人
  • 記者:Yau Mei So編輯:鄭卓伶
  • 2021-10-13

特首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將會在新界北部建立新田科技城,以發展不同科技產業,她認為本港在發展生命健康科技方面上較有優勢。有學者認為此舉有助進一步發展科研項目,提供就業機會,同時亦能解決土地及房屋問題。 林鄭在報告中亦建議在深港河套地區設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InnoLife Healthtech Hub),中心將聚焦在生命健康領域範疇等科研工作,期望吸引更多外資在香港進行不同科技研究,以提升本港在創新科技方面的潛力,有利發展科技產業。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認為香港建設新田科技城能吸引外資發展。他指香港國際化,基礎研究發展成熟,且教育系統完善。他又形容香港為「超級聯繫人」, …

港聞

黃錦星:政府將投2400億支持氣候行動 探討不同時段不同電費措施

  • 新報人
  • 記者:黃 可兒編輯:謝逸萍
  • 2021-10-12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提出,香港或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2035年或之前停用燃煤發電。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12日)接受電台訪問表示,將全力推動《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冀實現深度減碳以及提升空氣質素。他透露政府正研究收緊法例規減電量,包括:按時段收取不同收費,預料未來數年將轉用智能電錶。 黃錦星表示,政府將在未來15至20年間,投入2400億於與氣候相關的工作,包括:全力發展潔淨能源、興建綠色建築、綠色運輸以及全民減廢及回收。另外,政府訂立「綠色能源指標」,爭取在5年內把政府建築物和基建設施的能源表現提升6%。 黃指,現時全港約四成的電錶已更換成智能電錶,目標在未來數年內完成 …

港聞

香港房地產協會協:施政報告目標遠大 建議加快「補地價」

  • 新報人
  • 記者:何 歡鳴編輯:張詩朗
  • 2021-10-11

香港房地產協會(下稱協會)今(11日)就《2021 施政報告》土地房屋政策撰寫意見書,認為今屆施政報告較以往進取及更有策略,但執行細節不足。協會提出短、中、長期發展方案,當中包括「活化工廈計劃」、「北部都會區」等項目,長遠發展則建議將葵涌貨櫃碼頭遷至桂山島,騰空土地發展新都會區。 協會提醒政府短期內應加快「活化工廈計劃」進度,除了適當補助工廠業主,亦應特設工作小組特急處理相關事宜,,在消防安全下,把舊工廈改建為「過渡性房屋」以解決劏房問題,並建議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以提升興建速度。 針對施政報告「北部都會區」,協會表示方案可行,但需加入歷史保育和產業發展元素,建議政府完善周邊基建配套設 …

【推多項長遠政策 料林鄭競逐連任】

  • 2021-10-08
  • 記者:DMC編輯:陳梓熙、梁潔瀅、蘇雯慧
  • 2021-10-08

林鄭月娥任內最後的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長遠規劃政策。有時事評論員認為,是次《施政報告》進取,作出大膽構思,相信林鄭月娥爭取連任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記者:梁宇、魏焰、周諾妍、劉鎧翹 編輯:陳梓熙、梁潔瀅、蘇雯慧 指導老師:呂秉權、王春媚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施政報告2021 #林鄭月娥 #連任 #哽咽

港聞

鄧炳強:23條立法需加強應對間諜活動

  • 新報人
  • 記者:李 朗僑編輯:盧穎彤
  • 2021-10-08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8日)出席2021施政報告政策記者會時指,政府正積極研究推行《基本法》23條立法,並期望於下屆立法會會期展開諮詢及立法工作,履行《基本法》下的憲制責任。他亦指出美國中情局設有「中國任務中心」,有關間諜活動的罪行或需在23條加強著墨。 鄧指,近年有危害國家安全的人以不同方式鼓吹和滲透港獨訊息,如利用文化藝術和媒體刊物,亦有人在網上發放虛假訊息,煽動市民對中央政府的仇恨,試圖癱瘓社會的破壞。就近年香港社會實際情況,以及考慮到國家安全風險,他認為有需要加快《基本法》23條立法,以應對上述情況風險和最極端的情況。 他表示正推展相關工作包括參考2003 年提出的立法草案內容、研究與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