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聞

港聞

孔繁毅:接種疫苗後有77宗面癱個案屬罕見 已連續24日零本地確診可通關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7-01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表示,疫苗嚴重副作用個案中,暫時只有面癱與接種疫苗相關,400多宗嚴重副作用個案中,有77宗是面癱,他認為以接種300多萬劑疫苗計,屬罕見情況。他又表示香港已連續24日沒有本地確診,已可與內地和澳門通關。 孔繁毅今日(1日)出席新城電台《健康脈搏》時指,委員會檢視了400多宗疫苗嚴重副作用個案,認為多數與接種疫苗無關,僅面癱有關,「本港已被接種的300多萬劑裏有77宗(出現面癱),(接種)復必泰和科興各佔一半,情況輕微,可以痊癒。」他又表示即使沒有接種疫苗,每年也會有大約80人出現面癱症狀,經治療便能康復。     …

港聞

七一無遊行 謝世傑:遊行申請被拒感憤怒 有市民感無奈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7-01

今年七一遊行再度被警方以防疫理由反對,銅鑼灣灣仔金鐘一帶警方部署大批警力戒備,同時,警方引用公安條例在中午封閉維園。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對申請七一遊行被拒感到憤怒,認為警方阻攔公民平權。有以往會參加七一遊行的市民表示無奈,相信日後政府會繼續以不同理由反對遊行。以往遊行路線附近的餐廳負責人就表示,一遊行對生意很大影響,又指即使遊行被拒仍擔心有突發情況,會隨時關閉店舖來應對。     今日是(1日)中共建黨100年和香港回歸24年,銅鑼灣、灣仔街道兩旁都掛有不少國旗、區旗和印有「賀建黨百年,慶香港回歸」的橫額。     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第一次申請 …

港聞

7.1起禁英國航班抵港 留英學生死線前趕回港過暑假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編輯:林穎茵
  • 2021-06-30

  政府7月1日凌晨起對英國實施地區性航班熔斷機制,禁止所有英國航班來港,不少留英學生趕搭限期前最後一日(30日)的航班返港。有回港的留學生反映,需要加錢買機票及預約檢疫酒店有困難。有選擇留在英國過暑假的學生則表示,21日檢疫期太長,不考慮回港。   回港留英學生:自己很幸運能回港 政府宣佈7月1日起禁止英國航班抵港後,有留英學生更改機票,趕回香港。袁同學表示,機票花費超過1萬港元,亦要周圍找檢疫酒店。他表示自己已經「很幸運」,有其他英國留學生買不到機票回港。     從倫敦回港的侯同學表示,昨日由家人幫忙買到機票後,便忙著準備回港。他表示:「好開心趕得 …

港聞

工務小組委員會通過新界北發展前期工程 首階段斥資近8億

  • 新報人
  • 記者:尹寶盈編輯:林穎茵
  • 2021-06-30

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以大比數,通過支持新界北發展工程前期研究,涵蓋新田及落馬洲等地方。項目分兩階段,估計將斥資逾10億,首階段估算近8億,餘下階段則約2億。 梁志祥:斥資近8億 比填海還嚴重   新界北發展項目計劃以新田及落馬洲為發展樞紐,第一階段估計所需費用為7億 9千多萬元。立法會議員(新界西)梁志祥指,首階段已斥資近8億,質疑需時4至5年是太長時間及用到龐大費用。「我們中部海域填海研究計劃才5億,這個要差不多8億,但現時這個我們可見是簡單的地(土地發展項目)。」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甯漢豪則解釋,費用高是因為詳細工程研究,除了用以委聘顧問,也對落馬洲邊境管制站等土地進行勘查研究及詳 …

港聞

太空館天象廳七一重開 8K無縫天幕影像清晰亮麗

  • 新報人
  • 記者:龍德文編輯:王春媚
  • 2021-06-29

去年5月關閉的香港太空館天象廳完成翻新工程,將於7月1日、星期四重新開放,  天象廳的屏幕、投映機、音響及座椅都全面翻新。 太空館館長李為君指,今次是太空館開館40年來最大的翻新工程,天象廳更換了全新直徑達23米的半球形屏幕,採用nano seam技術,由428塊屏幕無縫連接,解決了昔日播映時出現「一條條線」的問題,影像更清晰亮麗。投映設備亦升級,安裝了6部8K投映機,天象廳亦更換了更光更輕的3D眼鏡,配合播放3D影片。 天象廳座位數目有270個,跟翻新前一樣,但座椅物料是全新,每張座椅的右邊加設了電子屏幕,讓觀眾選擇收聽廣東話、、普通話、英文或日文旁白。 太空館翻新工程斥資3000萬港元,歷 …

