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
【新聞專題】休閒農場因疫情受益 未來發展仍荊棘滿途
- 2022-03-0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林 澤鋒、黃 可兒編輯:姚超雯
- 2022-03-09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超過兩年,出境旅遊似乎遙遙無期,不少港人轉為嘗試本地的娛樂活動及設施,而兼具生產、娛樂和服務性質的休閒農場便成為其中一個選擇。以疫情作為契機,有漁農界議員提議,容許休閒農業有限度提供民宿、餐廳等服務,以促進休閒農場發展經濟型產業。但休閒農場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的挑戰和機會有哪些,未來又是否大有可為,一系列的問題仍有待解答。 農場轉型成功獲利 經營未受疫情影響 現時登記於新界蔬菜產銷合作社有限責任聯合總社的休閒農場有136間,分布於九龍、沙田、上水等地,開放給公眾遊覽,並提供農產品自摘和租用農地作休閒耕作等體驗活動。位於馬鞍山的「自然有機農場」負責人廣叔表示,農 …
【人物專訪】眾散了 還有人——專訪前中國新聞記者翁維愷
- 2022-03-08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梁倩穎、黃 嘉妍編輯:尹寶盈
- 2022-03-08
這一天,《眾新聞》的辦公室比平日更沸沸揚揚,交談聲與鍵盤敲打聲此起彼落。有人左右翻找以往的拍攝刪減片段,有人忙於校對晚上播出的最後一集報道,有人招呼着特意來訪的同行朋友。翁維愷卻在一片喧鬧中埋頭伏案,默默趕寫着尚未完成的最後一篇報道——中國公民記者張展被判入獄一周年。 在5年的中國新聞記者生涯中,翁維愷曾赴武漢採訪報道當地的封城情況,也先後經歷了《有線新聞》裁員潮及《眾新聞》停運的事件。他坦言,暫未決定日後的去向,但仍期望自己能當一名「說真相」的記者。 反思自己:我準備好了嗎? 2022年1月2日,網媒《眾新聞》宣布,從1月4日起停止營運。身為其中國組記者的翁維愷得知消息後,儘管 …
【新聞專題】泰加退保風波未了 的士投保問題未決
- 2022-03-0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何 嘉龍、廖珮言編輯:尹寶盈
- 2022-03-07
的士保險業龍頭──泰加保險有限公司(下稱泰加保險)在2021年12月底突然去信通知約10,000名的士車主,聲稱會於7日通知期後退保,在業界掀起軒然大波,保險業監管局其後宣布接管泰加保險,將保單限期延長至2月5日,同時委任會計師行進行審查。此次風波後,業界亦計劃自行營辦的士保險,但後續的車保去向仍存在不少爭議,尚未有定案。 通知倉卒或令的士司機無保駕駛 4承保公司熱線無人接聽 據九龍的士車主聯會有限公司(下稱車主聯會)主席任太平透露,泰加保險是以掛號信形式發出退保通知書。他批評此舉令不在香港的的士車主未能接獲有關消息,亦未能及時通知租車的的士司機,導致他們有機會在沒有保險的情況 …
【紀錄片:LGBT「港」結婚】
- 2021-12-3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鄧栩晴
- 2021-12-31
同性婚姻在香港不合法,疫情下又難到海外註冊和辦婚禮,LGBT伴侶「講」結婚多年,要在「港」結婚,他們就有新選擇。 有婚禮統籌公司推出遙距婚禮,LGBT伴侶即使身在香港,其婚姻亦能得到接納同性婚姻國家和地區的認可;有基督教教會為他們提供結婚證書和舉辦婚禮。 平權的路上,LGBT伴侶即使有新選擇,有人認為社會仍然充斥着有色眼鏡和反對聲音,他們又會如何面對呢? 記者:石卓穎、鄧栩晴 指導老師:趙麗如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本地篆刻家堅持人手雕劃 盼篆刻手藝薪火相傳
- 2021-12-27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林 澤鋒、何 嘉龍編輯:盧穎彤、謝逸萍
- 2021-12-27
印石、刻刀、印泥、小楷毛筆、砂紙、硯台、墨等,是每位篆刻家的必備工具。製作篆刻印章時,先要用砂紙磨平印石印面,令其變得光滑;其次摹寫印稿,在印石上畫出印面的輪廓;然後用奏刀在印面上刻印,刻出字體後清理石面上的碎石,避免石屑破壞印泥,影響加蓋印章的效果;最後,視乎線條的粗幼及整體結構,再作修改。經過數個步驟後,一枚篆刻印章自此誕生。製作一枚小小的印章,不但講求師傅的雕刻手藝,而且講求匠人堅持。 將情感轉化為刻印 陰陽印章效果顯不同 鄭榆是一名當代篆刻家,在台灣藝術大學留學時主修「書畫印」,書法、水墨、印章都是他的學習範疇,而他卻醉心鑽研「篆刻」;大學畢業後,他選擇回流返港,把自己 …
不為性別加上框架——專訪醫科生跨性別人士 Ming Chan
