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聞

港聞

【政府架構大洗牌 建議推行文化局】

  • 新報人
  • 編輯:蘇雯慧、陳梓熙、梁潔瀅
  • 2021-10-07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重組政府架構,包括分拆運房局和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業界人士對實際運作感到擔心。 指導老師:王春媚

港聞

【林鄭稱有信心解決房屋問題】

  • 新報人
  • 記者:DMC編輯:黃樂穎、何琛然
  • 2021-10-07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指在十年房策下,公營房屋單位完全達標,更預計未來25年會有超過100萬個公私營單位落成,相當於現時房屋總數近四成,有信心可徹底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 記者:黃靖文 編輯:黃樂穎、何琛然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施政報告2021 #房屋問題

港聞

【2021施政報告】施政報告聚焦新界北發展 各界均未看好持觀望態度

  • 新報人
  • 記者:林俊豪編輯:林穎茵
  • 2021-10-07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本屆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內容以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為重心,當中大幅篇章著墨於新界北發展,林鄭月娥形容為「重中之重」;然而,儘管報告涵蓋了多項新界北發展方向,例如建設北部都會區、規劃北環線再伸延、放寬祖堂地出售限制、收回棕地、馬料水及龍鼓灘填海等等,各界均對以上想法並不看好,原因是認為政府「空口說白話」沒有實質行動,亦批評政府未有考慮當區實際發展情況,強行開發將令基建及社會設施難以應付人口增長所需。 北部都會區將令區內人口急增 基建及社區設施恐怕難以負擔 林鄭在施政報告中擬在未來建設北部都會區,涵蓋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佔地面積約300平方公里,當中以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 …

港聞

【2021施政報告】政府續推大灣區青年政策 與內地合作發展「雙城三圈」

  • 新報人
  • 記者:符 芷琳、尹寶盈編輯:盧穎彤
  • 2021-10-07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及多項吸引人才於香港及內地流動和促進青年發展的政策,明確提到要「促進大灣區內人才流動」,亦首度提出次出現的「雙城三圈」的概念。有學者認為「北部都會區」發展方針會影響青年人對去到大灣區發展的去向,但亦要視乎青年人自身的關注層面;有大學生則表示有考慮到海外就業,暫時未有意願前往大灣區發展。 推大灣區人才流動 學者:可取但有難度 林鄭月娥強調要加強粵港兩地流動,推進大灣區內人才雙向發展,包括商務、科研等範疇。她稱本年底將與中央提出商討便利居港的外籍人士前往大灣區的細節,但暫時未有具體措施。 嶺南大學副校長及研究生院院長莫家豪指,雖然未有更多直接具體計劃與大灣區發展 …

港聞

【發展北部都會區 盡釋放土地潛力】

  • 新報人
  • 記者:DMC編輯:高小柔、何琛然、鄧曉彤
  • 2021-10-07

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範圍包括古洞北、粉嶺北、元朗南、落馬洲等,規模達香港土地面積近三成。預料可容納250萬人居住,以及提供65萬個就業機會。林鄭月娥表示出售土地將有盈利,又會發行債券融資,不擔心會構成財政壓力。 記者:林枝清、張瑜瑤 編輯:高小柔、何琛然、鄧曉彤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新界東北#北部都會區#洪水橋#祖堂地#市區重建

港聞

【新界北建新鐵路 促港深融合發展】

  • 新報人
  • 記者:盧芍霖、王愷澄編輯:李昌峻、黃麗莎、黃樂穎
  • 2021-10-07

政府提出建設多條跨境鐵路,希望帶動「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有市民指新鐵路方便到內地,建成後會選擇乘搭,亦有市民擔心會影響邊境居民的生活。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林鄭稱有信心解決房屋問題】

  • 新報人
  • 記者:DMC編輯:黃樂穎、何琛然
  • 2021-10-07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指在十年房策下,公營房屋單位完全達標,更預計未來25年有超過100萬個公私營單位落成,相當於現時房屋總數近四成,有信心可徹底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 記者:黃靖文 編輯:黃樂穎、何琛然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施政報告2021

港聞

【政黨意見不一 批評受眾非港人】

  • 新報人
  • 記者:龍德文編輯:李嘉希、申詩煒、羅添盈
  • 2021-10-07

不同黨派對施政報告反應各異,民主黨批評報告未有確切處理香港問題;而工聯會則認為報告對香港未來願景帶來新思維。 記者:楊桂馨、龍德文 編輯:李嘉希、申詩煒、羅添盈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施政報告2021 #民主黨 #工聯會

港聞

【2021施政報告】關注老人團體: 合併長者生活津貼治標不治本 需完善安老政策

  • 新報人
  • 記者:潘明卉、姚超雯編輯:謝逸萍
  • 2021-10-06

  林鄭月娥今(6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宣佈將在明年下半年合併普通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下稱「長生津」),劃一採用普通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居港滿一年的合資格申請人可領取高額津貼。有長者認為合併長生津仍不足以應付生活開支,另有不合資格的長者希望政府可放寛資產限額。老人權益中心主席張繼炳指,安老津貼政策欠前瞻性,受惠長者人數有限。 現時申領普通長生津的單人資產限額為36.5萬 ,67歲的梁婆婆現租住在58年樓齡的私樓,即使政府放寬申請長生津的資產限額,惟她不符合申領津貼資格。她現時每月需繳付7000元房租,以及約4,500元的生活費,目前單靠儲蓄只勉強應付生活開支。「政府應該幫助 …

港聞

【2021施政報告】葉劉淑儀大讚施政報告高水平高質量 有助脫離殖民地思維

  • 新報人
  • 記者:黃 嘉妍編輯:梁栩焮
  • 2021-10-06

林鄭月娥今(6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見記者時大讚報告「高水平、高質量」,有不少措施有助香港脫離殖民地時代的思維。她指,國家在香港經歷2019年大亂後重塑香港,使香港成為中國的一部分,稱香港如同林鄭月娥所說的「掌上明珠」,將會有很好的未來。 葉劉淑儀建議政府就「北部都會區」設立發展條例,省卻諮詢、及修改現有條例的時間,以加快落實「北部都會區」的未來20年發展,又提出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視都會區為投資項目,招攬私人機構共同發展,減少政府財政支出。 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形容今次的報告「是一份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施政報告」,並期望政策落實後可以讓青年人受惠,讓他們有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