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醫療、體育及環保

港聞

政府消息:預計本星期內批准復必泰接種年齡降至12歲 許樹昌:外國研究指12-15歲青年接種後未有嚴重如面癱副作用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6-02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今日一致通過降低復必泰接種年齡至12歲,政府正審視建議,消息指預計今個星期內可公佈決定。政府專家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外國數據證明復必泰疫苗對12-15歲青少年的保護率為100%,接種後亦無嚴重的不良反應,中和抗體亦較16歲以上人士高倍多。有中學生表示擔心疫苗副作用,視乎情況考慮接種。   12歲的陳同學說:「我不會冒險。」他表示暫時不會接種疫苗,亦不會因政府禁止未接種人士出入學校而接種。他又說曾有家人接種復必泰後感不適,因此對疫苗欠信心,若更多人接種疫苗後未有不良反應,才會再考慮。     60多歲的鄺婆婆 …

港聞

中大研究:推算有2萬人曾感染新冠病毒未被發現 兩款疫苗均可產生抗體

  • 新報人
  • 記者:張家禧編輯:林穎茵
  • 2021-05-26

中文大學醫學院團隊招募4千多人做調查,找到6人有新冠病毒抗體,但自己不知道曾受感染。中大推算這類隱性患者全港最多有近2萬人,佔香港整體人口約0.3%,不過比例相較外國低,證明本港做的檢測及追蹤源頭有效。團隊研究又證實,本港注射的兩款新冠疫苗,市民接種後均驗出有中和抗體,證明疫苗具保護作用。 研究:本港隱性患者比例較外國少 中大團隊去年4月招募4,198名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有6人的血清存有「免疫球蛋白G抗體(IgG)」,即曾感染新冠肺炎。經統計學調整,推算出本地這類新冠隱性感染者約有2萬人,本港現時有過萬人確診,隱性與確診個案的比例為2:1 ,相較於其他國家,如美國、意大利、西班牙等低,當地的 …

港聞

護老院疫下拒探訪 長者嘆隔門相見:「像探監」

  • 新報人
  • 記者:DMC編輯:DMC
  • 2021-05-23

記者:鄭敏婷、任子羿、舒經緯、吳嘉詠、馮子珊   疫情反覆,護老院一直禁止探訪。即使是家屬,亦只能到院舍門外與長者隔門相見,有長者直言:「像探監。」   現時居於私營護老院的林婆婆以電話形式接受訪問。她理解院舍禁止家屬親身探訪是無可避免,但因無法外出與親友相聚,感到難過。她認爲:「在護老院困著很辛苦,沒有自由,感到很鬱悶。」 問及「隔門共聚」是否能夠慰藉思親之情,林婆婆說成效不佳:「情況就像探監一樣,家人無法長時間暫在門外陪伴(自己),只能隔著門見面。無法跟家人親身接觸,只能看電視、呆坐渡過一天。」 林婆婆的女兒吳女士則表示,現時雖未能親身前往院舍探訪家人,但明白 …

港聞

政府研降低注射疫苗年齡 梁栢賢:暑假前未必做到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5-20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政府有意將注射疫苗年齡組別擴大至12至15歲,正與藥廠溝通。疫苗接種計劃工作小組成員梁栢賢表示,暑假前降低年齡組別機會不大。聶德權亦指出疫苗供應充足,呼籲市民打針,不要浪費疫苗。     聶德權指,藥廠數據非常重要,有數據後交由專家委員會審視安全和綜合其他國家數據,再與教育局商討外展注射計劃。當一齊程序完成後,加上鼓勵和推廣,政府亦會加緊落實,相信很快成事。「始終接種疫苗是在市民知情和同意之下進行,也是為了保障自己和身邊的人。」梁栢賢亦表示,暑假之前完成機會不大,若能在開學之前完成是一個好開始,「倘若七至八月時學生已有免疫屏障,回到 …

港聞

政府專家:疫苗無增死亡、中風、流產風險 政府研降低接種年齡

  • 新報人
  • 記者:尹寶盈編輯:林穎茵
  • 2021-05-19

本港接種了超過200萬劑疫苗,至今接獲2890宗異常個案,政府專家分析數據,指未有證據接種疫苗會增加流產、中風、死亡等風險。因應外地降低接種年齡,政府已要求藥廠提交資料,若證明疫苗對年輕人是有效及安全,政府會考慮再放寬年齡限制。另外社區疫苗接種中心9月停運,政府指9月並非死線,停運後仍然有地方可接種,但無具體講安排。消息指公立醫院會繼續讓有需要的人可接種復必泰,直至疫苗到期為止。 專家:證據顯示疫苗與中風、流產、死亡無因果關係 疫苗接種計劃開始了3個多月,已接種超過200萬劑疫苗,當中2890宗異常報告,政府指大部分是輕微病例,如頭暈,皮疹,有20宗是接種後14天內死亡報告。專家委員會完成七宗 …

