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體育及環保

罕見病政策支援遠遜多國 僅少數患者獲藥物資助
- 2016-11-29
- 新報人
- 記者:官琳編輯:新報人
- 2016-11-29
香港的罕見病政策和支援一直落後多國家地區,政府未設立相關數據庫,只有 6 種罕見病的藥物被列入藥物名冊內並能獲得資助,有患者因負擔不起昂貴醫藥費而放棄治療。香港罕見疾病聯盟會長曾建平批評,政府仍未意識到有關議題的重要性,漠視聯盟提出的訴求。 兩腎長滿腫瘤 待標靶藥列入藥物名冊 池燕蘭是結節性硬化症(TSC)患者,兩個腎長滿腫瘤,肚子日漸脹大,尿頻情況日益嚴重。結節性硬化症是一種罕見遺傳病,患者多個器官會持續長出腫瘤,大部份病人會經常抽筋,亦有病人智力受損。不過她現時並無接受治療,因 10 年在公立醫院診症時獲得在公立醫院診症時醫生明言 :「換腎也輪不到你,萬一腫瘤爆了就去急症修補」的回應,令她 …

瀑布游繩而下 挑戰大自然
- 2016-11-22
- 新報人
- 記者:莫詠儀編輯:新報人
- 2016-11-22
天朗氣清的周末,一群追求刺激的峽谷挑戰愛好者在瀑布前游繩而下,一邊踏着山崖慢慢步下,一邊俯瞰山下的風景,讓冰涼的水沖擦全身,清涼透心。峽谷挑戰(溪降)指在溪澗瀑布中進行的游繩活動,以下攀、滑行、沿繩下降、瀑降、跳潭等方法從瀑布由上而下滑降。香港峽谷挑戰協會教練 Dig 指,峽谷挑戰近年逐漸普及,愈來愈多攀岩者接觸這項運動,而且不少家長會帶子女參加,挑戰膽量。惟峽谷挑戰在香港並未有完善教練牌照資格制度,加上政府缺乏監管,參加者需自行承擔風險。 採訪當日,香港攀岩歷奇教練 Gordon 和 Ada 帶領參加者走過馬鞍山的山路,來到馬大石澗進行溪降活動,「這裡的溪澗相對不太陡峭,撤退路線較多,適合初 …

港跳繩隊未獲政府資助 運動員自費上萬參賽
- 2016-10-19
- 新報人
- 記者:陳樂彤編輯:新報人
- 2016-10-19
本港體育政策傾向「精英化」,部分獲納入香港體育學院(體院)的精英體育項目,或者加入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港協暨奧委會)的項目,其運動員會得到政府的認可及較多資助。相反,屢創佳績的中國香港跳繩代表團,卻因未被港協暨奧委會承認而需要自費訓練,教練稱學員面對「沉重的財政壓力」。 體院精英項目三級制 學員獲資助如「收人工」 現行的香港體育政策有三大方向,包括「體育盛事化」、「體育普及化」和「體育精英化」,政府亦在2012 年成立 70 億元的「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向體院提供財政資源,發掘和培訓有潛質的年輕運動員。 政府會根據「精英資助評核計劃」準則,每兩年甄選「精英體育項目」,並根據體育 …

港人誤解二手衣物 港市場遠遜瑞典
- 2016-10-10
- 新報人
- 記者:鍾姸編輯:新報人
- 2016-10-10
港人熱愛時尚,每年購買不同衣物迎合潮流,容易造成浪費。過氣衣物除了丟棄外,亦可作二手衣物重新出售。著名平價連鎖時裝店發源地瑞典隆德鎮上有不同的二手時裝店,有店主經營逾十年,致力發展可持續服裝。反觀香港,有團體調查報告發現超過八成港人未曾購買過二手衣物,衣物回收發展亦緩慢。 毋懼平價時裝 瑞典二手市場百花齊放 瑞典二手時裝店店主Mia Holmberg因希望推動可持續服裝而於隆德開設二手時裝店,店舖經營了14年,主要營運方式為寄賣,並以原價約3至5折價錢出售設計師品牌衣物,售出衣服後與寄賣方分賬。Mia指二手衣物既能減少丟棄衣物所造成的浪費,又能讓買家以低廉價格買得名牌衣物,故二手 …

醫護人手緊絀 1護士對15病人
- 2016-05-23
- 新報人
- 2016-05-23
每逢流感高峰期,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推出多項流感應對措施,包括:順延部分非緊急住院服務、手術及加開病床等,但公立醫院病房「逼爆」、急症室輪候時間等問題仍未解決,增聘醫護人手應付公營醫療系統的需求日增。不少醫護人員在社交網站表示工作量超出負荷,壓力面臨「爆煲」,政府多年來亦推出不少改善措施,如引入海外醫生、增聘醫護人手等,惟成效不彰,難以正本清源。業界建議政府研究長遠醫療政策,增加制度的可持續性。

踏輪起舞 另類藝術表演
- 2016-04-22
- 新報人
- 2016-04-22
本港去年出現首支輪舞表演的隊伍 ──「香港輪舞隊」,過去一年成員在不同的舞台上以耀目的滾軸溜冰鞋「踏輪起舞」。風光背後,卻揭示出藝術表演於香港推廣的困難。

【足球人生(下)】踏遍崎嶇 踢出人生下半場
- 2016-04-19
- 新報人
- 2016-04-19
夜幕低垂,還未到集訓時間,一眾無家者世界盃香港隊的球員們已陸續到達球場外更衣換鞋,分秒不浪費地在場外向石牆踢球練習。無論在這球場上或人生的球場上,每位球員都經歷種種,嘗盡百味。曾為「無家者」的球隊助教阿昌說,他們的集訓不是學踢球,而是學「做人」。

【足球人生(上)】原甲組球員 「紅牌」出局的上半場
- 2016-04-19
- 新報人
- 2016-04-19
一眾無家者世界盃香港隊(Homeless World Cup Hong Kong Team) 的球員在球場上奔馳,所有人都在追趕那不停滾動的足球,卻有人站在場邊,不時向球員們大吼大叫,他便是球隊助教阿昌。記者來訪他們的集訓基地,阿昌主動向記者招手問好,更細心叮囑記者附近品流複雜,切勿自行離開公園。這位足球猛將表面硬朗粗獷,待人卻細心親切,率直健談,難以看出那段艱難「無家」歲月的痕跡。

改造舊衣減污染 回收政策成障礙
- 2016-04-02
- 新報人
- 2016-04-02
港人棄置衣物數量驚人,對環境造成沉重負擔。根據綠色和平的調查, 每個港人每年平均棄置15.4公斤的衣物,相等於102件T恤。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鄧敏琳指,紡織業印染過程中常用的有毒化學物質高達3000種,有些化學物質在自然環境下難以被降解,且會滲透至泥土表面,污染地下水。另外,衣物需要至少200年才能被分解,分解過程中會釋放溫室氣體甲烷,加速全球暖化。

同工不同酬 醫生盼薪酬與公務員掛勾
- 2015-12-09
- 新報人
- 2015-12-09
「還醫生一個公道」,過千名身穿白袍的公立醫院醫生於10月在伊利沙伯醫院靜坐,抗議醫管局未有跟隨公務員機制為醫生額外加薪3%,是繼07年爭取同工同酬後的大型靜坐行動。事後醫管局雖答允加薪,但事件引起各界思考公立醫院醫生薪酬機制漏洞。醫療界人士指,長遠希望將公院醫生薪酬與公務員掛勾,省卻每年檢討制度的繁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