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聞

港聞

疫下行山熱 莫以環境與安全為代價

  • 新報人
  • 記者:DMC編輯:DMC
  • 2021-06-06

記者: 張禕萌   楊禕   王婧言   楊子銳   楊真菲 2003 年香港爆發沙士 ,熱愛旅遊的港人無法出門,當年曾經掀起行山熱潮。在新冠疫情未全受控的今天,同樣的景象在香港山間重演。 山間垃圾亂人眼,漁護署發近千檢控/警告 「此前我去東龍島行山時,山上有很多垃圾。這樣的景象我倒是第一次見。在我的印象中,香港的郊野公 園管理得很好,市民不會隨地丟棄垃圾,所到之處都是 乾淨的」來自內地的學生王詩諾說。   一些行山人士缺乏公德心,行山時隨意丟棄垃圾令香港山間,垃圾已經成為了一 道扎眼的「風景」。漁護署在 …

社政

港大學生洗刷國殤之柱悼六四 學生會會長:不會輕易放棄傳統

  • 新報人
  • 記者:王愷澄編輯:林穎茵
  • 2021-06-04

六四32週年,港大學生會今日按照傳統「洗刷國殤之柱」。面對各種六四悼念活動被禁,港大學生會會長郭永皓表示不會輕易放棄傳統,又話六四真相不斷被淡忘,更加要守護真相,堅持舉行活動。有到場參與的學生表示,今年參加活動會有所擔心,但「該做的都會繼續做」。 港大學生會按每年慣例「洗刷國殤之柱」,以悼念六四事件的死難者。活動開始前,先由會長郭永皓讀出宣言,他重申活動的目的是守護六四真相、悼念死難者,及教育港大同學港大的歷史,之後他帶領出席的同學,為遇難者默哀一分鐘,及後開始洗刷國殤之柱。至於,另一悼念活動「重髹太古橋」,就因天雨關係,今日不會舉行,順延一星期。 今年六四的悼念活動相繼被禁,「洗刷國殤之柱」 …

社政

王丹:維園燭光熄滅人心不滅 港人要堅持不要放棄

  • 新報人
  • 記者:王愷澄編輯:林穎茵
  • 2021-06-04

六四32週年,警方再以疫情為由,不批准支聯會在維園舉行六四燭光晚會。燃點了三十年燭光再次被禁,當年八九民運的學生領袖之一王丹,對此結果「不意外」,但相信只要有人記得八九年的六四,真相就不會被埋沒,又勉勵港人即使面對打壓,都不要絶望、不要放棄。 三十年燭火成精神支柱 打壓變成激勵 自1990年起,支聯會每年都會在維園舉行燭光晚會,悼念六四。王丹指晚會可視作是八九民運另一種形式的延續,看見六四沒有被遺忘,成為他堅持下去的動力,形容維園的燭光是他最重要的精神支柱。而今年維園未能再次見到燭光,王丹坦言一點也不意外,他說:「香港已進入政治的黑暗期,自國安法實施以後,中共已經下定決心,不允許香港再出現任何 …

港聞

公大調查:劏房戶滿意居住環境 擔心搬過渡房屋搬遷費貴

  • 新報人
  • 記者:張家禧編輯:林穎茵
  • 2021-06-03

公開大學聯同香港路得會於去年研究劏房家庭對過渡性房屋的看法,發現三分之二受訪者滿意現時生活環境,認為有屋住已經是「恩賜」。他們又指過渡性房屋舟車勞頓,需要大筆搬遷費,又要為子女辦轉校等繁複手續。 研究團隊於去年十二月與十五戶分別住在北區、荃灣和深水埗的劏房住戶進行深度訪談,了解其居住狀況,及對過渡性房屋和理想家居的期望。十五戶受訪家庭均為三至四人家庭,居住在平均九十平方呎、月租三千至四千元的單位,已經輪候公屋三至七年。 研究結果顯示三分之二的受訪家庭視過渡性房屋為「上樓」的中途站,希望於過渡性房屋住至獲編配公屋,但負責調查的路得會青欣中心主任鄧國禧回應,「三年上樓」只是承諾,不排除過渡性房屋的 …

港聞

中大調查:僅兩成半有意接種疫苗 近六成人支持警察消防等強制接種

  • 新報人
  • 記者:尹寶盈編輯:林穎茵
  • 2021-06-03

中大醫學院調查發現,約六成受訪者同意接種疫苗最為有效抗疫,但僅兩成人願接種,醫生指是因為接種後死亡及嚴重副作用個案引市民憂慮,造成「疫苗猶豫」。調查亦顯示,近六成受訪市民同意部分人士強制接種疫苗,包括警察、消防員等。 六成人同意疫苗最有效抗疫 僅兩成半有意接種 香港中文大學於4月23日至5月8日期間,以電話形式訪問1200名成年人,了解有關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的取態及原因。當中63.7% 受訪者同意「接種疫苗是現階段抗疫最有效的方法」,有24.7% 人打算於未來六個月內接種或預約接種疫苗。 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指,調查反映市民認同疫苗接種有效社區抗疫,而不接種主因為資訊不足及 …