港聞

外傭組織指疫情下外傭受虐問題嚴重 有印傭指被男僱主性侵

  • 新報人
  • 記者:盧芍霖編輯:王春媚
  • 2021-06-29

亞洲移居人士聯盟連同多個外傭工會召開記者會,公開5名外傭投訴遭受虐待及性侵犯個案,亦指控在疫情下很多外傭工時長,被禁止放假外出。 24歲印傭控男僱主強姦 被女僱主要求墮胎 24歲印傭Putri報稱2019年在首名僱主家中工作時,因為疫情被迫沒有放假。之後轉到第二名僱主,她指控在今年2月在元朗被男僱主性侵及強姦。她向中介公司求助,但中介指她必須完成合約才能更換僱主,否則會被送回印尼。期後Putri發現懷孕。女僱主威脅若不墮胎,便會將她送回印尼。Putri之後透過印尼組織聯絡外勞事工中心,並於5月到屯門警署報案,案件現正調查。 印傭指遭僱主性侵 向中介求助反被建議和解 另一名25歲印傭Selly也 …

港聞

首間中醫醫院料2025年落成 將提供400床位

  • 新報人
  • 記者:劉鎧翹編輯:王春媚
  • 2021-06-28

本港首間中醫醫院由香港浸會大學承辦,位於將軍澳百勝角,將設400張病床,每年診症量預計31萬人次。中醫醫院將會在後日(30日)動工,預計2025年落成,同年第二季起分階段投入服務。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及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陳鎮仁,今日主持中醫醫院籌備啟動儀式。 醫院樓高9層,設有400張病床,當中250張為住院病床、90張日間病床、40張兒科病床及20張設於臨床試驗及研究中心的病床,每年診症量預計達31萬人次。醫院設有70間診治室及45間治療室,亦會提供少量社區外展服務。 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指,醫院將提供6科分科,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傷及針灸,但不會提供急症室、全 …

港聞

屯馬線全線通車首個工作日遇黑雨人流不多 有市民稱用新線較方便車費減

  • 新報人
  • 記者:王愷澄編輯:王春媚
  • 2021-06-28

屯馬線全面通車後首個工作天,受天雨影響,乘客量並不多,車站運作大致暢順。有市民稱通車後比以往方便,車程需時相若但車費較便宜,亦都有市民表示沒有比以往方便。 天文台今早先後發出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學校停課,部分「打工仔」亦不用返工。早上八時繁忙時段,紅磡站屯馬線月台的人流不多,港鐵公司仍有加派職員在月台指示乘客。 乘搭屯馬線往尖東站的呂小姐表示班次比昨天頻密:「今日是第二次乘坐屯馬線,昨天都有乘搭,班次比昨天頻密,昨天需要等8分鐘才有車。」她指平以往會搭小巴到旺角再轉到尖沙咀,今天預早了出門,搭到尖東站再步行往尖沙咀。她表示車程需時和平時差不多,但車費較平。 由紅磡前往何文田的周先生則表示,屯馬 …

港聞

堅守新聞自由 新聞系學生孰去孰留?

  • 新報人
  • 記者:盧芍霖編輯:王春媚
  • 2021-06-25

港區國安法實施後,蘋果日報因有高層被捕及被凍結資金,創刊廿多年後劃上句號;前《鏗鏘集》編導蔡玉玲因車牌查冊而被裁定虛假陳述罪成;香港電台自新任廣播處長李百全上任後,多名高層先後離職;近年種種事件,有人形容,香港傳媒正步入寒冬。在如此環境下,新聞系學生會如何作出抉擇? 移居英國轉讀教育系 寄語新聞系畢業生靠愛留守 曾就讀浸會大學傳理學院中文新聞的徐焯楹(Peter),於今年2月下旬跟隨家人移民去英國,當時的他仍就讀大學三年級,還有一年才畢業。他指自己從來沒有移民的想法,但家人在英國政府放寬BNO持有人移民資格後,就開始考慮移民,加上國安法下香港政治環境愈趨嚴峻,遂決定舉家移居英國。 Peter …

港聞

多區出現排隊人潮搶購《蘋果日報》部分報販賣$12指因批發商加價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6-24

《蘋果日報》今(24曰)出版最後一份報紙,今早上班時間多區出現排隊人潮搶購。有報販加價$2售賣,但仍搶購一空,報販稱批發商今早臨時坐地起價,唯有轉嫁消費者。批發商同時要求現金交易。     《蘋果日報》定價為10元,銅鑼灣有報紙檔加價至12元,檔主指今早批發商才告知成本價由一份6元5毫加至8元,又需現金支付,所以才調高售價,「他們(批發商)沒事先通知我們,而且現金加紙,我需臨時籌現金。銅鑼灣的報紙檔生意差,要現金即刻付款和沒能退貨的情況下,我又不敢買多,今早的120份七時已售完。」有不少顧客問為何加價,她一律回應「你們自己打電話給《蘋果》,他們加我價,我便加顧客價。」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