港聞

嶺大研發可重用透明過濾口罩 防霧不反光助聽障人士溝通

  • 新報人
  • 記者:陳洛蕎編輯:林穎茵
  • 2021-05-13

新冠肺炎疫情下人人戴口罩,令聽障人士難以透過讀唇及觀察他人面部表情進行日常交流。嶺南大學「嶺大創業行動」研發出全透明可重用過濾口罩,以不反光、防霧氣、抗病毒和佩戴舒適為主,口罩售價約$200,可用8個月,團隊希望口罩助聽障人士清晰看到對方表情,會優先提供予聽障人士的服務提供者。   根據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早前問卷調查,有71%聽障人士靠面部表情如讀唇獲得即時資訊,疫情下,口罩遮蓋了半張臉,令聽障人士與人溝通帶來不少阻礙。深度聽障的李素心提到:「大家戴口罩,我跟對外溝通似隔絶了。」她解釋除了日常生活例如購物和於餐廳點餐聽不清楚,她去看醫生時,也未能聽得懂醫生的說話,令資訊甩漏。嶺南大學 …

港聞

下週三起若入境人士接種2劑疫苗 視乎地區風險可適度縮短檢疫期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編輯:林穎茵
  • 2021-05-07

食物及衛生局常任秘書長陳松青指,已接種2劑疫苗的海外人士,可因應來源地區的疫情風險,調整檢疫安排。除極高及甚高風險地區外,其他地區會適度縮短強制檢疫期。     來自極高風險地區的人士,如菲律賓、印度及南非,將被拒絕入境。甚高地區,如英國及愛爾蘭,則維持21日指定酒店強制檢疫。 早前在港已接種2劑疫苗或已接種世衛認可疫苗的入境人士,中及高風險地區,如法國及加拿大,檢疫期將改為14日指定酒店強制檢疫及7日自我監測。低風險地區,如歐洲、紐西蘭及新加坡,將改為7日指定酒店強制檢疫及7日自我監測。措施將於下週三(12日)起實行。 另外,內地、澳門及台灣的入境人士,如非使用「回港易」 …

港聞

接種2劑疫苗滿14日 檢疫期可縮短7日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編輯:林穎茵
  • 2021-05-07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7日)宣佈,市民接種兩劑疫苗14日後,強制檢疫時間可以縮短。變種病毒密切接觸者、減至14日、非變種病毒的個案,檢疫期減至7日,同時可選擇家居檢疫。正因變種病毒檢疫的大廈居民亦可停止檢疫。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醫生(7日)解釋,經過聯合科學委員會及政府專家顧問團評估後,接種了兩劑疫苗後14日的市民,再配合檢測及驗抗體、檢疫期可獲縮短。     不涉及變異病毒株個案的密切接觸者,接種兩劑疫苗後14日,並在檢疫第1日檢測呈陰性,血清驗到有抗體,檢疫期可由原本的14日縮短至7日家居檢疫,但要配合電子監測,之後7日要自我監察健康狀況 涉及變異病毒株 …

港聞

鰂魚涌康怡花園N2座全部居民送檢疫中心隔離21天 消息:政府研已接種疫苗或縮短隔離日數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5-05

  鰂魚涌康怡花園N2座和薄扶林道118號豪峰由於有外傭個案驗到有變種病毒,所有住戶要送到檢疫中心隔離21天。政府又列明到過35個處所的人,要接受強制檢測,已完成疫苗接種的人可豁免,消息指政府下午會與專家開會,研究已接種兩劑疫苗後,可縮短隔離日數,最快明天公布。       鰂魚涌康怡花園N2座出現外傭確診個案,驗到有N501Y變種病毒株。政府凌晨0時15分起封區,原本9時開始居民要強制檢測。住戶需待所有人有測試結果才能離開,應屆DSE考生接受檢測後需出示陰性結果證明才會獲准考試。但強制檢測開始兩個多小時後,即早上11時半,食衞局隨即宣布,康怡花園N2座 …

港聞

林鄭月娥指會嚴肅跟進華大基因出現假陽性個案

  • 新報人
  • 記者:何琛然、梁朝威編輯:何琛然、梁朝威
  • 2021-04-27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被問到,支聯會在六四集會中叫「結束一黨專政」口號,會否違反國安法,她指難以評論每宗事件合法與否,強調會依法辦事。但在尊重國家憲法的大前提下,同樣應尊重今日執政的中國共產黨。 至於早前華大基因檢測商出現假陽性個案,她表示會嚴肅跟進。 記者: 何琛然 梁朝威 指導導師:王春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