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致力保留傳統手藝 數十載人情味道的糉
- 2021-06-14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劉鎧翹編輯:王春媚
- 2021-06-14
端午節,不少人都會買糉回家應節。在全自動化的年代,一切都有可能成為機器的產物,糉也如是。可是,工廠所做的糉總是比傳統人手做的少了份情懷。雖然製作繁複費時,但仍有人因為那份對傳統手藝的執著,堅持用最傳統的方式包糉。鍾太38年來,一直堅持親手製作客家糉。 鍾太的手藝是承傳自「奶奶」,三十多年來都親手包客家糉給家人吃,三年前更在女兒的鼓勵下,開設網店售賣她最拿手的客家糉。 製作客家糉絕不容易,鍾太描述從浸糉葉開始,到最後烚好糉,大約需要兩天時間。「我們每天就推着手推車到灶頭烚糉。」鍾太介紹着製作傳統客家糉的工序,特別是她堅持多年的步驟——柴火烚糉。 客家糉外型四四方方,紮起來也要結實,而鍾太所做的糉 …
身兼父職的設計師Jeffrey Yeung: 以「小誌」表達自我回應社會
- 2021-05-2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高諾恆、莊紫珊編輯:趙婉婷
- 2021-05-29
Jeffrey Yeung配戴黑色口罩、黑色鴨嘴帽,再配上掛在帽子上的透明眼鏡,還有左手前臂上的紋身,正是一般人眼中的「型格」的設計師形象。衣着冷酷的他,說起話來卻是個離不開自己妻兒的溫暖。身兼工作和父職的他,一向喜愛進行小誌及拼貼製作,從2014年起,他才正式開始創作「小誌」至今。在2019年反修例示威愈演愈烈之際,Jeffrey亦有把社運元素加入其作品之中,但他並無意在作品中加入任何本土或社運的寓意,反而認為小誌只是記錄生活的一部分、更是表達自我的渠道。 在機緣巧合下接觸「小誌」 因自由而迷上 「小誌」是「書」的雛型,以拼貼、繪畫、寫作、攝影、剪裁等方式組成,內容和形式不受限制,人們可自由 …
候任港區主教周守仁 望給年青人思想空間 多陪伴聆聽
- 2021-05-18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龍德文編輯:王春媚
- 2021-05-18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一職懸空兩年多後,梵蒂岡昨日委任周守仁出任新主教。周守仁今日見記者,強調最重要是要陪伴和聆聽年青人,又表示悼念六四要視乎合法與否。 周守仁對獲委任為主教表示榮幸,指自己原本不太願意接任,認為自己一向著重教育工作,對教區不太認識,應該交由教會神職班人士出任,但基於服從教宗,所以接受任命。被問到任命是否得到北京同意時,他沉默數秒後表示不知道,並指香港與內地屬不同教區。 周守仁曾就六四事件向學生表示自己會上街,被問到今年會否悼念六四,他表示要視乎情況,自己不會做不合法的事,會為中國及六四死難者祈禱。 對於內地清拆教堂及十字架,周守仁指對事件「感覺不好」,但表示不清楚背後原因,要了解 …
移民潮帶來棄養潮? 寵物⾯臨的去留命運
- 2021-05-0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陳洛蕎編輯:林穎茵
- 2021-05-07
記者:陳洛蕎、符芷琳、葉沛欣 「⼈的⽣命中也許遇到無數過客,但寵物的⼀⽣中只有主⼈。」⾃反修例運動及實施《港區國安法》後,港⼈移民數字不斷上升,他們的寵物何進何退?有⼈棄養,亦有⼈選擇攜寵物移民。然⽽,不少⼈對「寵物移民」的程序感到困惑,或者擔⼼寵物年⽼搭飛機發⽣意外。其實,寵物移民並非想像中「危險」,牠們更害怕的,可能是失去⽣命中的重要依靠。 還未進狗場,就已經聽⾒此起彼落的「歡迎」聲,這裡是狗狗們遮風避⾬的「安樂窩」。轉⼀個彎,六⼗幾雙眼睛開⼼的盯著「客⼈」,尾巴也興奮地搖著,好像在迎接好久不⾒的朋友。狗場主⼈琪姨原本經營燒烤場,當時救了四⼗幾隻狗,後來就在粉嶺坪輋找了⼀塊地,⼀邊做寵物托 …
【廖啟智懸崖教學法曝光】
- 2021-03-30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王芷欣、丘麗怡編輯:王芷欣、丘麗怡
- 2021-03-30
