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政

瑞典性別友善廁所普及 港仍在起步
- 2016-10-16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鍾姸編輯:新報人
- 2016-10-16
跨性別人士在如廁時面對男女廁的二元選擇,往往進退兩難。在瑞典不少設施的廁所已經實行性別友善政策,不分男女性別。而香港大學今年七月也首度增設了性別友善廁所,以照顧不同性別認同人士的需要。但有跨性別權益組織批評,港府仍然沒有措施協助跨性別人士。 跨性別人士選擇廁所陷兩難 不論香港還是遠在瑞典的跨性別人士,在對選擇使用男廁或女性時,皆面對兩難的局面。瑞典隆德大學性別平權組織P6幹事兼跨性別人士Enes Lukac指, 「每當我進入女廁時,身旁的女性總會打量著我的外貌,像是在檢查著我是否『真女性』」。 而在香港,香港跨性別權益協會幹事八爪同指,原為男性的跨性別人士服用荷爾蒙藥物及打扮成女性後,使用男性 …

嚴格校規惹爭議 討論空間狹窄
- 2016-10-15
- 新報人
- 記者:蕭美玉編輯:新報人
- 2016-10-15
早前在Facebook專頁「名校Secrets」中,有學生不滿港島名校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在集會時突擊檢查學生胸圍帶的顏色,若非白色或肉色便會記名。事件引起社會對於無理校規的熱烈討論。有學生認為學校過火,侵犯學生自由。而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馮偉華則認為校方涉嫌侵犯私隱,有欠妥當。 學生意見各異 馮指侵犯私隱 事件發生後,部分學生認為庇理羅士女子中學舉動無理。就讀中三的陳同學表示檢查學生胸圍帶的顏色侵犯人權,指校服在外面看起來合符規格就足夠,「喜歡穿甚麼顏色是個人自由,打個比方,內褲是什麼顏色也不會特意去檢查吧。」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馮偉華表示一般學校對學生儀容都有要求,但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的 …

借父投注戶口 中學生以賭「搵快錢」
- 2016-10-14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朱家俊編輯:新報人
- 2016-10-14
賭博風氣出現年輕化跡象,根據香港青少年服務處上月發佈的調查,有四成半的學生曾參與賭博,而首次賭博的平均年齡只有8.1歲。有中學生以賭博代替兼職,更自豪於參與這項「策略性投資」。 眼前身穿校服且一臉稚氣的家明(化名)今年17歲,是應屆文憑試的中學生。年紀輕輕的他已接觸賭博1年,更指賭博是他人生的救贖,然而令他走上賭博的幕後推手卻是他的家人。家明生長於基層家庭,需做兼職維持生計,以減輕家庭負擔。他憶起去年曾任職快餐店,即使每天勤懇工作,每小時卻只賺得最低工資。他自覺收穫與付出不成正比,因此心有不甘,思前想後決定離職踏上「搵快錢」之路。 家明因害怕刑責不敢從事非法工作,眼見兄長賭博便靈機一觸,決定仿 …

中學生講「獨」存爭議 政府做法受質疑
- 2016-10-09
- 新報人
- 記者:蕭美玉編輯:新報人
- 2016-10-09
過去數月,中學生能否在校園內討論「港獨」的議題,引起社會廣泛討論。行政長官梁振英 在8月23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指,討論「港獨」等同「講粗口」,同是觸犯校規,強調當中並沒有討論空間。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亦指任何「港獨」主張或活動都不應在校園出現,因《基本法》已清楚列明香港的地位。不過,教育界議員、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副會長葉建源認為,政府禁止學生討論「港獨」是「白色恐怖」。 8成半中學生認為「港獨」有學術價值 本報於9月1日至9月6日,就「港獨」議題進行問卷調查,在街頭隨機訪問了 200 名中學生。結果發現,有超過8成半受訪者認為即使「港獨」不符合法規, 但仍存在學術討論價值,而有7成受訪者認為政府 …

15年前逐步剎停青年議會 政府失信 重設無期
- 2016-10-08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官琳編輯:新報人
- 2016-10-08
本港曾於 90 年代在 5 區設立地區青年議會,成為青年交流意見的平台,但自 2001 年起,各區的青年議會逐漸被消失。有前青年議員質疑,取消青年議會是政治決定,認為政府不欲培育更多有政治意識的青年人。本報連番追問民政事務局(民政局)原因,局方先以「需要翻查文件」為由拒絕回覆,其後再指未確定青年議會是否屬其管轄範圍,要調查才後決定會否回應。 5 區曾設青年議會 01 年起相繼解散 沙田地區青年議會於 1990 年成立,是香港首個以年輕人為主的議會。高峰時期,本港曾同時在沙田、觀塘、大埔、荃灣及西貢共 5 區設有青年議會,但該議會自 2001 年起相繼解散(見表 1)。青年高峰會議 …

欠政策協調 商營數碼電台悉數退場
- 2016-09-30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李瑩編輯:新報人
- 2016-09-30
3 間商營電台鳳凰優悅、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DBC)和新城廣播有限公司(下稱新城電台)自去年起相繼向政府交還牌照,全數退場,意味數碼聲音廣播業失敗收場。有意見認為政府未有推出相應政策配合,令業界難以長遠發展。惟政府回應指已盡最大努力支援業界發展。 行政會議於 2011 年 3 月向DBC、新城電台及鳯凰優悅發出數碼聲音廣播牌照,以營運 15 條數碼聲音頻道,同時指配 5 條頻道予香港電台營運,合共 18 條頻道。繼去年 9 月鳯凰優悅率先向行會申請退還牌照,DBC及新城電台亦分別於今年 8 月與 9 月申請退牌。新城電台於聲明指,因配套未能適時配合,廣告空間未能拓展而退場,並表示數碼聲音廣播 …

首推副學士升內地大學認受性低 報讀存風險
- 2016-05-22
- 新報人
- 2016-05-22
本港副學士銜接大學的學額「僧多粥少」,每年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的高年級收生學額不足5千個,其餘欲升讀本地大學的副學士畢業生,就要報讀自資銜接課程。政府為增加副學士畢業生的升學途徑,於3月中推出福建華僑大學的「銜接學位課程的試行計劃」(「銜接計劃」)。對於學歷認受性的爭議,華僑大學校方承認,其學歷的認受性及不上香港本地大學。有副學士畢業生對此興趣不大,怕學歷不被認可,亦擔憂內地限制新聞、言論自由。

區議會被架空 南區發展成亂局
- 2016-05-19
- 專題
- 新報人
- 2016-05-19
為配合港鐵南港島綫(東段)工程,地政總署得南區區議會同意,將一塊南區地皮租予港鐵作臨時工地。然而,在工程後政府及港鐵卻未有仔細向區議會交代內容及延遲公開相關地籍圖,加上未有詳細審視區議會的建議,令區議會打算在該地皮發展安老院舍的計劃頓成泡影,浪費來之不易的土地資源。有區議員形容區議會為「無牙老虎」,意見被漠視亦不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