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亂世中的童心 硝煙下的教育
- 2019-12-20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黃寶詠、許綽藍編輯:張潔榆、李蕊晴
- 2019-12-20
「香港人!」這邊傳來一把稚嫩的聲音,清脆響亮。一個小女孩站在遊行人士中間,拖著身旁的母親,水汪汪的眼睛裡載滿堅定,卻不能掩飾那份純真的稚氣。「反抗!」接下來是一群和應的成年人。本港反修例運動持續超過五個月,不時可於集會及遊行活動中發現小朋友的蹤影。兒童對社會運動感到好奇,甚至參與其中,家庭及學校教育都肩負著不可或缺的啟蒙責任。 撰文、攝影 : 黃寶詠、許綽藍 編輯: 林蕊晴、張潔榆 焦糖媽媽:由恐懼到了解抗爭 五年前的雨傘運動,是焦糖媽媽 (化名 ) 第一次帶同兒子上街,兒子當時只有3歲。她形容自己是一名「深黃媽媽」,連兒子睡午覺的時間,也會把握時間推著嬰兒車帶他到金鐘參與遊行。她 …
商鋪政見成消費指標 反送中引發「顏色消費」
- 2019-11-03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叶釗穎、林秀珊編輯:徐卓藍、黃永亮
- 2019-11-03
反送中運動引發的警民衝突持續,社會根據政治立場分化成藍黃兩個陣營。近月網上流傳著「黃藍店鋪表」:「黃店」支持反送中;「藍店」支持政府執法。網民根據店鋪表發起罷食罷買藍店,支持黃色小店的行動。然而單靠人們投稿的資料來源卻未必可信,有店舖被錯認「藍店」,損失慘重。有商界人士認為,商家不應將政治立場帶進食肆。 黃藍分類靠網友投稿 部份店鋪有「偽黃」之嫌 近月多個社交平台如Facebook及Instagram都流傳著黃藍店鋪表,每個地區都有專屬的一個,可見其覆蓋度甚高,大部分資料來源則來自該區的網友。。她解釋,資料大多來自網友投稿,「一開始相信網上討論區的資料,但慢慢發現未必準確,所以會要 …
中醫學生強制「送中」實習 收死亡恐嚇求助無門
- 2019-10-30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林芷淇、郭曉茵編輯:張潔榆、林苑荇
- 2019-10-30
反送中運動現時為止已超過100天,連串示威帶來社會不穩,而白色恐怖、政治審查、警察濫權等質疑,更引起不少市民憂慮。 據《立場新聞》報道,在八月初,一名中大修讀中醫課程的碩士生在中國內地實習期間被捕,被檢查手機內有否與反送中相關的內容。此事激起各學院內中醫學系學生極大迴響,不少人擔心香港學生到內地實習是否不再安全,亦有學生曾經收到死亡恐嚇。有意見質疑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規定在內地中醫院實習的要求,是否不可取締。中管會則指,暫時沒有途經幫助受影響學生,短期內不會更改規定。 內地實習收逾百死亡恐嚇 自我審查籠罩中醫院 陳樂行是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系五年級學生,他早在兩年前已深切體會到香港學生到 …
【施政報告 · 房屋】首置9成按揭樓價上限大增 學者憂引發負資產危機
- 2019-10-16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叶釗穎編輯:麥筠瑋
- 2019-10-1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提出放寬按揭保險計劃的樓價上限,由現時400萬提升至800萬元。而首次置業人士在可不通過壓力測試的情況下,仍能夠申請最高9成的按揭貸款。 而可申請最高八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則會由600萬元提升至1,000萬元,後者可以包括自用樓換樓按揭。林鄭月娥指出,此政策旨在協助因按保上限而延遲置業的中產及年輕人「上車」。 學者:放寬額度做法合理 惟質疑上升幅度太高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治學系教授葉毅明指出,放寬首置按揭額度會令借貸成本會因而降低,能鼓勵有能力置業的中產入市,「按照目前樓價水平,400萬的按揭樓價已不合時宜,不足夠支付房價,上車樓盤較多介乎600萬至80 …
居港台灣人看反送中 見證香港動盪與不安
- 2019-09-30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林芷淇編輯:鄭詩敏
- 2019-09-30
胡育彰是一個來自台灣的異鄉人,為了更好的工作機會,在2012年隻身來到香港。七年間,他見證了反國教、雨傘運動、旺角騷亂等大大小小的社會動盪⋯⋯但2019年的夏天不太一樣,急速升溫的反送中運動,讓他憶起年少的自己曾經也是「勇武派」,參與過香港特首口中的「暴動」,直面警棍與水炮車,亦深深理解何以示威者採取各種激烈行動。 然而,香港的示威,他從未主動參與,只因他認為香港的民主需要香港人自己爭取,正如台灣的民主一樣。 曾經的「勇武派」 2006年百萬人民倒扁運動,當年20歲的胡育彰半夜接到朋友電話,得知示威者在總統府前的凱道與警察起衝突,他便立刻和朋友開車從桃園前往台北加入抗爭,「整個街道像是戰場一樣 …
