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河道污染未解決 活化親水或成泡影
- 2018-02-17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郭芝琳編輯:陳鈺霏
- 2018-02-17
政府近年積極推廣親水文化,並考慮於大圍明渠設置魚梯,及在屯門河興建划艇設 施。惟香港不少河渠仍存在污染問題,如擬活化的屯門河大腸桿菌含量更超標逾三 倍。有區議員批評政府各自為政,未能有效處理非法排污的問題,擔心窒礙活化計 劃的進行。 擬活化河含菌超標逾三倍 渠務署計劃於2019年為屯門、大圍、火炭及佐敦谷等多條河 道及明渠進行活化工程,包括於河旁加入綠化及行人道、興建「魚梯」及水上活動設施等,以改善生境及供市民親水。 根據環境保護署的次級接觸康樂活動分區水質標準,水體的大腸桿菌全年幾何平均值每100毫升不可超於 610個。惟環保署最新的《2016年香港河溪水質年報》則顯示,屯門河中游,即渠務署 …

新議事規則削制衡力 非建制三人各尋出路
- 2018-02-16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黃健朗編輯:湯銳彬
- 2018-02-16
立法會於去年通過修改《議事規則》議案,民主派議員失去「拉布」力量。有泛民議員認為新議事規則削弱立法會的監察力量,未來或需靠民間力量,惟暫時未能找到新的抗爭出路。有學者認為若民主派在三月補選中能重奪一半議席,議會或能恢復抗爭作用。 泛民議會牽制力削弱 盼激起民間力量 去年12月,立法會通過修改《議事規則》議案,立法會全體委員會法定人數由35人降至20人,而議員提出以呈請方式成立專責委員會的門檻亦由20增至35人,其他修正項目包括主席能於流會後隨時重啟會議、擴大主席權限等等。 有指立法會完全喪失監察政府的能力,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認為牽制力減弱不等於完全失去。朱凱廸指在財務委員會上,民主派議員仍能監察 …

政府支援不足 民宿推綠色旅遊有心無力
- 2018-02-15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梁浩揮編輯:黃詠榆
- 2018-02-15
近年政府有意發展綠色旅遊,擴闊客源。有位於大澳的民宿與環保團體合作,轉介遊客參加鄉郊導賞團,讓遊客體驗本地文化及農耕活動。有議員認為民宿在推動綠色旅遊上不可或缺,惟本地民宿需面對人手及資源不足的問題,且牌照申請成本高,阻礙綠色旅遊發展。 農莊遊客數量升 民宿為綠色旅遊「搭橋」 根據世界觀光組織的解釋,綠色旅遊為旅程的過程中秉持「節能減碳」的精神、享受「生態人文」,及盡力減低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民宿「歸田園居」位於大澳,東主陳慧之經常向入住的旅客推廣本地綠色旅遊,如參觀二澳農莊。她會為有意參加的旅客聯絡導賞團,並安排行程,希望讓遊客體驗本地文化及農耕活動。 二澳農作社項目主任莫兆麟指出,綠色旅遊在 …

電動代步工具歸類「汽車」 須登記卻沒門路
- 2017-12-30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蘇沛資編輯:黃靖茜
- 2017-12-30
科技日新月異,代步工具五花八門,電動滑板車、單輪車等電動代步工具能減省不少步行時間。惟根據現時香港法律規定,在私人路以外的地方駕駛電動滑板車、單輪車等電動代步工具屬違法行為,用家亦有機會被檢控。有電動車用家抱怨,政府以「汽車」法規限制他們「上路」,卻不容許電動代步工具以「汽車」標準申請牌照。運輸署指,香港路面狹窄,不宜修改法例以便該等可移動工具登記及領牌於路上行駛。 電動滑板車代步省車程 規例:路面使用屬違法 鄭小姐使用電動滑板車不足一年,會用以替代其往往來住所與鐵路站的代步工具,能把15分鐘的路程縮短至3至5分鐘。她指,電動滑板車時速可在每小時10至 30公里調節,「如突然衝出人或貓狗,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