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最新一期

港聞

【人物專題】港英混血兒堅持在港發展 三鐵運動員曾祥星:不應以奧運入場券定成敗

  • 新報人
  • 記者:陳晉剛、林子明編輯:黃梓霖
  • 2024-11-17

「留喺呢度就好似係我嘅屋企,我嘅屋企就係香港!」在港隊三項鐵人項目中有一位看上去不太「港樣」的運動員,他是港英混血兒曾祥星,訪問時,他堅定地道出對香港的感情。 今年巴黎奧運港隊再創佳績,全城歡騰的同時,香港運動員的待遇亦受到大眾關注。有人認為在香港非一線的運動員待遇欠佳,但持有中國香港和英國雙重國籍的曾祥星則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仍然選擇在這個彈丸之地成為全職的三項鐵人運動員。 「慶幸在香港出生」 混血兒身分無阻留港發展 曾祥星雖然同時持有香港和英國護照,但他在香港土生土長,融入香港社會;「我能夠講流暢的廣東話,可以很好地跟身邊的人、隊友交流。」曾祥星幼時參加興趣班,意外發現自己對三項鐵人的興趣 …

港聞

「電子奶嘴」難取捨 育兒路上怎抉擇

  • 新報人
  • 記者:林凱悠、黃智瑩、陳卓文編輯:雷 家寶
  • 2024-11-12

「佢之前望住部平板電腦嘅時候,係完全唔理你。」黃先生道出五歲兒子以往依賴「電子奶嘴」時的情景;隨著電子產品全面融入生活,近年連奶嘴也電子化,有家長以電子產品代替傳統塑膠奶嘴用來安撫孩子的吵鬧,這種習慣漸漸形成「電子奶嘴」現象。  數據顯示,目前香港家庭容許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長遠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逾兩倍,心理學家指出,經常以電子產品控制孩子情緒,或會影響他們的社交能力及腦部發展;如何在這個問題上取得平衡,不少家長都進退兩難。 香港小學生螢幕使用時間「超標」   不少家長使用電子產品轉移兒童注意力,都是為了取得即時的寧靜,好讓大人可以有片刻安寧,從而稍事休息或專心做事。世衞建議,一歲以下幼兒使用 …

港聞

【人物專題】曾赴韓義教脫北者 回港延續教育初心 鄔麗霞:想令世界更溫暖

  • 新報人
  • 記者:葉晞琝、曾婥嵐編輯:高詠婷、戴慧豐
  • 2024-11-08

無論是義教脫北者,還是作為SEN (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導師,一路走來,鄔麗霞始終保持自己的初心—「想令世界更溫暖」。十年前她隻身前往南韓宣教,後來因緣際會義教脫北者。一身樸素打扮的她從不計回報,卻收獲多段真摯友誼。 「小女孩」變成熟 意外收獲真摯友誼 「佢哋自己嘅傷痛會令到佢哋性格上會有缺陷,導致同佢哋相處嘅時候好容易中招,好容易自己都會受傷。」談及與脫北者的相處,鄔麗霞思索片刻後回答。鄔麗霞憶述,曾經有一次,未能完全接受脫北者送她的禮物,引起對方誤會;該名脫北女士以為她不領情,甚至在別人面前說她的壞話,令另一位受過她幫忙的脫北者遷怒於她。 鄔麗 …

專題

美國大選|選民:憂特朗普當選失女性權利和自由

  • 新報人
  • 記者:林 葦津、呂婉怡編輯:林 葦津、呂婉怡
  • 2024-11-06

美國大選的投票日,各地的選民都紛紛前往投票站,投下手中關鍵的一票。《新報人》記者今日(5日)到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其中一個投票站視察,現場早上的人流較為稀少。有選民形容是次選舉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望能選出美國第一位的黑人女總統,又有選民認為特朗普的2025計劃將會進一步收窄社會發展。   記者早上9時到投票站現場視察,陸續有選民前往投票站投票,直至10時左右,投票站開始出現人龍。     身為美國移民的Azhenedt Sanabria形容,這次的選舉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不只是對自己的影響,更是關乎候選人如何代表國家。「今次有可能選出美國第一位的黑人女總統。」 …

美國大選 ︳賓夕法尼亞州成關鍵 年輕選民各有抉擇

  • 2024-11-05
  • 新報人
  • 記者:林 葦津、呂婉怡編輯:林 葦津、呂婉怡
  • 2024-11-05

美國總統大選將於周二(5日)舉行,近日民調顯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的支持率不相伯仲,因此,最後七個搖擺州份的投票結果可謂他們獲勝的關鍵。作為搖擺州之一的賓夕法尼亞州,年輕選民的投票意向成為焦點。《新報人》記者走訪賓夕法尼亞州大學校園,了解年輕選民對今次選舉的關注議題。多個大學生都是首次投票選總統,表明會投票,又會以候選人政綱去決定,有年輕女選民表明關注墮胎權,亦有年輕人認為經濟政策是重要考慮。     不少學生對於候選人的期望均以自身的利益出發,多名女學生都認為女性權益是自身最關注的議題。今年19歲的Wynn Mussel 是第一次投票,她表示自 …

