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最新一期

專題

中醫學生強制「送中」實習 收死亡恐嚇求助無門

  • 新報人
  • 記者:林芷淇、郭曉茵編輯:張潔榆、林苑荇
  • 2019-10-30

反送中運動現時為止已超過100天,連串示威帶來社會不穩,而白色恐怖、政治審查、警察濫權等質疑,更引起不少市民憂慮。 據《立場新聞》報道,在八月初,一名中大修讀中醫課程的碩士生在中國內地實習期間被捕,被檢查手機內有否與反送中相關的內容。此事激起各學院內中醫學系學生極大迴響,不少人擔心香港學生到內地實習是否不再安全,亦有學生曾經收到死亡恐嚇。有意見質疑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規定在內地中醫院實習的要求,是否不可取締。中管會則指,暫時沒有途經幫助受影響學生,短期內不會更改規定。 內地實習收逾百死亡恐嚇  自我審查籠罩中醫院 陳樂行是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系五年級學生,他早在兩年前已深切體會到香港學生到 …

跌打制度漸趨西化 傳統手法恐不復見

  • 2019-10-09
  • 新報人
  • 記者:王思穎編輯:張潔榆
  • 2019-10-09

跌打是一門傳統中醫技術,不論跌傷、扭傷、撞傷、碰傷,香港人都會向跌打醫師求醫,醫館時常門庭若市。中醫註冊制度實施後,為跌打文化帶轉變,學習跌打由師徒制轉為學院制,有骨傷科醫師認為此舉能確保醫師質素,但有跌打師傅擔心傳統的跌打技術因此失傳。 力爭上游 與時代緊扣 在大埔廣福道遊走,一股濃郁中藥味撲鼻而來,抬頭督見「趙文發醫館」的招牌高高掛在門上。招牌有點變黑,是醫館經歷滄海桑田的痕跡,也是師傅經驗的證明。踏進醫館,環顧四周,擺有兩張被病人坐滿的長椅、一輛放滿藥酒的多層推車、牆上掛著寫有「骨科聖手」的鏡面,是傳統而熟悉的跌打醫館。 跌打醫師趙文發因一次受傷立志成為跌打師傅。他小時候因一次跆拳道練習 …

專題

居港台灣人看反送中 見證香港動盪與不安

  • 新報人
  • 記者:林芷淇編輯:鄭詩敏
  • 2019-09-30

胡育彰是一個來自台灣的異鄉人,為了更好的工作機會,在2012年隻身來到香港。七年間,他見證了反國教、雨傘運動、旺角騷亂等大大小小的社會動盪⋯⋯但2019年的夏天不太一樣,急速升溫的反送中運動,讓他憶起年少的自己曾經也是「勇武派」,參與過香港特首口中的「暴動」,直面警棍與水炮車,亦深深理解何以示威者採取各種激烈行動。 然而,香港的示威,他從未主動參與,只因他認為香港的民主需要香港人自己爭取,正如台灣的民主一樣。 曾經的「勇武派」 2006年百萬人民倒扁運動,當年20歲的胡育彰半夜接到朋友電話,得知示威者在總統府前的凱道與警察起衝突,他便立刻和朋友開車從桃園前往台北加入抗爭,「整個街道像是戰場一樣 …

由廣彩到「港彩」 彩瓷訴說香港故事

  • 2019-09-28
  • 新報人
  • 記者:鍾嘉堯編輯:李蕊晴
  • 2019-09-28

說起「雞公碗」,相信大家腦海中便會立刻浮現舊式麵檔使用的碗碟。其實公雞圖案的背後蘊含了一種擁有幾百年歷史的傳統工藝-廣州織金彩瓷,又稱「廣彩」。 粵東磁廠是香港碩果僅存的手繪瓷器廠,由中國大陸來到香港,至今已有91年歷史。它在迎合時代的同時,繼續堅守傳統,造就出獨一無二的「港彩」,更教出一位青年人,糅合傳統與現代,透過瓷器圖案講述一個又一個的香港故事。 中西合璧 獨一無二的「港彩」 「我爺爺、爸爸都沒有教我任何關於這行的知識,全都是靠自己看書、接觸客人、到博物館看展品去了解當中歷史。」一談起廣彩的歷史,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雄先生侃侃而談。他解釋,廣彩是使用由江西景德鎮的白瓷來製作瓷器,再透過 …

專題

補習中介核實寬鬆 導師易虛報學歷

  • 新報人
  • 記者:郭嘉晴編輯:林苑荇
  • 2019-09-28

近年,不同網上補習中介提供平台讓學生和導師配對,學生和導師只須在中介網站填寫資料,就有專人協助配對。可是有補習中介公司在成功配對後,未有核對補習導師學歷,因此出現導師虛報學歷的情況,學生有機會被配對與要求不符的導師,權益受損。有律師表示,虛報學歷涉及欺詐,導師隨時墮入法網,後果嚴重。 網上登記毋須核實 中介說法前後矛盾 不少大學生會透過中介網站尋找兼職補習工作,就讀浸會大學的王同學就是其中之一。她去年在補習中介網站A填寫個人資料和學歷後,就有專人立即幫她配對,一天後便能獲得補習工作。她表示,由填寫個人資料到上門補習的整個過程中,中介從未要求提供任何學歷証明。「我登記時,中介網站A沒有位置讓我上 …

