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聞

港聞

疫情下無家者增近兩成 機構促政府正視無家者需要

  • 新報人
  • 記者:尹寶盈編輯:黃詠薇
  • 2021-10-26

香港中文大學尤努斯社會事業中心與6間社福機構今(26日)發布全港無家者人口統計調查結果,數據顯示全港無家者人數較兩年前增近兩成,當中六成是露宿者,總人數達1532人。有社福機構促請政府正視無家者需求,包括:增設過渡性房屋及延長資助房屋宿期。 香港中文大學尤努斯社會事業中心、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聖雅各福群會、救世軍、同路舍及Mercy HK於今年7月接觸逾千名無家者,發表「全港無家者人口統計調查 2021 」結果。數據顯示,2021年本港無家者人數達1532人,較2019年時增長18.1%,主要為51至70歲中、老年人士,其中有六成半露宿者。結果指出,首次露宿者人數佔整體人數 …

港聞

浸大發現新石珊瑚及海蛞蝓物種 邱建文:望培訓年輕人投身研究

  • 新報人
  • 記者:何 嘉龍編輯:林俊豪
  • 2021-10-25

香港浸會大學(下稱浸大)生物研究團隊今(25日)公布在香港水域發現一個新石珊瑚物種「大杯筒星珊瑚」,及兩個新海蛞蝓物種「褐帶背鰓海蛞蝓」和「食角孔珊瑚背鰓海蛞蝓」。浸大生物系教授邱建文指,這是相隔20年後,再次在香港水域發現新珊瑚物種。他又提到,現時研究海洋生態的人才較少,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人投入研究。 新發現的新石珊瑚物種種「大杯筒星珊瑚」屬「筒星珊瑚屬」,與現有七個筒星珊瑚物種相比,新物種擁有最大及結構最複雜的珊瑚杯,目前在日本紀伊長島及珠海、深圳等水域都有發現。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姚景峰指,新石珊瑚物種由形態學及DNA分析證實,未來會朝這兩個方法研究。 至於兩種新發現的海蛞蝓物種,「褐帶 …

港聞

飛利浦睡眠呼吸機回收處理消極 事主苦等四個月仍無果

  • 新報人
  • 記者:李 駿迪編輯:梁沅婷
  • 2021-10-24

衛生署早前接獲生產商飛利浦通知,指其睡眠呼吸機中的隔音泡棉可能出現降解,變成微小粒子並經裝置進入使用者肺部,長期使用對身體有害。飛利浦於4月提出回收計劃,但有事主迄今仍未獲回收涉事機型。 民建聯婦女事務委員會(下稱:民建聯婦委會)接獲多宗求助,指事主在得知所購入的飛利浦睡眠呼吸機可能釋出化學氣體,需進行回收,但事隔四個月仍未接獲生產商及代理商通知有關回收事宜。民建聯婦委會今(24日)召開記者會,批評生產商飛利浦「不負責任」,促飛利浦盡快處理回收事宜。 患有睡眠窒息症的蘇小姐購入涉事呼吸機半年,最近才得悉呼吸機中的隔音泡棉有問題。當蘇小姐向零售商查詢時,獲告知事件不屬於一般保養,不獲更換。蘇小姐 …

港聞

「民主思路」與「新思維」聯合參選立法會 狄志遠:非建制派仍有「一搏之力」

  • 新報人
  • 記者:林 澤鋒編輯:廖子晴
  • 2021-10-22

民主思路與新思維今(22日)宣布兩組織就下屆立法會選舉達成共識,以聯合陣營推動選舉工程。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及新思維主席狄志遠在記者會中表示,若兩組織有任何成員參選,彼此之間會互相協調。湯家驊強調,民主思路及新思維並非合併,形容「拍緊拖㗎啫」,指如有需要將檢視雙方合作方式。 兩組織就今次合作提出「四大綱領」,包括「維護一國兩制,為跨越2047 塑造有利條件」、「肯定國家主權及保障國家安全」、「塑造普選條件,推動民主政治」及「提升管治質素,落實官員問責」。 狄志遠表示,一國兩制是最適合香港的獨特情況,願意與中央政府、特區政府、不同政黨團體及社會各界合作和對話,期望凝聚共識,推動民主政制。他希望透 …

港聞

大灣區薪酬增幅高於香港 市民無意到大灣區工作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趙玉馨、鄧曉彤
  • 2021-10-21

浸大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的薪酬調查,發現廣東省公司的加薪幅度遠高於港澳,最高加薪達6%,本港人工加幅只介乎1.3% 至2.1%。但有市民指兩地文化差異大,不會因加薪多而吸引到大灣區工作。 記者:石卓穎、鄧栩晴 編輯:趙玉馨、鄧曉彤 指導老師:王春媚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粵港澳大灣區 #創業 #