- 2021-12-2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尹寶盈、姚超雯編輯:謝鎧文
- 2021-12-26
Ming手牽著女友,面帶著微笑,徐徐走來。及肩的棕色短髮加上中性的打扮,看起來活潑又自信,眼神柔和卻不失硬朗。她是跨性別女性Ming Chan,現就讀醫學院六年級。作為一名醫科生,她多次在專業領域上因性別而遭到誤解及冷對待。為了消除對性別認知的不安,她遠赴倫敦一年重新適應女性身分。白袍下的她,一直渴望女性的身分,更希望在這個性別界定明確的社會,得到大眾的理解和認同。 身穿白袍的跨女 進手術室也是難關 跨性別人士(俗稱跨仔或跨女)泛指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不同的人士,Ming便是其中一員。她的生理性別是男性,但自我身份認同是一名女生,也即是所稱的跨女,現已以女性身份生活近三年。 早在醫 …
職工盟解散後屬會孤立無援 留守工會各安本業自力更生
- 2021-12-25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何 歡鳴、黃 嘉妍編輯:呂嘉琪、梁栩焮
- 2021-12-25
作為香港工運的「領頭羊」,香港職工會聯盟(下稱:職工盟)在今年十月解散,結束三十一年的工運路,正式成為歷史。作為獨立工會的連結者,職工盟曾擁有14.5萬名會員、97個附屬工會;惟隨住職工盟解散,旗下屬會失去一大支柱,面臨失去會址、人力資源不足及經費短缺等問題。在工會解散潮下,不少屬會仍選擇留下,堅守初心,為工人積極爭取勞工權益。有屬會幹事身兼多職,在家召開會議,利用空閒時間處理工會事宜;亦有屬會繼續為勞工議題發聲,成功協助工人達成談判;而大型屬會則主動向小型屬會伸出援手,在大時代下延續香港的工運之路。 清潔服務業工會:改在家中舉行會議 用工餘時間處理會務 「職工盟解散並不代表工人運動終結。」 …
立選荃灣票站早上未見人龍 市民對新制了解和信心不足
- 2021-12-1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林俊豪編輯:林穎茵
- 2021-12-19
立選荃灣票站早上未見人龍 市民對新制了解和信心不足 「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立法會選舉今(19日)舉行,上午8時半起開始投票。 在荃灣柴灣角天主教小學票站,早上投票時間開始前未有人龍出現,只見新界西民建聯參選人陳恒鑌的助選團向途人拉票助陣。附近欄杆邊曾出現多張呼籲投票海報,惟在投票正式開始前已被票站主任移除。 早上投票時間開始前民建聯參選人陳恒鑌的助選團向途人拉票助陣。 在欄杆出現的呼籲投票海報在投票正式開始前已被移除。 截至10時為止,票站人流不太多,大多前來的選民年齡較高,受訪市民均表示現場無需等候,約3分鐘便完成整個投票過程,沒有出現不便的情況。對於一早前來投票的原因,受訪者鄭先生表示因為希 …
立選在即 有參選人冀為非建制保議席 醫衛界重組成另一焦點
- 2021-12-1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林俊豪編輯:林穎茵
- 2021-12-19
立選在即 有參選人冀為非建制保議席 醫衛界重組成另一焦點 2021年新改制立法會選舉於今(19日)舉行,各界預期投票率將相較以往下降。有參選人希望能夠代表非建制派立足議會﹐於功能界別及地區直選裡力爭議席。另一方面,醫衛界由原有兩席重新組合成一席位,是參選人數最多的其中一個界別,加上疫情影響,令這界別成為了是次大眾焦點之一。 記者:林俊豪 編輯:林穎茵 非建制參選人數少 仍盼爭功能及地區界議席 參選功能組別社福界的狄志遠,與會計界的文思怡,兩人在今次選舉中都以「非建制派」或「中間派」身份自居。他們認為早前非建制派區議員因宣誓無效而被取消資格或主動宣佈請辭事件,加上今屆立法會改制後標榜「愛國者治港 …
何俊賢聯同業界請願 促政府推動休閒漁農業發展及檢討過時法規
- 2021-12-15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編輯:呂嘉琪
- 2021-12-15
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聯同三個漁農團體代表今(15日)到政府總部外請願,促請政府推動休閒漁農業發展及檢討過時法規,以推動漁農業融入「北部都會區」等大型發展。 何俊賢表示,有漁民在內地訂購漁船後,因兩地尚未通關而無法到內地簽收,因此被迫承擔高額附加費。他又指,港澳流動的漁民大多在內地水域捕魚,漁民必須親身到內地漁會辦證後才能出海捕魚。但目前港府與內地的通關名額只會優先分配給商務、公務人士及有迫切需要的市民。他建議當局在通關初期配額中,應分配部分名額予漁民。 何認為,發展「北部都會區」令部分漁農戶失去養殖禽畜的用地,他建議當局應推動休閒漁農業發展,並適量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