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政

幼師薪級表未見時間表 業界指仍需多方配合
- 2017-10-11
- 新報人
- 記者:麥卓溢編輯:郭曉韻
- 2017-10-11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台後,明確指出將會為幼稚園教師訂立薪級表,但在首份施政報告中,仍未見政府準備落實幼師薪級表。有教育界人士則表示,明白幼師薪級表訂立並非易事,但仍希望政府早日落實。 幼師薪級表未見規劃 翁巧香:並非易事 2017學年起,本港正式實施15年免費教育,並推行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但計劃未有為幼稚園教師訂立統一薪級表。現時,教育局只建議校方根據教師學歷、經驗等釐定教師薪酬,建議薪酬範圍由20770至36930元不等。 而在新出爐的施政報告中,政府亦只表示會參考2017/18至2019/20三個學年的數據,及諮詢各持分者,以探討設立幼稚園教師薪級表的可行性。 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幼兒教育 …

施政報告研推過渡性房屋 關注團體:抱觀望態度
- 2017-10-11
- 新報人
- 記者:梁碧盈編輯:鍾姸
- 2017-10-11
基層房屋關注團體一直提倡推行過渡性房屋,希望政府以空置建築作過渡性房屋,特首林鄭月娥於首份施政報告內亦有所著墨,研究讓整幢工廈免補地價改裝為過渡性房屋。關注團體對此建議感到「意料之外」,會繼續觀望政府工作。 研閒置土地推過渡性房屋 助居住環境惡劣人士 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中指出,政府有意研究整幢工廈免補地價改裝為過渡性房屋,並協助非牟利機構研究在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等,以紓緩輪候公屋的家庭,以及其他居住環境惡劣人士的生活困難。 關注團體:意料之外 抱觀望態度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組織幹事何智聰表示,對於政府有意研究工廈作過渡性房屋為意料之外,因過往政府對工廠大廈轉型至房屋都遇上很大阻力,現會繼續 …

迎新營屢掀道德爭議 難為正邪定分界
- 2017-08-31
- 新報人
- 記者:鍾梓儀編輯:冼康琳
- 2017-08-31
臨近開學,大專院校又迎來舉行迎新營的季節。近年迎新營屢被揭發包含「踩界遊戲」,惹來道德爭議。有迎新營籌委認為參加者已是大專生,要為自己行為負責;而玩樂無傷大雅,勸籲外界不必小題大作。另一邊廂,有籌委希望為迎新營賦予另一重意義,以教育意味濃的迎新營分庭抗禮,卻被批無聊。 社會狠批傷風敗俗 迎新營籌委:人不風流枉少年 就讀恒生管理學院三年級的Kevin(化名)曾以新生、組長(俗稱組爸)和籌備委員身份多次參與迎新營,公開呼喊含有粗口和性描寫的口號。自言開放的他參與過不少被指意淫的遊戲,曾受罰替異性舔舐腳趾,又指在營中飲酒及玩懲罰遊戲是該院校的「傳統」。 Kevin形容酒能使組員放下包袱,曾於迎新營中 …

議員批港鐵延誤時間算法取巧 10小時僅算83分鐘
- 2017-08-26
- 新報人
- 記者:麥卓溢編輯:顧志恒
- 2017-08-26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下稱港鐵)近年故障頻生,今年上半年故障宗數已追貼去年全年數字。政府在2013年檢討票價調整機制時引入「服務表現安排」,若港鐵出現達31分鐘或以上,屬可控制範圍內的延誤,需撥出100萬元至2500萬元,作回饋乘客的票務優惠。而本月初,延誤逾10小時的觀塘綫故障,有傳媒預估罰款逾2000萬,惟最後僅罰款200萬元。有立法會議員指港鐵計算延誤時間的方法取巧,按機制計算的延誤時間較實際延誤時間少,促請政府及港鐵釐清定義。 延誤時間定義取巧 歷年多項故障「報細數」 因現時機制下,延誤時間只計算延誤時間最長班次的列車實際行車時間,較行車時間表多出的時間,所以,本月初觀塘綫訊號故障,雖整體 …

