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人物

人物

無懼三度被捕 黃伯守村至政改否決

「甜酸苦辣,日曬雨淋」,黃伯這樣總結留守在添美新村的 200 多天。經歷了雨 傘運動的衝突、清場、留守、紥營,期間更 3 度被補,71 歲的他比年輕人更有能 耐。黃伯說自己「無包袱」,留守至政改否決一刻是要令「今生無悔」。

人物

回首傘運堅守民主前路

一班羽翼未豐的學生曾帶頭衝入公民廣場,更和政府就政 改展開對話,他們在雨傘運動中的主導角色轟動國際。從 前在大台呼號吶喊,號召學生加入佔領的學聯前副秘書長 岑敖暉已退出前線,決定專注學業。領導學聯重任交由前 常委、現任秘書長羅冠聰接手,羅又慨嘆壓力之大只有自 己知道。儘管運動已落幕,他們各自的民主路卻未完。

人物

藍絲領軍人物從佔中說起

在雨傘運動中,佔一席位的不僅是掀起這 場運動的黃絲帶,還有站在對立面、竭力 使佔領落幕的藍絲帶。歷時 79 天,黃藍之 爭亦維持了 79 天,甚至更久。唯有加上藍 絲帶的部份,才拼湊出更完整的佔領圖畫。

人物

借一隅書香 追尋被壓制的自由 鄧子強

每天清晨,鄧子強都會穿過貼滿大字海報的走廊,拉開鏽跡斑斑的鐵門,走入懸掛著「人民公社」招牌的紅色書屋。屋內書籍琳瑯滿目,牆上貼著毛澤東畫像,還有陣陣咖啡香。原來這是一間書店暨咖啡店,裝飾別緻,鬧中見靜。鄧子強是人民公社的店長,從二零零二年入股至今,小小的書店對他別具意義。

人物

建傷健人士互助平台 80後視障創業者 崔宇恒

外表與常人無異的崔宇恒(Walter),3歲被發現視力不正常。隨時間過去,現時僅餘不足一成視力。但他沒有放棄自己,反而選擇於充滿挑戰的商界打拼,成立社企CareER,幫助殘疾大專生就業。他手牽導盲犬Range,穿梭於繁忙的香港街道上,走著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人物

按下相機快門 紀錄社會變幻 陳朗熹

二十世紀著名的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曾說:「如果你的照片不夠好,是因為你不夠近。」近年,各種社運爆發的街頭猶如戰場,攝影記者為了捕捉事件爆發的瞬間,往往要與示威者一起衝到最前線。二十歲的陳朗熹(Hei)在年半前成為一名網絡媒體記者,採訪過佔領運動和台灣氣體爆炸意外等重大的社會事件。他秉持著對新聞行業的熱誠,儘管沒有受薪,也堅持用相機記錄鏡頭前的畫面。

人物

因快樂而成功的插畫女孩 魏寶婷

魏寶婷(Isabelle),一個簡單、愛笑的女孩,甫畢業便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品牌,創作出代表正能量的「Bulbble仔」。白色小燈泡恰如其人,時常掛著笑容,希望將快樂帶給別人。不少年輕人以Bulbble仔的插圖互相鼓勵,散發正能量,Isabelle亦因為分享快樂而獲得難能可貴的機遇。

人物

唱故事的古人 陳先松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這句話出自故事「爛柯山」。故事講述有一個樵夫進山砍柴,見兩神仙對弈,看得忘了時間,等到下完棋,才發現自己手裏的斧頭已經爛掉了。眼前這位身穿明末清初的鳳陽漢裝,操持六百年前金陵官話,居江南四合院的房屋中的陳先松先生,閒暇時節低吟淺唱地戲,餘音裊裊,不絕於縷……

人物

學舌鳥為嘲諷而生為自由活

「日日去鳩嗚,我謝絕你監管」,一句睇到都覺得「有聲」的歌詞,再配以入型入格的模仿,一段《日日去鳩嗚》「華仔落場版」MV讓製作團隊「學舌鳥」 (Mocking Jer)頓成網路紅人。最近更跟「墳場新聞」合作拍動新聞,一於繼續謔不公、諷不義。

人物

脊髓肌肉萎縮 每三小時需躺下 何宛淇

音樂劇主角、代表港隊出戰仁川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學會候選幹事、浸會大學中國研究一年級生-21歲的何宛淇患有先天性脊髓肌肉萎縮症,不但身體虛弱易病,亦因肺部受脊椎壓力影響,每三小時便需躺下休息,無法久坐。體弱嬌小的她卻熱愛運動,雖然行動不便,卻困不住她的人生,甚至比不少同齡年輕人活得更精彩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