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政
港大學生洗刷國殤之柱悼六四 學生會會長:不會輕易放棄傳統
- 2021-06-04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王愷澄編輯:林穎茵
- 2021-06-04
六四32週年,港大學生會今日按照傳統「洗刷國殤之柱」。面對各種六四悼念活動被禁,港大學生會會長郭永皓表示不會輕易放棄傳統,又話六四真相不斷被淡忘,更加要守護真相,堅持舉行活動。有到場參與的學生表示,今年參加活動會有所擔心,但「該做的都會繼續做」。 港大學生會按每年慣例「洗刷國殤之柱」,以悼念六四事件的死難者。活動開始前,先由會長郭永皓讀出宣言,他重申活動的目的是守護六四真相、悼念死難者,及教育港大同學港大的歷史,之後他帶領出席的同學,為遇難者默哀一分鐘,及後開始洗刷國殤之柱。至於,另一悼念活動「重髹太古橋」,就因天雨關係,今日不會舉行,順延一星期。 今年六四的悼念活動相繼被禁,「洗刷國殤之柱」 …
王丹:維園燭光熄滅人心不滅 港人要堅持不要放棄
- 2021-06-04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王愷澄編輯:林穎茵
- 2021-06-04
六四32週年,警方再以疫情為由,不批准支聯會在維園舉行六四燭光晚會。燃點了三十年燭光再次被禁,當年八九民運的學生領袖之一王丹,對此結果「不意外」,但相信只要有人記得八九年的六四,真相就不會被埋沒,又勉勵港人即使面對打壓,都不要絶望、不要放棄。 三十年燭火成精神支柱 打壓變成激勵 自1990年起,支聯會每年都會在維園舉行燭光晚會,悼念六四。王丹指晚會可視作是八九民運另一種形式的延續,看見六四沒有被遺忘,成為他堅持下去的動力,形容維園的燭光是他最重要的精神支柱。而今年維園未能再次見到燭光,王丹坦言一點也不意外,他說:「香港已進入政治的黑暗期,自國安法實施以後,中共已經下定決心,不允許香港再出現任何 …
支聯會:維園燭光不是唯一方式 市民可六四當日在全港亮起燭光
- 2021-06-03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編輯:林穎茵
- 2021-06-03
明日(4日)是「六四」三十二週年,亦是《國安法》通過後的首個「六四」。警方繼去年再次以疫情為由,反對支聯會舉辦六四遊行和維園燭光晚會。支聯會表示,燭光晚會是過去三十年最成功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望市民力所能及、安全地悼念六四,令燭光每年都能延續下去。 疫情不能永遠作為禁止的原因 明年會繼續申請遊行集會 早前支聯會就警方反對六四遊行及維園燭光晚會提出上訴,最終遭駁回。支聯會常委盧偉明對此表示,警方或特區政府不能永遠用疫情作為原因去禁止或反對。支聯會明年會繼續申請遊行集會,他有信心在未來可以重返維園。 盧偉明又指,《公安條例》針對的是遊行和集會,其他悼 …
小店稱電話卡實名制減生意 手續繁複需時間人力
- 2021-06-02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6-02
政府公佈電話卡將採實名制後,有電話卡專買店相信生意會大減,交易比以往繁複,或需更多人力物力和資源。有店舖稱只會提供網址給客人自行登記,不會要客人提供個人資料,而主力做外傭電話卡店舖則指會協助顧客登記。有市民擔心個人私隱長期被政府監控,手機資料易外洩。餐廳和運輸行業表明不太擔心,又指本身已參加電訊商上台計劃。 有專買電話卡和數據卡的店舖相信立例後生意會受影響,店舖負責人陳先生指現在普遍客人主要用數據,不太需要電話號碼,「市民登記完10張後,用完所有數據再需要用的話怎麼辦呢?這都給電訊商賺,我們小店沒得賺。」被問到實施後會否幫客人登記,他則指「當然要了解零售商和批發商將 …
政府消息:預計本星期內批准復必泰接種年齡降至12歲 許樹昌:外國研究指12-15歲青年接種後未有嚴重如面癱副作用
- 2021-06-02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6-02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今日一致通過降低復必泰接種年齡至12歲,政府正審視建議,消息指預計今個星期內可公佈決定。政府專家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外國數據證明復必泰疫苗對12-15歲青少年的保護率為100%,接種後亦無嚴重的不良反應,中和抗體亦較16歲以上人士高倍多。有中學生表示擔心疫苗副作用,視乎情況考慮接種。 12歲的陳同學說:「我不會冒險。」他表示暫時不會接種疫苗,亦不會因政府禁止未接種人士出入學校而接種。他又說曾有家人接種復必泰後感不適,因此對疫苗欠信心,若更多人接種疫苗後未有不良反應,才會再考慮。 60多歲的鄺婆婆 …
47%受訪者支持平反六四自03年新低 支聯會:社會環境增市民無力感
- 2021-06-0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陳洛蕎編輯:王春媚
- 2021-06-01
香港民意研究計劃最新調查顯示,支持平反六四的受訪市民有47%,較去年大跌13%,創2003年以來新低;不支持平反六四的就上升至28%,創2006年以來新高。支聯會秘書蔡耀昌,指數字未能反映未來趨勢,認為民意依然清晰看到較多人支持平反六四,但承認社會環境增加市民對六四的無力感。 香港民研在5月17至21日,以真人用電話隨機抽樣訪問1004名市民對六四事件的看法,亦發現市民對六四評價有變,當中42%受訪市民認為北京學生做法正確,較去年下跌11%,是自2002年以來新低;認為錯誤的則佔22%。54%受訪者認為中國政府處理錯誤,較去年大跌12%,同樣是自2002年以來最低;認為正確的上升 …
年輕一代欲移居 香港不再自由?