外判制度「價低者得」 清潔工待遇遭忽視
- 2017-05-02
- 新報人
- 記者:黃詠榆編輯:陳雅筠
- 2017-05-02
關懷貧窮學校於昨日舉行「5.1勞動節向清潔專員致敬」行動,冀喚起大眾對外判勞工權益問題的關注。外判清潔工待遇一直受到忽視,公私營企業卻以外判為由置身事外。有關注組織指出,政府聘用外判公司時往往「價低者得」,致使清潔工人被壓榨。 「價低者得」定律 難走出最低工資死胡同 全叔(化名)於康文署轄下公園內的公廁擔任清潔工,朝七晚四,有一小時無薪飯鐘。他形容該區廁所人流頗多,經常忙得不可開交,但薪金仍只得最低工資。 政府以公開招標形式聘用外判公司,參考政府文件,審核準則包括公司的技術、價格等。新福事工協會關懷貧窮學校事工統籌趙日輝指基於「價低者得」的市場定律,即使政府有考慮不同因素,最後亦難免以價錢作決 …

缺乏條例監管 寮屋消防靠自發
- 2017-01-19
- 新報人
- 記者:湯銳彬編輯:鄭佩琳
- 2017-01-19
上月茶果嶺村2級火警奪去一人性命,更摧毀多人家園。茶果嶺村為寮屋區,惟目前並無條例或指引規管寮屋的消防安全,寮屋不一定要裝設消防設備。有村民表示,只能自行增添消防設備及推行消防教育,以防範火災發生。 記者、攝影:湯銳彬 編輯:鄭佩琳 寮屋僅暫准存在 無條例規管消防安全 根據地政署現行已登記寮屋的寮屋管制政策,寮屋屬「違例構築物」,惟因茶果嶺村內的寮屋屬於已登記寮屋,才獲准「暫准存在」。有關適用於寮屋的消防條例,屋宇署回覆指,現時建築物的消防監管條例有《2011年建築物消防安全守則》和《建築物條例》附例《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可是,相關條例監管範圍限於已批准建造的建築物,不適用於寮屋。 鑑於 …

教局擬設基本法檢視工具 恐教學為名監察為實
- 2017-01-12
- 新報人
- 記者:鍾卓瑜編輯:新報人
- 2017-01-12
教育局今年擬推出「《基本法》規劃及自我檢視工具」,供中小學自我檢視及評估有關基本法的課程安排,引起教育界人士擔憂政策背後蘊含政治目的,當中有關教學及老師培訓的時數更備受爭議。有通識科教師表示,局方過往所出版的《基本法》教材偏頗,認為教師有責任為內容把關,保持中立。 抽《基本法》教學設工具 教協質疑具政治目的 將新增的檢視工具,要求學校填寫三份表格,包括「《基本法》教育時數」、「學與教資源運用及評估」及「校長/教師參與《基本法》教育培訓的情況」,目前並未公布詳情,惟消息一出,引來教育界密切關注。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會長馮偉華表示,「雖然動機是協助學校規劃,但似乎有隱藏目的」,擔心教育局 …

紓緩治療缺資源 港談「好死」成難事
- 2017-01-11
- 新報人
- 記者:冼康琳編輯:新報人
- 2017-01-11
《經濟學人》於2015年發表第二份死亡質量指數,分析80個國家及地區的病人善終質素,香港僅排第22位,遠遜鄰近地區、排名第6的台灣。報告指本港紓緩治療服務不足,有學者認為本港該類服務大多局限於末期癌症病人,不少非末期癌症病人及慢性疾病患者「不得好死」。曾經接受紓緩治療的病人稱,紓緩治療可對病人的照顧「相對人性化」,讓其可「活好」最後的人生路。 紓緩與傳統療法並存 助解身心靈問題 根據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資料顯示,紓緩治療並非以延長末期病人的壽命為首要目標,而是側重改善病人的生活素質,減輕病人肉身的痛苦和情緒困擾。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副教授陳裕麗解釋,「傳統醫學看待病人如同一個機器,病人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