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專題

港聞

製作電影為別人 創作音樂為自己 ── 專訪電影系畢業生馬力

  • 新報人
  • 記者:何 嘉龍、鄭 敏婷編輯:呂嘉琪
  • 2021-11-06

朝霧瀰漫的清晨,馬力聽著沙沙的波浪聲,伴隨微風徐徐走向沙灘,站在海旁遙望遠方。他倏然跪在沙上,掙扎、發洩地挖出一個洞口,隨後俯伏在地上,默默地向真神禱告。 以上是馬力在其音樂影片內的動作以及情感表達。烏爾都語是馬力的母語,而這首以烏爾都語開首的音樂影片,除了是他就讀電影系時的畢業作品主題曲,也正正描述着馬力的內心世界——即使被內心世界閉上一道門、情緒受到困擾,但他只要勇敢面對,仍相信有另一扇窗會為他打開,尋找生機。由以往封閉自我、因被人歧視而討厭整個香港,到現在屢出新歌,冀為香港社會發聲,縱使他的成長伴隨各種挑戰,但他亦能一一解化,成為真正的自己。 備受歧視的童年 欲改變社會萌生創作電影的念頭 …

港聞

【政府場所掃安心碼 不便視障人士】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羅添盈、丘麗怡
  • 2021-11-05

今個月起,市民出入政府場所包括街市等必須使用「安心出行」,除了長者遇到困難,有視障人士亦批評新措施帶來嚴重不便。 記者:石卓穎、鄧栩晴 編輯:羅添盈、丘麗怡 指導老師:王春媚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港聞

以暗黑童話擁抱受挫的人 插畫家奈樂樂:你不是孤身一人

  • 新報人
  • 記者:陳洛蕎、黃 可兒編輯:梁栩焮、高諾恆
  • 2021-11-05

「從此,王子和公主便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這也許是許多人心目中童話故事的標準結局。色彩繽紛的精裝繪本為故事建構出美好的幻想世界,但有插畫家嘗試把現實的殘酷帶進童話世界,繪畫出與別不同的黑暗繪本。 奈樂樂,本名關偉樂,是一名設計師及插畫師。自2017年起,推出「暗黑繪本」系列,藉童話故事表達社會的黑暗面。他直言,這個世界猶如地獄,令人難以開心。故其筆名亦與地獄有關,此名源於日本動漫《寒蟬嗚泣之時》內的歌曲「奈落之花」,「日文裏的『奈落』意解地獄,剛巧與我的名字讀音相同,便以此為筆名。我想創作一些讓大家對社會有所警惕的繪本,不會『中伏』,被人性醜惡所傷害,開心一點,從地獄中找到快樂,那便是『奈樂樂 …

港聞

政府狂推疫苗接種計劃 市民批政策如同「谷針」

  • 新報人
  • 記者:林 澤鋒、文 樂瑤編輯:王曉琦、容倩文
  • 2021-11-04

為增加本地接種率,政府制定各種措施及誘因鼓勵市民接種疫苗,包括:接種一劑新冠疫苗比率達七成的學校可恢復全日面授課堂、呼籲僱主向僱員提供「打針假」等;部分大學要求師生接種疫苗或定期提供自費檢測陰性報告方可進入校園。有學生為節省檢測費用而選擇接種疫苗,惟有學生因憂慮疫苗副作用而選擇不接種;亦有僱員受政策壓力而接種疫苗。根據政府疫苗接種數據,現時本地疫苗接種率明顯上升,然而社會出現反對聲音,形容其疫苗政策如同「谷針」。 大學要求學生「打針」及自費檢測 學生憂慮疫苗引副作用 香港理工大學(下稱:理大)是首間要求師生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大學,若師生未有接種疫苗,則需要定期提供自費檢測陰性報告方可回校進行面 …

港聞

電檢修例加入國安審查 本地電影創作者冀續創作界線待摸索

  • 新報人
  • 記者:梁倩穎、符 芷琳編輯:廖子晴、謝鎧文
  • 2021-11-03

政府因應《港區國安法》的實施,於6月刊憲修訂《有關電影檢查的檢查員指引》,訂明電影檢查員需考慮影片,是否描繪、刻劃及表現「可能構成危害國家安全罪行或損害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行為或活動」。及後,於8月下旬政府宣佈向立法會提交《2021電影檢查(修訂)條例草案》(下稱:《電檢修訂草案》),指該草案「完善電影檢查規管制度」,而建議當中提及將賦權政務司司長撤銷「不利於國家安全」影片的准映證等等。現時,立法會「電影檢查條例修訂草案委員會」已完成審議修例程序,並三讀通過修訂。 政府公告一出,有學者質疑《電檢修訂草案》中所提到的「不利於國家安全」字眼的定義含糊,擔心新修訂將增加本地電影界在創作上出現「自我 …

專題

【朱文佳殘奧奪銀 望亞殘運再奪金】

  • 新報人
  • 記者:DMC編輯:朱佩瑩、何琛然
  • 2021-11-01

港隊羽毛球殘疾運動員朱文佳,在東京殘疾人奧運會為香港奪得一面銀牌,並成為殘奧閉幕禮的港隊持旗手,特區政府形容朱文佳鬥志頑強發揮出色,朱文佳接受專訪時說自己雖然有局限但亦有能力衝破限制期待未來再創佳績。 記者:林枝清、張瑜瑤 編輯:朱佩瑩、何琛然 指導老師:呂秉權

專題

【《魷魚遊戲》掀熱潮 椪糖檔人氣急升】

  • 記者:陳詩雅編輯:陳詩雅
  • 2021-10-28

《魷魚遊戲》在全球爆紅,其中,劇中的椪糖成為南韓軟實力的象徵,在中外都掀起熱潮。 原來,戲入面的椪糖,由當地一個路邊檔現場製作,現在成了首爾的人氣熱點。記者陳詩雅同檔主傾過。 記者:陳詩雅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南韓 #魷魚遊戲 #椪糖

港聞

大灣區薪酬增幅高於香港 市民無意到大灣區工作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趙玉馨、鄧曉彤
  • 2021-10-21

浸大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的薪酬調查,發現廣東省公司的加薪幅度遠高於港澳,最高加薪達6%,本港人工加幅只介乎1.3% 至2.1%。但有市民指兩地文化差異大,不會因加薪多而吸引到大灣區工作。 記者:石卓穎、鄧栩晴 編輯:趙玉馨、鄧曉彤 指導老師:王春媚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粵港澳大灣區 #創業 #

港聞

跆拳港隊缺專場 隊員對新局無望

  • 新報人
  • 記者:龍德文編輯:申詩煒、李嘉希
  • 2021-10-18

有港隊跆拳道運動員指因資源及配套不足,缺乏專屬訓練場地,於是自資開設道館,令訓練更加專注。民政事務局體育專員楊德強認為推動體育發展不能單靠政府資源,需要多方配合。 記者:黃靖文、楊桂馨、龍德文 編輯:申詩煒、李嘉希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港聞

【規劃北部都會區 漠視生態平衡】

  • 新報人
  • 記者:DMC編輯:高小柔、何琛然、鄧曉彤
  • 2021-10-08

在「北部都會區」,亦有多個濕地被納入發展,有馬屎埔原居民批評,政府收地忽視生態發展和居民利益 。 記者:張瑜瑤、林枝清 編輯:高小柔、何琛然、鄧曉彤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新界東北#北部都會區#馬屎埔#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