已故資深演員廖啟智,人生最後十年在浸大電影學院高級文憑課程教表演藝術。他甚至將課堂設在郊外,要學生在懸崖邊緣感受恐懼,激發他們的演技潛能。 在安全情況下,廖啟智老師會爬到峭壁拍攝同學的特寫鏡頭,之後逐一點評,提升學生表現。 一起來看看「廖Sir」的懸崖教學法。 記者:王芷欣 丘麗怡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廖啟智 #十年 #點五步 #電影學院 #懸崖演戲教學
【十載餘生育英才 施恩銘記情常在】
- 2021-03-30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王芷欣、丘麗怡編輯:王芷欣、丘麗怡
- 2021-03-30
人稱智叔的資深演員廖啟智,星期日晚因胃癌與世長辭,終年66歲。廖啟智人生最後的十年,在浸大電影學院醉心投入演藝教育事業,啟蒙同提㩗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演員。他經常替學生義務演出,甚至病痛發作,亦不惜忍痛替學生完成作品。 記者:王芷欣 丘麗怡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廖啟智 #智叔 #十年 #點五步 #電影學院
騎着「鳳凰」的坪洲「咖啡佬」 手沖一杯生活態度
- 2021-03-18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謝逸萍編輯:王曉琦
- 2021-03-18
從中環出發,約三十分鐘船程,紅色甲板緩緩放下,踏上坪洲土地。沿着海旁一直走,拐入小巷,鮮黃的木製大門外停泊了一輛單車。早上十點,小店還未亮燈,昏暗之中卻有具身影,伴隨著一陣陣咖啡香氣。阿逸(化名)在咖啡行業打滾十年,曾是普通咖啡學徒,更曾成為知名咖啡品牌的首席咖啡師,亦曾創業當咖啡店店主。現在,他卻以「咖啡佬」自稱,在坪洲小島上「騎住『鳳凰』沖咖啡。」為何取「咖啡佬」一名呢?阿逸笑言,此名符合現年30 歲的自己,而且符合自己「沖咖啡」的年資,加上自己「麻甩(意即:粗聲粗氣)」的個性,用「佬」來形容自己是再貼切不過。 無心插柳踏足咖啡界 一路走來全靠滿足感 十年前,阿逸對未來去向感到迷茫,他在尋 …
狹縫間的故事 樓梯舖記錄者莊盈:想為這個社會做點事情
- 2021-03-09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梁栩焮編輯:高諾恆
- 2021-03-09
長沙灣青山道的唐樓群中,冒出一幢幢高聳入雲的新式樓宇;街道上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小商鋪,夾雜一些新興連鎖餐廳,顯得份外格格不入。莊盈看到對面街道上人去樓空的唐樓,腳步便停下來並伸手指着,「曾經這裏有很多間樓梯舖,現在全都結業了。」然後向記者講述轉角樓的賣地歷史,她甚至連樓房的賣地年份和古蹟級別都記得一清二楚。她娓娓道來在這裏的經歷,走到二手書店門前時,她亦透露了這裏即將結業的消息。 比起社區導賞員,莊盈更像一位「原居民」,以「真情文字」、「實感畫作」敘述青山道的人和事。疫症來襲,她的留學計劃被迫取消,卻令她意外得到更多時間和機會觀察社會。莊盈開始記錄還有一息尚存的樓梯舖,令城市的溫度得以保持,讓更 …
【人物專訪:疫下救護 何憂何懼?】
- 2021-02-17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蘇雯慧、梁潔瀅編輯:蘇雯慧、梁潔瀅
- 2021-02-17
近日,有消防員確診新冠肺炎。而過去一段時間,曾經有沙田、青衣、牛頭角和港珠澳大橋消防救護站的救護員染疫。 這些消防救護員,一年要處理近三萬宗同疫情相關的召喚。跟病毒日夕相對,到底,他們有何心路歷程和經歷呢?他們又如何保護他人、保護自己呢? 記者:蘇雯慧 梁潔瀅 指導老師:呂秉權

【BNN「逆行」系列紀錄片:《蜚男蜚女》】
- 2021-02-09
- 人物
- 新報人
- 記者:鄧曉彤、黃樂穎編輯:鄧曉彤、黃樂穎
- 2021-02-09
興趣本應無分性別, 但世俗的眼光 卻以性別來定型和區分興趣, 男性要剛強、孔武有力, 女性就要纖柔、溫文爾雅。 有人為了追尋興趣和理想, 努力突破性別框架, 打破刻板印象, 以男性之身舞出女性美, 以女兒之軀打出快狠勁。 在追逐夢想的背後, 他們到底歷盡了甚麼辛酸? 跟志同道合的人, 他們又有何寄語? 記者:鄧曉彤 黃樂穎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 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性別定型 #追夢 #男女平等