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專題

港聞

內地平價超市攻港 未必樣樣平 日期要看清

  • 新報人
  • 記者:馮藹怡、許慧敏、梁彧睿、黃佳穎
  • 2024-12-26

內地超市好特賣(HotMaxx)9月底進軍香港時,以平價作招徠,2元一罐可樂引來熱話。HotMaxx 開業2個多月後,記者再格價,可樂已加至3元,又比較20款貨品中,發現HotMaxx售賣的其中三款貨品較其他超市貴,有兩款與超市同價。雖然有15款是平過超市,但HotMaxx負責人稱賣平些是希望清貨尾。大家購買時要留意HotMaxx貨品標籤大部分是生產日期,要自行加保質期才計算到期日。 記者:馮藹怡、許慧敏、梁彧睿、黃佳穎  貨品種類繁多 20款貨品中3款貴過超市 位於葵芳的HotMaxx分店,雖然店內空間相對狹窄,顧客走動時較為擠擁,但店內提供了種類繁多的貨品,包括零食、生活用品及保 …

港聞

AI泡茶杯杯同甘 人手沖出顧客之味

  • 新報人
  • 記者:張智浩、林子明、陳晉剛
  • 2024-12-25

AI(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不同行業都隨波逐流,以AI技術解決問題或節省人手。有本地茶飲店亦研發出AI泡茶器,店員聲稱這部AI泡茶機可模仿調茶師的技巧,沖調不同口味的茶,不但快而且每杯茶都同樣味道。AI與人手沖茶比拼,那杯茶更合顧客口味? 記者:張智浩、林子明、陳晉剛 研發AI泡茶器 泡出同一樣的茶 茶飲店「活在茶下」(Tea Moment),去年開始利用「AI(人工智能)泡茶器」沖茶。這部「AI泡茶器」的誕生,源於店舖老闆留意到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歡飲茶,希望泡茶融入新科技,以此噱頭作招徠,吸引年輕人光顧。「AI泡茶器」可以自動過濾調泡的時間和位置,節省人手煲茶的時間,目的是沖出每杯份量和味道 …

港聞

大學食堂價錢大比拼 同集團燒味飯差8元

  • 新報人
  • 記者:DMC編輯:DMC
  • 2024-12-24

香港大學生部分住學校宿舍,加上要趕功課、趕上堂,一日三餐可能都會光顧大學食堂。雖然最少五間大學都有由美心集團經營的食堂,但即使同一個供應商、同一款燒味飯,在不同院校的價錢有很大差別,最平與最貴可以相差8元。 記者:蕭詠宜、張甄庭、洪雅瑩 五大學燒味飯價格對比 最平28元 本報記者走訪幾間大學內與美心供應商合作的食堂,包括香港大學的「莊月明文娛中心餐廳」(港大CYM Canteen)、中文大學的「善衡書院餐廳」(中大善衡 Canteen)、科技大學的「Canteen II」(科大LG1 Canteen)、城市大學的「城市食坊」(城大AC1 Canteen)和浸會大學的「浸會大學道校園餐廳」(浸大 …

港聞

【新聞專題】「性」教材未有與時並進? 性博士:寫的人要接受多些性教育

  • 新報人
  • 記者:梁彧睿、邵子峰、陳穎欣編輯:伍思平
  • 2024-11-21

教育局早前上載中三公民、經濟與社會科支援教材,當中「合乎情禮的親密關係」的部分引起社會討論,包括建議學生有性衝動時可到運動場打羽毛球,又提出學生須學習「堅決拒絕婚前性行為」等。有學者形容香港性教育「永遠都落後於年輕人」,認為教材更新要了解社會婚戀文化,以及青少年面對性方面的挑戰和危險。有「性博士」之稱的吳敏倫批評教學生轉移性衝動是荒謬,稱指引很多漏洞,不成熟,他直言:「整(教材)出來嘅人,自己要接受多啲性教育先好做。」 打羽毛球轉移性衝動 議員批未代入年輕人思維 教材上架後,社會上一片嘩然,不少人批評觀念落後。人稱「性博士」的亞洲家庭治療學院臨床聯席總監吳敏倫擔心,教學生轉移性衝動會變成習慣, …

港聞

【人物專題】港英混血兒堅持在港發展 三鐵運動員曾祥星:不應以奧運入場券定成敗

  • 新報人
  • 記者:陳晉剛、林子明編輯:黃梓霖
  • 2024-11-17

「留喺呢度就好似係我嘅屋企,我嘅屋企就係香港!」在港隊三項鐵人項目中有一位看上去不太「港樣」的運動員,他是港英混血兒曾祥星,訪問時,他堅定地道出對香港的感情。 今年巴黎奧運港隊再創佳績,全城歡騰的同時,香港運動員的待遇亦受到大眾關注。有人認為在香港非一線的運動員待遇欠佳,但持有中國香港和英國雙重國籍的曾祥星則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仍然選擇在這個彈丸之地成為全職的三項鐵人運動員。 「慶幸在香港出生」 混血兒身分無阻留港發展 曾祥星雖然同時持有香港和英國護照,但他在香港土生土長,融入香港社會;「我能夠講流暢的廣東話,可以很好地跟身邊的人、隊友交流。」曾祥星幼時參加興趣班,意外發現自己對三項鐵人的興趣 …

港聞

【新聞專題】SEN學生5年間颷升 受訓老師數目追得上變化?

