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政
【九西補選●四】參選惹泛民批評 馮檢基:粉身碎骨也不跪低
- 2018-11-22
- 新報人
- 記者:麥筠瑋編輯:黃詠榆
- 2018-11-22
九龍西立法會補選將於周日(25日)舉行。65歲的政壇元老馮檢基,曾指本年初的立法會補選為「最後一戰」,卻因不滿泛民「欽點」李卓人作「Plan B」,決定以個人名義再次出選。馮的參選決定被斥「收共產黨錢」、「鎅票」,馮承認已「失去隊友」,但仍打算另組壓力團體,關注民生議題,並協助因社運入獄的青年。 斥泛民「欽點」李卓人反民主 前民協成員馮檢基表示,出選原因是不滿泛民主派「欽點」工黨李卓人作劉小麗的替補人選。雖然劉小麗在補選前宣佈加入工黨,但馮認為縱使不循初選途徑選出替補,劉亦應找她所屬的「小麗民主教室」成員出替。他解釋,選民並不一定支持李卓人的政見,因為劉小麗的競選政綱傾向「本土」,與工黨綱領不 …
【九西補選●三】「Plan B」李卓人冀重返議會 團結非建制派
- 2018-11-21
- 新報人
- 記者:麥筠瑋編輯:黃詠榆
- 2018-11-21
九龍西立法會補選將於周日(25日)舉行。工黨劉小麗被取消參選資格後,由「Plan B」李卓人頂上。李卓人曾任多屆立法會議員,扎根新界西選區多年,對於「空降」九西選區,他指自己對該區的付出和影響力,絕不亞於其他參選人,又強調「結束一黨專政」的目標從未改變。 「空降」九西受質疑 李卓人:我搞青山道工潮大 雖然李卓人已是第9次出選立法會選舉,有21年的議員經驗,但是次選舉離開扎根多年的新界西選區,「空降」九龍西,勝算備受質疑。面對非議,李卓人卻不以為然,指自己早在60、70年代已參與九龍西區的工潮運動,「大家可能不知道,我是搞青山道工潮長大的!」當年長沙灣青山道一帶的工廠業蓬勃,屢因為警察貪污和工友 …
【九西補選●二】自謂「唯一本土派」曾麗文冀入議會「反圍標」
- 2018-11-20
- 新報人
- 記者:麥筠瑋編輯:黃詠榆
- 2018-11-20
九龍西立法會補選將於周日(25日)舉行。選舉提名期最後一天,自稱「本土派」的前社民連和人民力量成員曾麗文,突然報名參選。她指自己關注美孚新邨「圍標」問題多年,曾遭泛民主派議員漠視及阻攔她進行調查,促使她成立「美孚苦主聯盟」,並決定從政,冀將「圍標」問題帶入議會。 主張本土主義:應合法合憲爭民主 曾麗文生於台灣,6歲舉家遷居香港,自此於香港生活。報稱獨立的曾麗文,自稱是眾參選人中「唯一的本土派」,她曾公開支持陳雲的「城邦論」,亦表明其政治啟蒙為黃毓民。曾麗文曾加入社民連,更曾任人民力量秘書長,但上述兩黨已表態支持另一參選人李卓人。她於2011年以人民力量成員身份,參選美孚中區的區議會選舉,201 …
【九西補選●一】租劏房體驗基層生活 「劏房阿哥」伍廸希:選舉應帶起議題討論
- 2018-11-19
- 新報人
- 記者:麥筠瑋編輯:黃詠榆
- 2018-11-19
九龍西立法會補選將於周日(25日)舉行。自稱「劏房阿哥」的伍廸希,繼「311補選」落敗後再接再厲,出戰九龍西立法會補選。伍廸希稱參選非為贏取議席,只為引起社會關注基層議題,又提倡租務管制政策。他形容自己較建制派更「親中」,在社會議題上較非建制派「走得更前」。 拒攻擊政治背景:應就社會議題表態 伍廸希原是資訊科技微企創辦人,曾參加3月的港島區立法會補選,以2202票不敵民主派參選人區諾軒。現出戰九西補選,他希望藉選舉平台引起租務管制政策的討論,指外國有參選人會利用選舉平台回顧社會問題,但香港的選舉則完全做不到。他坦言不指望能贏取議席,但求帶起議題討論,「陳凱欣最近都有支持租務管制,我覺得這就是選 …
無障牙科計劃淺嘗輒止 智障人士求醫無門
- 2018-10-15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梁浩揮編輯:李奕鳴
- 2018-10-15
目前香港牙科治療服務一般由私營診所提供,惟智障人士或因害怕陌生環境而抗拒與牙醫合作,需要特殊安排,故有不少私營診所拒絕為智障人士應診。食物及衞生局為智障人士而設的「盈愛·笑容服務」牙科服務先導計劃,於去年7月結束,有團體批評政府只提供短期措施,無助「無障牙科」常規化,倡當局仿效台灣等地訂立特殊醫療法,保障傷健人士的牙科服務需要。 智障兒牙患致水瘤 學童牙保不受理 香港唐氏綜合症協會家長委員會主席楊映梅(何太)的兒子何思朗現年16歲,患有唐氏綜合症,一直透過學童牙科保健服務定期進行牙齒檢查。何太引述牙醫指,傷健人士較容易患上牙齒疾病,以思朗為例,其牙齒發育不健全,恆齒數量較少,導致他牙齦發炎而生 …
康文署場地炒風不斷 排隊黨代訂場或觸詐騙罪
- 2018-08-09
- 新報人
- 記者:梁曉茵編輯:馮智敏
- 2018-08-09
