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林鄭稱有信心解決房屋問題】
- 2021-10-0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DMC編輯:黃樂穎、何琛然
- 2021-10-07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指在十年房策下,公營房屋單位完全達標,更預計未來25年有超過100萬個公私營單位落成,相當於現時房屋總數近四成,有信心可徹底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 記者:黃靖文 編輯:黃樂穎、何琛然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施政報告2021
【政黨意見不一 批評受眾非港人】
- 2021-10-0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龍德文編輯:李嘉希、申詩煒、羅添盈
- 2021-10-07
不同黨派對施政報告反應各異,民主黨批評報告未有確切處理香港問題;而工聯會則認為報告對香港未來願景帶來新思維。 記者:楊桂馨、龍德文 編輯:李嘉希、申詩煒、羅添盈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施政報告2021 #民主黨 #工聯會
【2021施政報告】關注老人團體: 合併長者生活津貼治標不治本 需完善安老政策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姚超雯編輯:謝逸萍
- 2021-10-06
林鄭月娥今(6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宣佈將在明年下半年合併普通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下稱「長生津」),劃一採用普通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居港滿一年的合資格申請人可領取高額津貼。有長者認為合併長生津仍不足以應付生活開支,另有不合資格的長者希望政府可放寛資產限額。老人權益中心主席張繼炳指,安老津貼政策欠前瞻性,受惠長者人數有限。 現時申領普通長生津的單人資產限額為36.5萬 ,67歲的梁婆婆現租住在58年樓齡的私樓,即使政府放寬申請長生津的資產限額,惟她不符合申領津貼資格。她現時每月需繳付7000元房租,以及約4,500元的生活費,目前單靠儲蓄只勉強應付生活開支。「政府應該幫助 …
【2021施政報告】葉劉淑儀大讚施政報告高水平高質量 有助脫離殖民地思維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黃 嘉妍編輯:梁栩焮
- 2021-10-06
林鄭月娥今(6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見記者時大讚報告「高水平、高質量」,有不少措施有助香港脫離殖民地時代的思維。她指,國家在香港經歷2019年大亂後重塑香港,使香港成為中國的一部分,稱香港如同林鄭月娥所說的「掌上明珠」,將會有很好的未來。 葉劉淑儀建議政府就「北部都會區」設立發展條例,省卻諮詢、及修改現有條例的時間,以加快落實「北部都會區」的未來20年發展,又提出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視都會區為投資項目,招攬私人機構共同發展,減少政府財政支出。 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形容今次的報告「是一份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施政報告」,並期望政策落實後可以讓青年人受惠,讓他們有更多 …
【2021施政報告】林鄭月娥指任期完結前不會匆忙改組決策局 稱不會做違背政治倫理的事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朱 家頤編輯:陸清暐
- 2021-10-06
林鄭月娥今(6日)發表《施政報告》後出席記者會。她提到,「更好的政府架構,對推動大量工作是有需要的」,強調「重組決策局架構係更高嘅政府決策,唔可能咩都加入施政報告」,及後一併整理重組決策局的詳細建議,交予下一任政府處理,形容這個做法是現實需要。林鄭表示,在剩餘的8個月任期內完成架構重組是「政治倫理都唔啱」的決定,自己不會匆忙改組,讓下屆政府「硬食」,稱自己「唔會做呢啲政治倫理唔啱嘅嘢。」 林鄭續指,自己將會盡最大能力與各持份者討論,但如何進行架構重組需視乎下一任特首和社會意見,她直言:「社會覺得要做,係不可迴避嘅,同我本人想唔想連任完全無關係。」她自言,自己己是負責任的人,不會因任期將要結束就 …
【2021施政報告】林鄭結語時哽咽:感謝家人及中央支持 香港已回到正確軌道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陳洛蕎、黃 可兒編輯:倪禮碧、張詩朗
- 2021-10-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結語時指,上任期間經歷因「反修例事件」、「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及新冠疫情,自稱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她特別感謝中央支持特區政府,提及家人時一度哽咽,「支撐着我排除萬難的動力,來自中央永遠是特區堅強後盾的諄諄囑咐、在就職時承諾為香港市民一直護航的不變初心和家人的無限信任及默默支持」。
【2021年施政報告]】 林鄭重提國安教育 望能提升青年人的國家意識
- 2021-10-06
- 港聞
- 記者:鄭 敏婷、李 朗僑編輯:梁沅婷、呂嘉琪
- 2021-10-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政府會透過不同活動加強國安教育,以提高香港市民的守法及國安意識。此外,林鄭表示,政府亦會加強培育青少年正向思維和守法意識,包括懲教署會推出「並肩同行」計劃和設立「正向實踐坊」,協助在囚青少年。 林鄭提及,為促進香港社會對法治的正確理解及實踐,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將親自督導「願景2030 —— 聚焦法治」的十年計劃,並編製一本名為「聚焦法治、賦能起動」的小冊子,以深入淺出手法向中、小學生灌輸守法意識。教育局也會使用「優質教育基金」支援學校推動媒體及資訊素養教育,以教導學生辨別資訊真偽及鞏固價值觀教育。 她亦重申,教育局應監察及跟進學校管理和老師操守,履行作為「教育政策制訂者、推行 …
【2021施政報告】落實重建大坑西邨 增5000個過渡房屋單位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黃 可兒編輯:倪禮碧、張詩朗
- 2021-10-06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表示,行政會議已批准由「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與市建局合作落實重建大坑西邨項目,重建後的大坑西邨可提供逾3300個單位,較現時增加一倍多。其中,包括提供1300個供予重置現有租戶單位,以及2000個由市建局發展的「港人首次置業」單位。 林鄭月娥亦建議,額外提供5000個過渡房屋單位,令未來幾年整體房屋供應量增至2萬個單位,相關資助額將增至116億元。

【2021施政報告】增設康健中心加強醫社合作 檢討基層醫療服務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何 嘉龍、黎 冬晴、徐 尹恩編輯:廖子晴、高諾恆
- 2021-10-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中提及,於葵青、深水埗、黃大仙、屯門、南區及元朗已經或者將會設立地區康健中心,並於另外11區設立地區康健站。根據食物及衛生局網站的資料,葵青、深水埗、黃大仙、屯門四個康健中心已有營運商負責,而南區及元朗的康健中心於今年七月至八月進行招標,預計兩個中心可於明年營運。 另外,施政報告中提及,政府亦會檢討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及管治架構,以減輕人口老化對醫療服務所帶來的壓力。她指,食物及衛生局會跟進2017年發表的《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中的多項建議,包括:修例容許沒有醫生轉介的市民直接接受醫療服務,避免延誤治療。 此外,為促進中醫業界長遠發展,政府將興建中醫醫院及 …
【2021施政報告】積極推動填海工程 研究修例釋放新界祖堂地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李 駿迪編輯:倪禮碧、張詩朗
- 2021-10-06
林鄭月娥在2021施政報告中提出,將同步推動多項計劃以加快土地供應,包括持續收回棕地、推動填海工程、釋放新界祖堂地及活化工廈等。 林鄭指出,政府過去兩年已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90公頃新界土地以作發展,未來預計將可收回700公頃土地,同時將以「土地共享先導計劃」釋放新界私人土地,以供發展公營房屋為主的發展。 為確保未來十年的土地供應,林鄭提出推動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和新界北多個發展區,並指發展局將審視約220公頃的龍鼓灘填海和約220公頃的屯門西地區規劃,目標在明年上半年爭取立法會撥款啟動該項開拓土地的規劃及工程研究;同時,提到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以作創科用地之用。 林鄭提出釋放新界祖堂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