- 2021-05-3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DMC編輯:DMC
- 2021-05-31
香港近年政治環境動盪,令不少港人萌生移民意欲。我們訪問了多名年輕人,細說他們遠走他方的原因,以及離鄉別井的思緒。 記者: 司徒國成 張家禧 張栩安 劉芷昕 尹寶盈 (圖片來源:Prostock-studio) 「希望有機會能回到香港,始終離開得太倉猝,有很多未完成的事,未好好道別的人,有太多東西要梳理。」 今年二十歲的「小希」(化名),因為是當時其中一名理大圍城登記資料離開的示威者,怕被政府「秋後算賬」,而選擇離開香港,到訪英國。提及離開過程時,他形容為「困難重重」,例如要提前準備過境時的問題,以防有任何懷疑,又要刻意先到德國再轉乘到英國,避免行蹤被暴露。 小希表示,縱然寄人籬下,但仍然心繫港 …
十一遊行案10名被告判監14至18個月 單仲偕蔡耀昌緩刑
- 2021-05-28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編輯:王春媚
- 2021-05-28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前立法會議員何俊仁、李卓人等10名泛民主派人士,被控前年10月1日煽惑他人參與及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等罪,各被告早前已承認控罪,今(28日)於區域法院分別判囚14至18個月,其中只有單仲偕及蔡耀昌獲判緩刑。法官胡雅文指,判決需有阻嚇力才能維持公眾秩序,即時入獄是唯一合適選擇。 四名被告包括陳皓桓、李卓人、梁國雄和何俊仁,承認組織及煽惑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均判入獄18個月。 其餘六名被告黎智英、楊森、何秀蘭、吳文遠、單仲偕及蔡耀昌,承認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罪,吳文遠及蔡耀昌另外承認一項明知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全部人判監14個月,其中只有單仲偕和蔡耀昌獲緩刑兩年。連同早前 …
立會三讀通過《完善選舉制度條例草案》
- 2021-05-2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5-27
立法會以40票贊成、2票反對,三讀通過《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投反對票是陳沛然和鄭松泰。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表示,感激大部分議員支持修定案,包括歡迎將資審會人數上限由5人加至8人,並委任非官守成員,和同意立法會及特首的修定案,而各項修正案已獲得法案委員會支持,讓愛國者治港得以落實。他又指,通過修定後,政府在未來十個月將要籌備三場重要選舉,會嚴格按照新修定規例做好各方面安排,「會確保選舉在公平、公正、誠實、廉潔的情況下進行。」
立法會二讀通過完善選舉條例草案
- 2021-05-2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5-27
立法會以40票贊成、2票反對,二讀通過《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多名建制派議員支持修定,僅陳沛然和鄭松泰投反對票。 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指,完善選舉制度是中央會打出一套組合拳,將來應修定23條立法和優化區議會職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指,香港的黑暴風波是以美國為首的勾結,與香港叛亂分子兩者內外勾結,強調「這是失敗、永遠不會成功的顏色革命。」他亦表示議會容許守法的反對派,但不容許他們推翻國家。 立法會議員蔣麗芸則指反對派近年變本加厲,讓官員無法執政,相信修例能提升政府管治效能。她又反駁有人認為修訂後民建聯有機會失去一半議席,她指:「通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