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聞

港聞

【施政報告】政府明年公布「旅遊業發展藍圖」鼓勵本地深度遊

  • 新報人
  • 記者:潘善怡編輯:吳佩怡
  • 2023-10-25

施政報告提到旅遊業是香港經濟主要動力,將會諮詢業界並制訂《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預計明年公布。當局亦會推行「本地特色旅遊鼓勵計劃」,提供深度遊行程設計服務和培訓,協助業界開發特色本地旅遊團。 李家超指,「本地特色旅遊鼓勵計劃」會取替原有的「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期望業界開發具本土文化的特色旅遊行程,例如:國家歷史旅遊、綠色生態旅遊、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及晚間探索等 指導老師:林穎茵

港聞

【施政報告】機場簡化安檢程序 手提行李過關不用取出液體及電子裝置

  • 新報人
  • 記者:陳 鈞延編輯:賴 小苡
  • 2023-10-25

行政長官李家超稱,政府會繼續與機管局協作,提升香港國際機場的競爭力。機管局明年起將逐步引入「輕捷」系統,出境旅客進行航空安檢時,毋須從手提行李中取出液體及電子裝置等,簡化安檢程序。 指導老師:林穎茵

港聞

【施政報告】校內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設博物館介紹抗戰歷史

  • 新報人
  • 記者:文栢源編輯:石 恩彤
  • 2023-10-25

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將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舉辧教師內地考察,加強教師培訓並2025至26年開設小學人文科以強化學生對中華文化和國家的認識。 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助推國民教育 李家超指,「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會將其職能擴大至涵蓋愛國主義教育,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協調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內容對接,推動國民教育。 改建及設立博物館倡中華文化 另外,康文署將會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在明年舉辦「中華文化節」,推廣中華文化和歷史。又會設兩所博物館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其中會改建現時「香港海防博物館」做「香港抗戰及海 …

港聞

【施政報告】李家超:明年內完成23條立法 提交網絡安全立法草案

  • 新報人
  • 記者:陳 鈞延編輯:賴 小苡
  • 2023-10-25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宣布《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將會於明年內完成立法,同時明年內會向立法會提交網絡安全立法草案。 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應當盡早完成《基本法》規定的維護國家安全立法,完善相關法律;現時正全力研究有效立法方案,並會於明年內完成立法。 他又指,面對全球網絡攻擊風險不斷增加,政府會著力提升能源、通訊、交通運輸、金融機構的網絡安全保護,明年內會向立法會提交草案。 另外,政府為加強推廣國家安全教育,已提交《區旗及區徽條例》修訂草案,待審議及通過後,將展開宣傳工作,教育市民尊重及正確使用區旗及區徽。 指導老師:林穎茵

港聞

李家超:施政報告選綠色寓和諧穩定 市民評特首中規中矩 亦有人讚果斷貼地

  • 新報人
  • 記者:林 幸言編輯:譚梓瑤
  • 2023-10-24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明(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他今早出席行會前會見傳媒表示,連日看到很多報道,知道大家十分關心施政報告,又稱會沿用綠色封面為主題,因綠色是象徵希望、生命力與和諧穩定的顏色。回顧過往一年特首成績,有市民認為李家超表現中規中矩,去年施政表現可接受,但對新一份施政報告沒有太大期望;亦有市民認為他比上屆政府更貼地和果斷,期望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更多惠及普通市民的新樓宇措施。 任職銀行業的陳先生表示,對新一份施政報告沒有什麼期望,指去年措施亦可接受。他認為李家超上任一年表現中規中矩,但主要受到加息等經濟因素影響局限了施政方針;另對有消息指施政報告會交代東九龍過山綫鐵路,他認為暫時未 …

港聞

單車節近五千人參加 車手:青馬橋上看日出難忘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張倩欣、陳佳鑫、陳豊贊編輯:黃淳謙、陳天朗、譚美兒
  • 2023-10-23

復常後首個香港單車節,吸引接近50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車手參加合共有7項賽事。而50公里賽事,時隔5年再次途經「三橋三隧」。 記者:張倩欣、陳佳鑫、陳豊贊 編輯:黃淳謙、陳天朗、譚美兒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單車節 #旅發局 #三橋三隧 #青馬橋 #李慧詩 

港聞

單車節連環意外13傷 車手:大會沒有提供足夠指示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陳佳鑫、陳豊贊、張倩欣編輯:黃淳謙、陳天朗、譚美兒
  • 2023-10-22

香港單車節早上賽事進行期間 ,連續發生兩宗意外 ,有13人受傷送院。有車手批評大會安排欠妥當,導致意外發生。 記者:陳佳鑫、陳豊贊、張倩欣 編輯:黃淳謙、陳天朗、譚美兒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單車節 #旅發局 #意外 #連環相撞 #公路單車 #男子公路組    

港聞

醫美衝擊傳統美容 儀器難載手藝溫情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黃思琦、鄭希敏編輯:Wai Yu WAN、Phoenie Tianyu ZHANG
  • 2023-10-21

醫學美容大行其道 ,對傳統美容店造成不少衝擊,有傳統美容店認為,冰冷儀器無法取代,透過手藝與顧客建立溫情。 記者:鄭希敏、黃思琦 編輯:尹慧瑜、張天逸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香港 #美容 #傳統 #顧客關係 #醫美 #傳統美容

港聞

建新田科技城收魚塘 塘主:政府根本無體恤養魚人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陳 芷澄、陳浩然編輯:蔡松運、陳感恩
  • 2023-10-21

上屆政府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當中會興建新田科技城,發展範圍涵蓋多個漁塘。有魚塘塘主批評政府沒有完善安置計劃。有環保團體質疑政府「先發展,後諮詢」。 記者陳芷澄與幾個新田魚塘塘主討論過。 記者:陳芷澄、陳浩然 編輯:蔡松運、陳感恩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北部都會區 #北都區 #新田科技城 #落馬洲河套區 #深港科技園 #魚塘 #新田 #發展局 #先發展後諮詢  

港聞

工會反對外勞輸入 批職安政策「離地」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邱建偉、蕭采瑜編輯:Felix LEUNG、陳佩彤
  • 2023-10-19

建造業15個工種下月起加人工,加幅3.1%至7.1%,不過首批4600多名建造業外勞 。最快本月下旬輸入本港,工會擔心本地工人開工不足情況會加劇。 記者:邱建偉、蕭采瑜 編輯:陳佩彤、梁獻樂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 #建造業外勞 #外勞輸入 #加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