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2021施政報告】林鄭月娥指任期完結前不會匆忙改組決策局 稱不會做違背政治倫理的事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朱 家頤編輯:陸清暐
- 2021-10-06
林鄭月娥今(6日)發表《施政報告》後出席記者會。她提到,「更好的政府架構,對推動大量工作是有需要的」,強調「重組決策局架構係更高嘅政府決策,唔可能咩都加入施政報告」,及後一併整理重組決策局的詳細建議,交予下一任政府處理,形容這個做法是現實需要。林鄭表示,在剩餘的8個月任期內完成架構重組是「政治倫理都唔啱」的決定,自己不會匆忙改組,讓下屆政府「硬食」,稱自己「唔會做呢啲政治倫理唔啱嘅嘢。」 林鄭續指,自己將會盡最大能力與各持份者討論,但如何進行架構重組需視乎下一任特首和社會意見,她直言:「社會覺得要做,係不可迴避嘅,同我本人想唔想連任完全無關係。」她自言,自己己是負責任的人,不會因任期將要結束就 …
【2021施政報告】林鄭結語時哽咽:感謝家人及中央支持 香港已回到正確軌道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陳洛蕎、黃 可兒編輯:倪禮碧、張詩朗
- 2021-10-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結語時指,上任期間經歷因「反修例事件」、「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及新冠疫情,自稱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她特別感謝中央支持特區政府,提及家人時一度哽咽,「支撐着我排除萬難的動力,來自中央永遠是特區堅強後盾的諄諄囑咐、在就職時承諾為香港市民一直護航的不變初心和家人的無限信任及默默支持」。
【2021年施政報告]】 林鄭重提國安教育 望能提升青年人的國家意識
- 2021-10-06
- 港聞
- 記者:鄭 敏婷、李 朗僑編輯:梁沅婷、呂嘉琪
- 2021-10-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政府會透過不同活動加強國安教育,以提高香港市民的守法及國安意識。此外,林鄭表示,政府亦會加強培育青少年正向思維和守法意識,包括懲教署會推出「並肩同行」計劃和設立「正向實踐坊」,協助在囚青少年。 林鄭提及,為促進香港社會對法治的正確理解及實踐,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將親自督導「願景2030 —— 聚焦法治」的十年計劃,並編製一本名為「聚焦法治、賦能起動」的小冊子,以深入淺出手法向中、小學生灌輸守法意識。教育局也會使用「優質教育基金」支援學校推動媒體及資訊素養教育,以教導學生辨別資訊真偽及鞏固價值觀教育。 她亦重申,教育局應監察及跟進學校管理和老師操守,履行作為「教育政策制訂者、推行 …
【2021施政報告】落實重建大坑西邨 增5000個過渡房屋單位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黃 可兒編輯:倪禮碧、張詩朗
- 2021-10-06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表示,行政會議已批准由「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與市建局合作落實重建大坑西邨項目,重建後的大坑西邨可提供逾3300個單位,較現時增加一倍多。其中,包括提供1300個供予重置現有租戶單位,以及2000個由市建局發展的「港人首次置業」單位。 林鄭月娥亦建議,額外提供5000個過渡房屋單位,令未來幾年整體房屋供應量增至2萬個單位,相關資助額將增至116億元。

【2021施政報告】增設康健中心加強醫社合作 檢討基層醫療服務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何 嘉龍、黎 冬晴、徐 尹恩編輯:廖子晴、高諾恆
- 2021-10-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中提及,於葵青、深水埗、黃大仙、屯門、南區及元朗已經或者將會設立地區康健中心,並於另外11區設立地區康健站。根據食物及衛生局網站的資料,葵青、深水埗、黃大仙、屯門四個康健中心已有營運商負責,而南區及元朗的康健中心於今年七月至八月進行招標,預計兩個中心可於明年營運。 另外,施政報告中提及,政府亦會檢討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及管治架構,以減輕人口老化對醫療服務所帶來的壓力。她指,食物及衛生局會跟進2017年發表的《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中的多項建議,包括:修例容許沒有醫生轉介的市民直接接受醫療服務,避免延誤治療。 此外,為促進中醫業界長遠發展,政府將興建中醫醫院及 …
【2021施政報告】積極推動填海工程 研究修例釋放新界祖堂地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李 駿迪編輯:倪禮碧、張詩朗
- 2021-10-06
林鄭月娥在2021施政報告中提出,將同步推動多項計劃以加快土地供應,包括持續收回棕地、推動填海工程、釋放新界祖堂地及活化工廈等。 林鄭指出,政府過去兩年已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90公頃新界土地以作發展,未來預計將可收回700公頃土地,同時將以「土地共享先導計劃」釋放新界私人土地,以供發展公營房屋為主的發展。 為確保未來十年的土地供應,林鄭提出推動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和新界北多個發展區,並指發展局將審視約220公頃的龍鼓灘填海和約220公頃的屯門西地區規劃,目標在明年上半年爭取立法會撥款啟動該項開拓土地的規劃及工程研究;同時,提到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以作創科用地之用。 林鄭提出釋放新界祖堂地, …