歌曲記錄歷史 音樂抗爭激勵人心

  • 2019-06-04
  • 新報人
  • 記者:梁浩揮編輯:林浩廉
  • 2019-06-04

音樂在大型社會抗爭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是推動抗爭者前進的動力之一。六四當年,香港有不少音樂人為在中國爭取民主的抗爭者製作歌曲,鼓勵民眾不要放棄抗爭和悼念事件中的死難者。時至雨傘運動,六四時所創作的歌曲如《自由花》,仍然為當時的抗爭者帶來心靈慰藉。六四運動30周年,有音樂人認為香港市民已逐漸淡忘歷史,希望以歌曲喚起漸被遺忘的傷痛。 青年樂隊望凝聚港人以創作傳承希望 由一群90後青少年組成的樂隊Boyz Reborn於2016年受支聯會邀請,為紀念六四運動製作了《自由之歌》。樂隊主唱Jason稱,音樂不但可以於抗爭中凝聚人心,更可確立抗爭者的身份認同,如雨傘運動中播放的歌曲全都是廣東歌,便是透過母語 …

手牽着手 打破種族隔膜-卡巴迪

  • 2019-05-08
  • 新報人
  • 記者:鍾嘉堯編輯:林浩廉
  • 2019-05-08

從「卡巴迪」三個字,你會聯想到甚麼呢?卡巴迪不是一個地方或人名,而是一項起源於印度的運動,在南亞國家極為普遍。有人類學教授將卡巴迪引進香港,嘗試讓少數族裔以自己的文化,打破種族間的隔膜,融入本地社會。 運動版「麻鷹捉雞仔」考驗團隊默契 卡巴迪在南亞國家極為流行,香港人對此運動卻十分陌生。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鄧偉文,在研究少數族裔問題時留意到卡巴迪這項運動。鄧偉文曾研究居港尼泊爾人的濫藥情況,開始思考怎樣在香港推動種族共融,因為做好這方面可以解決很多社會問題。有一次,他參與了中文大學人類學學系的「多元文化行動計劃」,計劃嘗試與香港少數族裔合作推行活動,從而推動種族共融,減少他們在香港社會 …

專題

代寫服務「槍手」學歷難辨 買賣雙方涉欺詐

  • 新報人
  • 記者:張潔榆編輯:麥筠瑋
  • 2019-05-05

社交平台上有針對大學生的收費代筆服務,完成一份功課的價錢由幾百到幾千元不等。服務由俗稱「槍手」的代筆寫手為各式論文操刀,買家甚至可要求寫手完成上萬字的畢業論文。代筆服務常以「外國人寫手團隊」、「三大畢業生」、「不成功不收費」等作招徠,惟代筆質素、寫手的學歷和寫作能力均難有保證。有律師表示,代寫功課買賣雙方均涉欺詐,學生隨時墮入法網。 賣家無法提供學歷證明  寫手質素難保證 本報記者在社交平台Instagram,向一間提供代寫服務的網店查詢,希望了解服務的內容和收費,以及測試寫手能否提供學歷證明。記者佯裝買家,要求寫手於一星期後把一份字數約為1000字的法律個案研究功課交給記者,收費是950元。 …

木屑紛飛下的少年 一雙手自主人生

  • 2019-03-30
  • 新報人
  • 記者:石欣桐編輯:梁浩揮
  • 2019-03-30

在香港仔石排灣,紅磚綠樹的蒲窩青年中心,隱約傳來「嗞嗞」的鋸木聲。工房裏木屑紛飛,只見兩位年青人帶着護目鏡和口罩,全神灌注地用電批鋸開木板,為他們的新發明作好準備。二十出頭的陳瑞富和單清嵐是「仝匠」的成員,二人同在工藝中找到一種力量,嘗試打破社會設下的各種定義,在不重視工科的香港,以無窮創造力闖出一片天空。 獨愛科普書 從不懂「段意」 午飯時段,坐在茶餐廳,蒲窩青少年中心的社工蔡恒輝笑說這是「仝匠」工作後常來的地方。蔡身旁是今年20歲的陳瑞富,一幅老實憨厚的樣子,有個趣致的花名叫「睡褲」,是「仝匠」其中一位核心成員。吃了一口咖哩焗雞扒飯,陳熱切地談起了一本書《如何建造時光機》,書中相當仔細地探 …

Pokemon Go迷倒中老年人 返老還童越捉越精神

  • 2019-03-29
  • 新報人
  • 記者:尹海澄編輯:梁浩揮
  • 2019-03-29

2016年,手機遊戲Pokemon Go風靡全球,街頭不時聚集大批市民出動「捕捉」各款小精靈。遊戲至今推出超過兩年,仍有大批中老年人加入「訓練員」行列。遊戲獨特的設計更吸引公公婆婆走出家門,為「捉精靈」鬥智鬥力,遊戲更成為年輕人與年長一輩的溝通橋樑。以往告誡年輕人減少使用手機的一眾公公婆婆,如今可能也「機不離手」。 日夜鍛練去取勝 中年人化身訓練大師 手機遊戲Pokemon Go於2016年推出,沿用日本動畫《寵物小精靈》設定,玩家註冊帳戶後便馬上化身「精靈訓練員」,結合手機鏡頭及Google地圖,「訓練員」只要走到特定地方,就能透過鏡頭找到不同小精靈。玩家動動手指,把螢幕內的精靈球拋向小精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