補習中介核實寬鬆 導師易虛報學歷
- 2019-09-28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郭嘉晴編輯:林苑荇
- 2019-09-28
近年,不同網上補習中介提供平台讓學生和導師配對,學生和導師只須在中介網站填寫資料,就有專人協助配對。可是有補習中介公司在成功配對後,未有核對補習導師學歷,因此出現導師虛報學歷的情況,學生有機會被配對與要求不符的導師,權益受損。有律師表示,虛報學歷涉及欺詐,導師隨時墮入法網,後果嚴重。 網上登記毋須核實 中介說法前後矛盾 不少大學生會透過中介網站尋找兼職補習工作,就讀浸會大學的王同學就是其中之一。她去年在補習中介網站A填寫個人資料和學歷後,就有專人立即幫她配對,一天後便能獲得補習工作。她表示,由填寫個人資料到上門補習的整個過程中,中介從未要求提供任何學歷証明。「我登記時,中介網站A沒有位置讓我上 …
代寫服務「槍手」學歷難辨 買賣雙方涉欺詐
- 2019-05-05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張潔榆編輯:麥筠瑋
- 2019-05-05
社交平台上有針對大學生的收費代筆服務,完成一份功課的價錢由幾百到幾千元不等。服務由俗稱「槍手」的代筆寫手為各式論文操刀,買家甚至可要求寫手完成上萬字的畢業論文。代筆服務常以「外國人寫手團隊」、「三大畢業生」、「不成功不收費」等作招徠,惟代筆質素、寫手的學歷和寫作能力均難有保證。有律師表示,代寫功課買賣雙方均涉欺詐,學生隨時墮入法網。 賣家無法提供學歷證明 寫手質素難保證 本報記者在社交平台Instagram,向一間提供代寫服務的網店查詢,希望了解服務的內容和收費,以及測試寫手能否提供學歷證明。記者佯裝買家,要求寫手於一星期後把一份字數約為1000字的法律個案研究功課交給記者,收費是950元。 …
「順勢療劑」抗疫療效存疑 坊間療劑無註冊欠保障
- 2019-03-28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麥筠瑋編輯:趙苡彤
- 2019-03-28
一種標榜以自然、無害的方法製藥,名為「順勢療法」的另類醫學,多年前已在香港植根。網上有人提倡,讓學童服用「順勢療劑」代替接種疫苗,呼籲拒絕接種預防白喉、破傷風等的疫苗。本報翻查資料,發現相關療劑未向政府註冊,其品質並不獲衛生署保證。醫學系教授難斷療劑抗疫功效,但指出臨床實驗證明疫苗較為可信。 療劑抗港流感成效存疑 順勢醫師不建議使用 網上社交平台Facebook專頁「醫學治眼」早前張貼截圖,指在一個網上群組中,有網民呼籲家長以順勢療法的口服療劑取代接種疫苗,並於俗稱「針卡」的學童免疫接種紀錄中填寫「順勢療法」,以向幼稚園職員交代;又有網民提倡讓沒有接種疫苗的兒童飲用「膠性銀水」,聲稱能有效預防 …
臨時美容店短租避法網 衛生惡劣責任難究
- 2019-02-22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尹海澄編輯:梁浩揮
- 2019-02-22
近年街頭修眉服務進駐香港不少小型商場,主要租用商場的臨時舖位,簡單放幾張椅子即開門做生意。大部分攤檔皆由數名操不純正廣東話口音女子負責,她們提供的服務除了$10修眉,更有霧眉、紋唇等,吸引大量客人光顧。這類臨時店舖未持商業登記,以短租手法避過法律責任,消費者遇事難以追究。有醫生指若美容師未有為用具消毒,客人有風險感染愛滋病、肝炎等傳染病。 租期不足一個月 政府執法無門 本報記者早前到荃灣南豐中心一臨時美容店視察,店舖不足15平方尺,舖位只能勉強放置兩、三張摺椅,讓顧客半躺接受美容服務。每當有女性行經舖位,兩名操不純正廣東話口音的美容師就會更以$10修眉作招徠,引來不少中年婦女光顧。記者於舖外逗 …
網上轉售補習筆記成風 學生版權意識不足
- 2018-12-29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張潔榆編輯:蘇沛資
- 2018-12-29
為備戰公開試,不少中學生會到大型補習社補習。有學生在考試後,經由二手買賣平台轉售補習名師的筆記獲利,但並無意識行為屬侵權。律師指未經授權轉售二手筆記屬違法,但坦言網上交易難以規管。 買賣雙方不知刑責 警告字句形同虛設 本港補習風氣盛行,不少學生完成公開試後,在網上放 售 補 習 筆 記。 在 社 交 平 台 Instagram 及 二 手 買 賣 平 台Carousell 搜尋「補習筆記」等關鍵字,可獲逾 72 萬宗搜尋結果。 正就讀香港科技大學三年級的謝同學,曾在 Instagram轉售補習筆記。謝考完中學文憑試後,為免補習筆記囤積家中造成浪費,便將補習筆記放上 Instagram 售賣,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