  • 新報人
  • 記者:張智浩、鄭宇霞編輯:陳 鈞延、林 葦津
  • 2024-11-13

  「SEN學生越嚟越多,老師兼顧不到。考試時女兒沒有人讀卷,女兒為此感到氣餒。」一位媽媽憶述自閉症女兒的經歷。有特殊教育需要(簡稱SEN)學生5年間多1.5萬人,三年前教育局要求中小學應在五年內有八成老師接受過特殊教育培訓,但有老師坦言不願去上課,其中一個原因正是SEN學生越來越多。 「你當是所有的功課和知識量乘二。」12歲Jeffery剛升中一,放學時分享升中生活,他坦言升中後功課和測驗比小學時多,更形容是「小測爆發期」,每日都有測驗或默書,但他補充:「壓力除二。」單憑對話未必知道他是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簡稱ADHD)學生,亦很難想像他小學時曾經因為成績差萌生自殺念頭。 一次 …

港聞

「電子奶嘴」難取捨 育兒路上怎抉擇

  • 新報人
  • 記者:林凱悠、黃智瑩、陳卓文編輯:雷 家寶
  • 2024-11-12

「佢之前望住部平板電腦嘅時候,係完全唔理你。」黃先生道出五歲兒子以往依賴「電子奶嘴」時的情景;隨著電子產品全面融入生活,近年連奶嘴也電子化,有家長以電子產品代替傳統塑膠奶嘴用來安撫孩子的吵鬧,這種習慣漸漸形成「電子奶嘴」現象。  數據顯示,目前香港家庭容許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長遠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逾兩倍,心理學家指出,經常以電子產品控制孩子情緒,或會影響他們的社交能力及腦部發展;如何在這個問題上取得平衡,不少家長都進退兩難。 香港小學生螢幕使用時間「超標」   不少家長使用電子產品轉移兒童注意力,都是為了取得即時的寧靜,好讓大人可以有片刻安寧,從而稍事休息或專心做事。世衞建議,一歲以下幼兒使用 …

港聞

【人物專題】曾赴韓義教脫北者 回港延續教育初心 鄔麗霞:想令世界更溫暖

  • 新報人
  • 記者:葉晞琝、曾婥嵐編輯:高詠婷、戴慧豐
  • 2024-11-08

無論是義教脫北者,還是作為SEN (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導師,一路走來,鄔麗霞始終保持自己的初心—「想令世界更溫暖」。十年前她隻身前往南韓宣教,後來因緣際會義教脫北者。一身樸素打扮的她從不計回報,卻收獲多段真摯友誼。 「小女孩」變成熟 意外收獲真摯友誼 「佢哋自己嘅傷痛會令到佢哋性格上會有缺陷,導致同佢哋相處嘅時候好容易中招,好容易自己都會受傷。」談及與脫北者的相處,鄔麗霞思索片刻後回答。鄔麗霞憶述,曾經有一次,未能完全接受脫北者送她的禮物,引起對方誤會;該名脫北女士以為她不領情,甚至在別人面前說她的壞話,令另一位受過她幫忙的脫北者遷怒於她。 鄔麗 …

專題

美國大選|選民:憂特朗普當選失女性權利和自由

  • 新報人
  • 記者:林 葦津、呂婉怡編輯:林 葦津、呂婉怡
  • 2024-11-06

美國大選的投票日,各地的選民都紛紛前往投票站,投下手中關鍵的一票。《新報人》記者今日(5日)到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其中一個投票站視察,現場早上的人流較為稀少。有選民形容是次選舉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望能選出美國第一位的黑人女總統,又有選民認為特朗普的2025計劃將會進一步收窄社會發展。   記者早上9時到投票站現場視察,陸續有選民前往投票站投票,直至10時左右,投票站開始出現人龍。     身為美國移民的Azhenedt Sanabria形容,這次的選舉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不只是對自己的影響,更是關乎候選人如何代表國家。「今次有可能選出美國第一位的黑人女總統。」 …

港聞

施政報告擬完善廣東院舍照顧服務 議員:家庭因素令長者對計劃卻步

  • 新報人
  • 記者:張智浩、鄭宇霞編輯:劉瑋晴、林 幸言
  • 2024-10-16

行政長官今(16日)在施政報告宣布,將資助領綜援長者入住廣東省的安老院,並改善「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為入住廣東省安老院的長者提供更多選擇和支援。 扶貧委員會委員兼觀塘區議員簡銘東認為,兩地安老院的最大分別是院舍居住空間;他說本地院舍普遍居住空間較小,若長者希望有更好居住空間或支援,或需花費一至二萬元入住私人院舍;而內地安老院舍居住空間較大,設施和環境亦不錯,是吸引長者的誘因。 簡銘東認為,計劃頗受長者歡迎,不少長者曾查詢入住廣東省安老院的詳情。有查詢者向他提及,不少長者認為在內地居住,能更方便與內地親友見面,內地物價較低也是吸引長者的原因之一,包括食物價格和安老院費用等。 然而,簡銘東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