" order_by="sortorder" order_direction="ASC" returns="included" maximum_entity_count="500"] 暑假期間,有不法人士轉售康文署球場「黃牛飛」,透過網上社交平台招攬暑期兼職,稱於凌晨到指定體育館成功訂場可賺數百元不等。不過,代訂程序涉及使用他人身分證及轉讓場地使用權,或觸犯使用他人身分證罪和詐騙罪。康文署則表示署方已實施多項措施杜絕炒場,並會提醒場地員工核實租用人身分。 招兼職排隊租場 炒家放場賺300元 有炒家在網上社交平台以招聘兼職為名,招攬人手到康文署轄下的體育館排隊租用運動場。本報記者曾聯繫相關炒家, …
防止性騷擾政策未落實 教師求助成二次傷害
- 2018-06-01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鄧曦雯編輯:梁碧盈
- 2018-06-01
早前, 教育局公布過去5 個學年的校園性騷擾個案數字,2 6 宗查明屬實的性騷擾個案中, 有16 宗案件的肇事者為學生。雖然性騷擾事件通常涉及權力關係,但教師遭學生性騷擾的情況亦不容忽視。有受害教師表示, 任職學校處理性騷擾事件時的態度敷衍, 手法亦欠尊重, 讓她飽受壓力和側目。有關注團體指,現時學校制定防止校園性騷擾政策屬自願性質,令受害人未能得到保護。 平機會編大綱 6成學校疑無制定政策 為鼓勵學校定立校本政策、設立投訴機制,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早於2013年編定《校園性騷擾政策大綱》,惟並非硬性規定學校必須制定防止校園性騷擾政。而平機會曾於2014年就《性騷擾:學界問卷調查》,向全港 …
SEN生家長支援欠奉 溝通不善礙家校合作
- 2018-05-31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王永欣編輯:陳鈺霏
- 2018-05-31
早前一名外婆疑因不堪壓力,勒死患過度活躍症的6 歲孫兒,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照顧者的支援。照顧者主要有情緒支援及培訓學習兩大需要,惟有SEN 學童家長表示,主流學校對家長情緒零支援,部分老師亦有欠體諒,令家長大感無助。 有主流學校輔導老師坦言工作量大,缺乏時間照顧SEN 學童及與家長溝通,令家校合作成效減低。 主流學校「逼魚識飛」教師欠體諒家長感無助 根據教育局數字,在 2016/2017 學年,共有約4.2萬名SEN 學童就讀本港主流學校,及近8千名就讀特殊學校。周女士的兒子謙謙(化名)有讀寫障礙,在馬鞍山一所主流小學就讀4年級。謙謙念小一時,周女士發現他需要花較長時間 …
中學學生會認受性低 欠實權 難助實踐公民教育
- 2018-04-26
- 新報人
- 記者:梁浩揮編輯:陳菀雩
- 2018-04-26
公民教育課程旨在提升學生對社會時事的關注及公民意識,並裝備學生面對社會不同議題。現時中學主要透過通識教育課傳授公民概念,有學者則指出,學生會是學生在校內實踐公民概念的唯一途徑。惟有學生指中學學生會缺乏影響力,只淪為活動搞手,未能參與校政討論;且有學校提倡「去政治化」,令學生會推行公民教育的效用減低。 選舉拼人脈 學生會欠認受淪「活動搞手」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的學生會候選內閣曾因政治立場而遭校方打壓,學生組織「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為該內閣候選幹事。他指參選期間,有老師阻止他與同學於校內派發宣揚香港獨立的傳單,並提醒他不應將政治帶入校園,「甚至有老師在票站呼籲學生不要投票給我的內閣。」他所屬的 …

河道污染未解決 活化親水或成泡影
- 2018-02-17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郭芝琳編輯:陳鈺霏
- 2018-02-17
政府近年積極推廣親水文化,並考慮於大圍明渠設置魚梯,及在屯門河興建划艇設 施。惟香港不少河渠仍存在污染問題,如擬活化的屯門河大腸桿菌含量更超標逾三 倍。有區議員批評政府各自為政,未能有效處理非法排污的問題,擔心窒礙活化計 劃的進行。 擬活化河含菌超標逾三倍 渠務署計劃於2019年為屯門、大圍、火炭及佐敦谷等多條河 道及明渠進行活化工程,包括於河旁加入綠化及行人道、興建「魚梯」及水上活動設施等,以改善生境及供市民親水。 根據環境保護署的次級接觸康樂活動分區水質標準,水體的大腸桿菌全年幾何平均值每100毫升不可超於 610個。惟環保署最新的《2016年香港河溪水質年報》則顯示,屯門河中游,即渠務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