【2021施政報告】斥資3億發展精英體育 冀提高運動員國際賽事的競爭力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黎 冬晴、何 嘉龍、徐 尹恩編輯:高諾恆、廖子晴
- 2021-10-06
林鄭月娥於在施政報告讚揚港隊於2020東京奧運獲得卓越表現,並表示政府將繼續投放資源以支持精英體育發展,包括:爭取於2024年完成體育學院新設施大樓工程,以及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合資設立3億特別資助計劃,以作運動科學和運動醫學研究之用,提升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的競爭力。政府亦將擴展「退役運動員轉型計劃」,目標在五年內提高參與計劃的退役運動員人數至逾140人。 (圖片來源:https://olympics.com/tokyo-2020/en/news/hong-kong-china-battle-to-bronze-in-women-s-team-table-tennis)
【2021施政報告】允許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執業 擬強制醫護進行持續專業進修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何 嘉龍、徐 尹恩、黎 冬晴編輯:廖子晴、高諾恆
- 2021-10-06
為應付醫療人手短缺的問題,林鄭月娥提出兩項解決方案,包括:持續增加本地醫療培訓學額及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療人員,以支援各項醫療服務發展。 林鄭月娥表示,現時公眾對醫療服務的期望不斷提高,在人口老化日益嚴重的情況下,需要更多醫療人手應對各種挑戰。林鄭指,除增加本地醫護人手的培訓學額外,亦將安排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而相關條例修訂草案已交由立法會完成審議。 此外,為確保醫療人員的專業水準,政府將立法推展強制性持續專業進修或發展,主要針對條例下的輔助醫療專業人員,包括:護士及牙醫。食物及衛生局會根據「認可醫療專業註冊先導計劃」,探討將臨床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營養師等專職醫療人員引入法定註冊制 …
【2021施政報告】未來十年建33萬公屋 研究重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陳洛蕎編輯:倪禮碧、張詩朗
- 2021-10-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提到,已覓約350公頃土地以興建級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但預料會將出現「頭輕尾重」的房屋現象,指逾30萬個單位可能只有三分一在首5年落成。林鄭月娥亦提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是合適遷置資源,具潛力提供更多房屋單位,正研究重建該兩個樓齡約60年的舊屋邨,並爭取把周邊土地納入重建範圍,以興建更多公營房屋單位。 為了加快公屋供應,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簡稱:房協)將會更廣泛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而房委會亦會在合適項目採用新的採購模式,引入承建商一併負責進行房屋設計及建造,以壓縮建屋程序。 另外,私營房屋方面,林鄭稱爭取在未來10年準備約170公頃土地,透過售地或鐵路物業招標, …
【2021施政報告】擬重組政府決策局 推動決策工作及專職專責
- 2021-10-06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李 駿迪編輯:倪禮碧、張詩朗
- 2021-10-06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宣布,將重組政府決策局以便施政。她提到,將分拆運輸及房屋局、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擴大創新及科技局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以及重組民政事務局為青年及地區事務局。 林鄭月娥指,未來將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統籌目前由民政事務局負責的文化事務,以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下的創意產業和旅遊事務,把香港發展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其次,運輸及房屋局進行分拆工作,新設的運輸局可獨立處理運輸基建、公共交通服務和交通管理,同時促進物流業發展、鞏固及提升香港在國際航空的樞紐地位。另外,從房屋局分拆出、負責土地發展和工務的發展局,以加快本地房屋用地供應。 林鄭月娥亦建議,擴大創新及科技局為創新科技及工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