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專題

專題

劏房發牌好心做壞事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九月初,建議研究劏房發牌或業主登記制度,以規管劏房樓宇結構及衛生情況。有劏房戶直斥政府隨時好心做壞事,恐業主會瘋狂加租,揚言會鋌而走險,「為平租會住無牌劏房」。有組織促請發牌前,應增建中轉屋安置受影響戶,配合租金、租住權管制,否則發牌制度形同虛設。 記者:鄺慧敏 編輯:張楚瑜

專題

沙士十年 疫境重生 笑容再現

2003年3月,「沙士」入侵香港,造成1,755人染病,299人死亡,疫戰持續足足三個月。一場「非典型」疫症奪去幾百個寶貴生命,拆散上百個溫馨家庭,更摧毀了香港的經濟和民生。當年六百多萬香港人同生共死,「十年人事幾番新」,各位沙士康復者如今過得好嗎?各位沙士勇士當初的熱誠還在嗎?各位香港人還記得他們嗎?

專題

學生哥 好多功課 港推功課革命遙遙無期

「要不要家課」革命在世界各國遍地開花:法國醞釀廢除家課政策;挪威學生要求取消家課;新加坡小學於逢星期三實施「無功課日」......而香港的學生為功課疲於奔命,開夜車屢見不鮮。有指家長望兒成材,飛黃騰達的怪獸心態,助長學校功課愈出愈深、愈出愈多。惡性循環下,終苦了一群莘莘學子。面對國際掀起「要不要家課」革命,香港對實施「零功課」等另類學習,仍然舉步艱難,學生繼續背著千斤重的功課上學去。 記者:張楚瑜、王方南 編輯:黃穎瑜

專題

不諳中文搵工難  鋌而走險為生活 滯港難民 缺社會保障

【本報訊】在2000年 ,本港關閉最後一個難民營,但現時仍有至少700名難民滯港。他們不懂讀寫中文,難找工作自力更新。而且,港府不會未獲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的難民提供最基本的房屋、食物、醫療和教育保障,令他們的生活雪上加霜。有社工建議,政府應酌情處理難民身份,讓他們可享基本福利,改善生活。 記者:陳南茜 編輯:劉敏霈

專題

虐畜事件頻發 成立動物警察存爭議

【本報訊】很多寵物主人一見到「平安」,都會向她問好。因為眾人都知道她不平安的過去。 記者:林樂軒 編輯:唐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