港聞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開幕 盼醫社合作提供基層醫療服務

  • 新報人
  • 記者:鄭 敏婷編輯:容倩文
  • 2021-10-20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於本周一(18日)開幕,為市民提供各項由政府資助的基層醫療服務。食物及衛生局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處長蔡宇思指,地區康健中心有助改變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在為市民提供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的同時,有助減輕醫院壓力。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位於石硤尾邨美禧樓,是繼葵青地區康健中心後,第二間由政府資助的地區康健中心。中心由非政府機構聖雅各福群會負責營運,已於6月30日起,分階段投入服務,目前有約1千名會員,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執行總監盧佩芬希望在未來一年能吸納2萬名中心會員。 蔡宇思醫生指,政府陸續在各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希望提升市民預防疾病和健康管理的意識。地區康健中心以醫社合作的方式 …

港聞

男子接種疫苗後出現面癱 未獲呈報被拒絕賠償

  • 新報人
  • 記者:梁倩穎編輯:王芷媚
  • 2021-10-19

民主黨接獲一宗求助,事主接種復必泰疫苗後出現面癱,因醫院未有向衛生署呈報個案,而被疫苗保障基金拒絕賠償。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袁海文估計,事件涉及醫生漏報,建議政府建立機制讓市民直接向衛生署呈報注射疫苗後的副作用。 男事主Y先生於8月31日在林士德體育館接種第二劑復必泰疫苗,翌日早上發現左邊面部出現面癱,到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求診。事主指,急症室醫生診斷他出現「貝爾面癱」副作用,並表示會向局方呈報個案。惟醫生指,事主有可能因睡眠情況差而出現相關情況。事主及後獲轉介到內科及眼科覆診,亦因頭痛不適被轉介到腦科 ,但需等到2024年才能覆診。 事主在9月初向AXA安盛申請疫苗保障基金。保險公司指個案未獲醫 …

港聞

浸大向4名奧運參賽運動員頒發獎金 李慧詩:將大學生涯視作一場奧運會

  • 新報人
  • 記者:陳洛蕎編輯:高諾恆
  • 2021-10-18

香港浸會大學今(18日)邀請本屆奧運會參賽運動員李慧詩、陳浩源、陳仲泓及何宛淇回校進行分享會,浸大向各名運動員頒發15萬元港幣獎金。運動員紛紛寄語同學要感謝身邊的人,珍惜短暫的人生,並敢於踏出第一步。 2020東京殘奧羽毛球男子WH2級單打銅牌得主陳浩源引用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的故事,指戲中飾演殘疾運動員的男主角在成為「Hero」後受到萬眾矚目,當他還是「Zero」的時候,有媽媽和教練的支持。陳浩源認為,在人生低谷時,支持自己的人是最值得珍惜,但不少人久而久之視之為「手到拿來」,藉此他勸喻同學珍惜對自己不離不棄的人,不要錯過看似「手到拿來」的機會。 陳浩源以自身經歷,寄語同學踏出第一步,不要 …

港聞

跆拳港隊缺專場 隊員對新局無望

  • 新報人
  • 記者:龍德文編輯:申詩煒、李嘉希
  • 2021-10-18

有港隊跆拳道運動員指因資源及配套不足,缺乏專屬訓練場地,於是自資開設道館,令訓練更加專注。民政事務局體育專員楊德強認為推動體育發展不能單靠政府資源,需要多方配合。 記者:黃靖文、楊桂馨、龍德文 編輯:申詩煒、李嘉希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港聞

學童人口料結構性下跌 學校或需退場 楊潤雄:「以學生利益為最大考慮」

  • 記者:徐 尹恩編輯:梁栩焮
  • 2021-10-15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15日)出席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時表示,對於現時學童人口出現結構性下跌,教育局會持續評估和觀察情況,在未來三至五年內調整學校數目,預料有些學校或需「退場」。他強調會「以學生利益為最大考慮」,平衡學位的供應和需求,減低對老師及學生的影響;他又呼籲學校積極跟進及加強學生有關國旗、國徽及國歌的教育。 現時全港有八成公營小學,已實施小班教學。被指有學校反映基於整體公平性,教育局應實行全面小班教學模式,楊潤雄表示不認同。認為每區學童人口情況不一,有地區出現學位求過於供的問題,因此未能做到全面小班教學。同時,他提及將會在下星期會向立法會遞交文件,並於會議上與業界討論有關「殺校」和學校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