社政

支聯會:維園燭光不是唯一方式 市民可六四當日在全港亮起燭光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編輯:林穎茵
  • 2021-06-03

明日(4日)是「六四」三十二週年,亦是《國安法》通過後的首個「六四」。警方繼去年再次以疫情為由,反對支聯會舉辦六四遊行和維園燭光晚會。支聯會表示,燭光晚會是過去三十年最成功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望市民力所能及、安全地悼念六四,令燭光每年都能延續下去。   疫情不能永遠作為禁止的原因 明年會繼續申請遊行集會 早前支聯會就警方反對六四遊行及維園燭光晚會提出上訴,最終遭駁回。支聯會常委盧偉明對此表示,警方或特區政府不能永遠用疫情作為原因去禁止或反對。支聯會明年會繼續申請遊行集會,他有信心在未來可以重返維園。     盧偉明又指,《公安條例》針對的是遊行和集會,其他悼 …

社政

小店稱電話卡實名制減生意 手續繁複需時間人力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6-02

政府公佈電話卡將採實名制後,有電話卡專買店相信生意會大減,交易比以往繁複,或需更多人力物力和資源。有店舖稱只會提供網址給客人自行登記,不會要客人提供個人資料,而主力做外傭電話卡店舖則指會協助顧客登記。有市民擔心個人私隱長期被政府監控,手機資料易外洩。餐廳和運輸行業表明不太擔心,又指本身已參加電訊商上台計劃。     有專買電話卡和數據卡的店舖相信立例後生意會受影響,店舖負責人陳先生指現在普遍客人主要用數據,不太需要電話號碼,「市民登記完10張後,用完所有數據再需要用的話怎麼辦呢?這都給電訊商賺,我們小店沒得賺。」被問到實施後會否幫客人登記,他則指「當然要了解零售商和批發商將 …

社政

政府消息:預計本星期內批准復必泰接種年齡降至12歲 許樹昌:外國研究指12-15歲青年接種後未有嚴重如面癱副作用

  • 新報人
  • 記者:姚超雯編輯:林穎茵
  • 2021-06-02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今日一致通過降低復必泰接種年齡至12歲,政府正審視建議,消息指預計今個星期內可公佈決定。政府專家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外國數據證明復必泰疫苗對12-15歲青少年的保護率為100%,接種後亦無嚴重的不良反應,中和抗體亦較16歲以上人士高倍多。有中學生表示擔心疫苗副作用,視乎情況考慮接種。   12歲的陳同學說:「我不會冒險。」他表示暫時不會接種疫苗,亦不會因政府禁止未接種人士出入學校而接種。他又說曾有家人接種復必泰後感不適,因此對疫苗欠信心,若更多人接種疫苗後未有不良反應,才會再考慮。     60多歲的鄺婆婆 …

社政

47%受訪者支持平反六四自03年新低 支聯會:社會環境增市民無力感

  • 新報人
  • 記者:陳洛蕎編輯:王春媚
  • 2021-06-01

  香港民意研究計劃最新調查顯示,支持平反六四的受訪市民有47%,較去年大跌13%,創2003年以來新低;不支持平反六四的就上升至28%,創2006年以來新高。支聯會秘書蔡耀昌,指數字未能反映未來趨勢,認為民意依然清晰看到較多人支持平反六四,但承認社會環境增加市民對六四的無力感。 香港民研在5月17至21日,以真人用電話隨機抽樣訪問1004名市民對六四事件的看法,亦發現市民對六四評價有變,當中42%受訪市民認為北京學生做法正確,較去年下跌11%,是自2002年以來新低;認為錯誤的則佔22%。54%受訪者認為中國政府處理錯誤,較去年大跌12%,同樣是自2002年以來最低;認為正確的上升 …

港聞

林鄭月娥:「結束一黨專政」口號是否違法難由特首回答

  • 新報人
  • 記者:盧芍霖編輯:王春媚
  • 2021-06-01

本周五是六四事件32周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行政會議前見記者,被問到是否依然認同前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所講,「結束一黨專政」口號是偽命題,林鄭月娥表示,過去兩、三年發生很多事,國安法實施後對香港有很大影響,不能夠假設社會沒有產生任何變化,又指問題複雜,難以「是」或「否」回答,相關情況應交由執法機關及司法機關負責。 她重申,根據基本法,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同時享有高度自治,但是直轄中央管理,不存在可做違反國家憲法的事。她指根據《國安法》任何人組織、策劃、實施或參與實施以非法手段顛覆國家政權,即屬犯罪。 林鄭月娥又指,港區國安法將於月底實施一周年,到時將要向中央提交報告,但受法律所限,報告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