港聞

施政報告擬完善廣東院舍照顧服務 議員:家庭因素令長者對計劃卻步

  • 新報人
  • 記者:張智浩、鄭宇霞編輯:劉瑋晴、林 幸言
  • 2024-10-16

行政長官今(16日)在施政報告宣布,將資助領綜援長者入住廣東省的安老院,並改善「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為入住廣東省安老院的長者提供更多選擇和支援。 扶貧委員會委員兼觀塘區議員簡銘東認為,兩地安老院的最大分別是院舍居住空間;他說本地院舍普遍居住空間較小,若長者希望有更好居住空間或支援,或需花費一至二萬元入住私人院舍;而內地安老院舍居住空間較大,設施和環境亦不錯,是吸引長者的誘因。 簡銘東認為,計劃頗受長者歡迎,不少長者曾查詢入住廣東省安老院的詳情。有查詢者向他提及,不少長者認為在內地居住,能更方便與內地親友見面,內地物價較低也是吸引長者的原因之一,包括食物價格和安老院費用等。 然而,簡銘東認為 …

港聞

李家超:加強打擊濫用公屋 明年一月推「善用公屋資源獎勵計劃」

  • 新報人
  • 記者:李景琳編輯:林 葦津
  • 2024-10-16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16日)在施政報告宣布,為加強打擊濫用公屋,房委會將於明年1月推出「善用公屋資源獎勵計劃」,為提供確切情報舉報濫用公屋人士提供獎賞,以找出更多濫用個案。 李家超表示,房委會於上兩個年度共收回5000個被濫用和違反租約或房屋政策的公屋單位,等同興建了一條中型屋邨。 另外,為加強打擊濫用公屋,房委會將於明年1月推出「善用公屋資源獎勵計劃」,為舉報濫用公屋、並為提供確切情報舉報濫用公屋的人士提供獎賞,從而找出更多濫用公屋個案。 指導老師:陳景祥

港聞

重陽拜山人流不及往年 市民指或北上潮影響

  • 新報人
  • 記者:符文詩編輯:文栢源
  • 2024-10-11

今(11日)是重陽節,不少市民登高掃墓。有前往鑽石山墳場的市民表示今年人流比往年少,有市民認為去年已復常,疫情時沒有拜山的市民去年已彌補,亦有人指北上潮可能令市民選擇三日連假回內地玩樂。 76歲的梁婆婆與六位家人共買了三、四袋祭品,她指幾乎每年她們都是這樣大陣仗,一家人每年都會習慣趁在重陽、清明等拜山時相聚。 40歲的麥女士稱每年重陽節都會與家人一同拜祭父親,她今年特別購買了紙紮平板電腦及紙紮無線耳機等新興祭品,笑言「俾啲新嘢老豆試吓,等佢體驗年輕人嘅科技產品。」 問及祭品價格,麥女士及梁婆婆均表示與往年差不多。麥女士透露自己花費約$600-700,與去年開支一樣。但18歲的譚先生及其舅父則指 …

港聞

香港駕駛考試制度過時 難評考生實際駕駛水平

  • 新報人
  • 記者:馬子釗、蔡琮崙、簡恩翹編輯:黃梓霖
  • 2024-07-25

社會上一直有聲音質疑,目前考核標準或考核考生駕駛水平的方法,未能切合實際駕駛需要。考試時會用到的動作只為應付路試,未能在駕駛時學以致用對此有業界人士認為,目前的考車制度,未能確保考生完全掌握所需的駕駛知識,考試要涵蓋所有駕駛知識亦有難度。 路面交通情況大變 考車內容應與時並進 香港道路交通及道路網發展迅速,十三年間,車流量及主幹道總長度已有明顯增長;根據運輸署資料,由2009年截至2022年間,全港日均總行車里數(Vehicle-Kilometres per day) 亦由3229萬公里升至3840萬公里,增幅近兩成;而連接不同地區的市區主幹道(Urban Trunk Road) 總長則由85 …

財經

香港交易所買賣基金市場 多元挑戰中把握投資機遇

  • 新報人
  • 記者:Wai Ting Shing編輯:Wai Ting Shing
  • 2024-07-18

近年來,全球交易所買賣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下簡稱為「ETF」)市場蓬勃發展,在過去五年,環球資金不斷湧向ETF市場,全球ETF資產管理規模(AUM)的複合年增長率達到了18.9%,ETF成為投資者新興的投資選擇。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羅兵咸永道(PwC)預測,2028年亞太地區的ETF管理資產規模將達到3萬億美元,當中香港作為亞洲重要的ETF交易中心,將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藉著ETF熱潮,投資者可以透過香港ETF市場,輕鬆實現多元化投資,從而獲取收益。然而,儘管市場潛力巨大,仍面臨著各種挑戰。 簡便資產組合 散戶、投資銀行皆受惠 香港ETF市場提供了一個廣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